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茜草

大葉茜草

大葉茜草(Rubia schumanniana Pritzel),茜草科,茜草屬的一種植物。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米左右,很少攀援狀;莖和分枝均有直槽,近無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葉4片輪生,紙質或薄革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生長於海拔較高的地帶,分布於西南。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大葉茜草大葉茜草

種中文名:大葉茜草
種拉丁名:RubiaschumannianaPritzel
科中文名:茜草科
科拉丁名:Rubiaceae
屬中文名:茜草屬
屬拉丁名:Rubia
海拔:2600-30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特徵

草本,通常近直立,高1米左右,很少攀援狀;莖和分枝均有直槽,近無毛,平滑或有微小倒刺。葉4片輪生,紙質或薄革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3-6.5厘米,寬1.5-3厘米,頂端短漸尖或近急尖,基部淺心形,邊稍反卷而粗糙,通常僅下面脈上疏生短硬毛,基出脈3條,如為5條,則靠近葉緣的1對纖細而不明顯;葉柄長短不齊,約1-3厘米。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通常比葉稍短,疏散,總花梗長可達3-4厘米;花小,白色,直徑約3.5毫米;花冠裂片卵形,頂端收縮,漸尖,常近反折。漿果小,球狀,直徑約4毫米,黑色。

生存環境

生林中,海拔2600-3000米。

藥名

【藥名】:大葉茜草
【拼音】:DAYEQIANCAO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大葉茜草的全草。
【功效】:止血化瘀消炎解毒
【主治】:用於血熱引起的各種出血,便血,尿血,月經過多,腫瘤,經閉,水腫,血崩,跌打損傷,肝炎,癰腫疔毒,蛇傷等症。
【性味歸經】:苦,寒。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5克。外用適量搗爛或研末敷患處。
【別名】:西南茜草(《中藥志》)、四片瓦、大茜草(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拉丁名】:大葉茜草RubiaschumahhiahaPritzR-maillardirlerletvar
【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藥化學成分】:含大葉茜草素(Pubimaillih)(3-甲氧羰基-4-羥基-6),6-二甲基荼駢(1",-2-2,3)-吡喃-1-羥基-2-甲氧基蒽醌、1-羥-2-甲基蒽醌1.4-二羥基-1-甲基蒽醌、B-谷甾醇。

茜草屬,茜草科植物

Rubia L. 茜草屬,茜草科,60餘種,分布於歐洲、亞洲、南非和美洲,我國約12種,各省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