大觀聖作之碑[泰山大觀聖作之碑]

大觀聖作之碑[泰山大觀聖作之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代碑刻。位於河北省趙縣縣城原趙州文廟內。青石碑,刻於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通高5.6米,寬1.57米,厚0.5米。龜趺座,碑首浮雕纏身雙龍。碑額長方形,四周線刻卷龍纏枝牡丹紋。碑文陰刻,20行,滿行71字,因風化剝蝕63字。內容為北宋徽宗推行的“三舍法”和“八行取士”學校生員考試提拔制度,碑文為徽宗所撰,由書學博士李時雍仿宋徽宗的“瘦金體”摹寫,碑額由蔡京題寫。

基本信息

簡介

泰山《大觀聖作之碑》,此碑立於宋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
李時雍摹勒宋徽宗的
《大觀聖作之碑》局部《大觀聖作之碑》局部
御書《八行詔》。碑高450厘米,寬l55厘米,厚41厘米,圓首龜趺。碑陽文20行,滿行71字,字徑3厘米。書畫極瘦,書法似褚河南。額題“大觀聖作之碑”3行6字,字徑13厘米,系蔡京行書。碑原立泰安城內文廟泮橋西側(今泰山區機關宿舍院),1974年移置岱廟院天貺殿前。
此碑文,首列詔旨,次列8行科條,最後列鄭居中、李時雍、鄭久中、葛勝仲、韋壽隆、李圖南、蔡京等官員銜名。所謂“八行”,即孝、悌、忠、和、睦、姻、任、恤,善父母為孝,善兄弟為悌,善內親為睦,善外親為姻,信於朋友為任,仁於州里為恤,知君臣之義為忠,達義利之分為和。反是為“八刑”。當時普頒之州縣,通國皆立。但存於今者無幾,且歷史上很少著錄,今僅參考他碑予以著錄。

藝術特色

宋徽宗的書法先學初唐薛稷薛曜兄弟(薛氏均師其舅褚遂良),後又學同時代書家黃庭堅(山谷)。徽宗信奉“書貴瘦硬”的古訓,用筆源於薛氏,結體筆勢取法於黃,將他們清瘦恣縱的特色加以融會貫通,又吸取畫壇前輩的筆法,並揉入工筆院體畫的勾線功夫,創造出新體楷書“瘦金體”,亦稱“瘦金書”。徽宗瘦金體早為世人所珍愛,亦得到歷代文人的讚美。如元代袁桷贊云:“筆法飛動,有凌雲步虛之意。”柳貫贊云:“鴻筆宛委揚清風。”趙孟頫贊云:“天骨遒美,逸趣靄然。”清代王文治贊云:“不徒素練畫秋鷹,筆態沖融似永興。善諫工書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當代學者王克煜認為,《大觀聖作之碑》藝術特點:一、筆畫尖削,行筆細勁,尾鉤銳利。橫豎起筆如利刃切入,撇捺的末端如竹葉形。整體感覺劍拔弩張,斬釘截鐵,體現運筆的力度並具有行書的舒暢風貌。二、結體新奇,抑上揚下、抑左揚右。字型多呈長方形,上半部緊湊,重聚散,右下部多開張,圓滿秀麗。這種中宮內收,四面開張的字型造型,帶有一種鋒銳迫湊的強烈感及明顯的飛動效果。並把長鋒狼毫的彈性及提捺強調到突出地位。通篇則重法度,寫作態度一絲不苟。三、筆致清勁瘦硬,神完氣足,筆墨精勁韻致。《大觀聖作之碑》雖為摹寫,全是宋徽宗“瘦金書”真跡的再現,且刻工精湛,保留了“瘦金體”的藝術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