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葆山漢墓

大葆山漢墓

大葆台漢墓,是西漢晚期的兩座大型木槨墓,位於北京市豐臺區黃土崗,1983年對外開放。

地理

大葆山漢墓大葆山漢墓
大葆台漢墓,西漢晚期的兩座大型木槨墓,位於北京豐臺黃土崗

歷史

1974年至1975年,由北京市文物工作隊等單位發掘。為一座工程浩大的純木結構地下宮殿。有東西兩座墓葬。東為1號墓,墓主應為西漢廣陽頃王劉建,西側2號墓主為其妻。此墓由外藏(包括墓道、甬道、外迴廊)和內藏(包括前室、後室和便房)組成。墓室中心是梓宮、便房和黃腸題湊。棺停五重,三棺二停,板材為揪、楠、檫木。黃腸題湊系用長0.9米、寬、厚均0.1米的柏木條橫向排列壘成,無榫卯固,頂端用壓邊木加固。一號墓黃腸題湊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牆正南辟門,門內為前室,象徵墓主人的朝會、宴享。後室為用扁平立木圍成的停室,棺槨置於正中。各層宮牆之間形成三道迴廊,黃腸題湊為最內層宮牆。史載:"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向內,故云題湊",是漢代天子的葬制。外迴廊各寬1.6米,平面呈回字形,兩端與甬道相通,迴廊內埋有牲畜和陶甬。墓室外保存一組殉葬車馬,有3輛彩繪朱輪馬車,馬13匹。此墓早期被盜,但仍出土陶、銅、鐵、玉、瑪瑙、漆器、絲織品等400餘件,其中漁陽鐵斧是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政策的實物見證;鎏金獸面鋪首、嵌玉鎏金龍頭枕、龍鳳玉璧、螭虎白玉佩、墨玉舞人、纏絲雞血紅瑪瑙等為漢宮珍飾。
大葆台漢墓是我國最早發現的大型"黃腸題湊"墓葬,規模宏大,居已發現的"黃腸題湊"墓之首。其墓葬與相諒結構保存得比較清晰完整.為研究我國古代"黃腸題湊"墓的結構和葬制,並進一步探討包括"明堂"(前堂)、後室(後寢)、"梓宮、使房、黃腸題湊"的"正藏"和"外藏槨"的漢代天子葬制提供了實物例證1979年建大葆台西漢墓博物館,1983年對外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