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餌塊

大理餌塊

餌塊,是大理地區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以大理喜洲、巍山等地所產餌塊為最出名,是雲南餌塊的上品。

概述

大理餌塊餌塊
餌塊是大理地區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系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沖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成的餌塊色澤潔白、質地細嫩、有筋骨,味美可口。以大理喜洲、巍山等地所產餌塊為最出名,是雲南餌塊的上品。這些地方生產的餌塊,在色、香、味上獨具特色,無論煮、炒皆不粘糊,其乾製品保質期長,便於攜帶,最受外地旅遊者的喜愛。
每年冬季,年頭歲尾時,大理民間按習俗都要做小餌塊。小餌塊用木模壓製成花卉、動物圖樣,親朋好友之間互相贈送,相互品嘗,這時的餌塊即是風味食品,又是民間工藝品,還頗有喜慶之意。
大理餌塊食用多樣,最有特色的是新鮮現揉的燒餌塊,其加工過程是:將蒸熟、沖搗後的餌塊團放在光滑潔淨的大理石板上,用手揉成餅狀後,按各自品食習慣,內包白糖、核桃仁或芝麻醬、鹵腐、油條等佐料,加放在木炭上慢慢烘烤至表皮微黃後,即可食用。這種燒烤出來的餌塊香脆可口,食後許久還余香在口,倍受人們的青睬。

分類

大理餌塊餌絲
大理餌塊,是一種米制的食品,它不僅是大理人的早點(餐)食品,還是旅遊節日中的應酬禮物。據《滇游續筆》中說:清乾隆年間山東曲阜舉人桂馥考中進士,到雲南大理州永平縣赴任,途經大理見人們用稻米作餅像蝴蝶翅膀,叫作“餌塊”,取“合蒸日饋”的含義而得名。就其形狀可分塊、絲、片三種。塊狀一般成枕頭形筒裝,可以切片炒吃,經廚師烹調炒制,稱為“炒餌塊”。在宴會上還用大理餌塊夾火腿,蒸食,鮮美可口,稱為“火夾餌”。絲狀稱“餌絲”,甜、鹹煮食均可。甜食用牛奶加糖稱為“牛奶餌絲”;鹹食,帽罩肥肉、稱為“肥肉餌絲”,即用豬後腳烤黃洗淨後,參與適量的火腿、草果放入土鍋內,先用武火煮熟,後用文火燉即可食,“肥肉餌絲”以巍山著名。片狀,有機制和手揉兩種,均以燒吃為主,稱為“燒餌塊”。最有特點之處是手揉,即將蒸熟的米糰,放在大理石板上,用手工搓揉成餅狀,內包白糖、核桃、腐乳、芝麻醬、辣椒醬、油條等作佐料,再放在木炭火上烘烤,使大理餌塊表皮軟黃後即可食用,這是一種價廉物美,食用方便,獨具風格的小吃。“雲南十八怪”中有:粑粑叫“餌塊”,“燒餌塊”,尤以大理著稱。

製作方法

製作餌塊的原料其實就是大米,只是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舊時,舂餌塊可是一景。春節前,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就可以放進碓窩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後,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後做成磚狀,這就是餌塊了。也有用木模壓製成餅狀的,木模上有喜字、壽字、福字、魚、喜鵲之類的圖案,壓製出的餌塊餅也就有各種花樣了。

大理餌塊餌塊
餌塊可做成各種形狀,除長絲叫餌絲外,其餘不論餅形、卷形、塊形都叫“餌”。這“塊”本地音讀如“快”,查字典就較難查到了,不過推音及義或推形及義似乎都可以猜這“塊”就是“塊”,吃的東西要和士分開,就尋這么一個“快”字出來。另外,昆明方言中多有把第三聲讀為第四聲的,也可以佐證。
昆明以前的“餌”都是一兩斤的大“塊”占主導地位,且已有文考“餌”就是“餌塊”,這源流就基本算是清楚了。
餌塊在昆明民俗中是過年必吃的,平時也或炒或煮或燒無不宜,邊陲百姓如此熱衷於“餌食”,執傳統而不墮,已數千年。從前的昆明又是“子間”人的餌塊最受歡迎,年節時往往被搶購一空。“子間”人是彝族的支系,看來這老的食品,是少數民族最得其真傳了,學者定可贊一句“禮失求諸野”!
燒鉺塊用做成薄餅形的餌塊在無煙炭火上烤,到微焦黃時,在表面塗芝麻醬、辣醬、油辣椒等,還可夾入牛、羊肉冷片或油條,是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
餌塊切成一寸見方小薄片加雲腿絲、肉片、雞蛋、蔬菜等炒,就成了既可做主可以佐餐的炒餌塊,其中最出名的要稱“大救駕”。
炒餌塊最顯餌塊的丰采,所以每年農曆的大年初二,昆明人的傳統都要炒餌塊吃。把餌塊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醃菜末、大蔥、韭菜、豌豆尖炒制,澆以甜、鹹醬油,拌以少許油辣椒,吃起來香甜濃厚,鹹辣醇正,色彩豐富,濃烈如油畫,集中體現了滇味的情致。
炒餌塊還一種叫“大救駕”的,起源於騰衝,在昆明也很有名氣。據說明朝滅亡後,李定劉文秀等大西軍於1656年擁永曆帝朱由榔輾轉來到昆明。兩年後,清軍三路入滇,吳三桂率軍逼近昆明,永曆帝與李、劉二將率軍西走。至騰衝時,曾幾斷炊斷,危及性命,騰衝老百姓炒餌塊奉上,才算解圍。永曆帝嘆,這真是救了朕的大駕。因此,騰衝炒餌塊就被稱"大救駕"。“大救駕”與昆明炒餌塊不同的是,切成三角形的餌塊薄如紙,佐料以雞蛋、糟辣子,番茄、白菜心、蔥為主,決不放醬油,只用鹽調製鹹味。因此,其色彩如水粉畫,清新明快,紅、黃、白、綠,甚是清秀雅潔。食之,味道也較清爽,香辣適度,別具一格。
大理餌塊餌塊
鹵餌塊來自玉溪,成名於昆明端仕街的永順園。鹵餌塊用一鍋碗的方法乾鹵而成,選用昆明地區有名的官渡餌塊切成長短整齊,粗細均勻的細絲,然後用熟豬油、甜、鹹醬油、酸醃菜、韭菜、豌豆尖、辣椒油等佐料在小銅鍋里先後與餌塊反覆翻炒,直至汁濃爆於每根餌塊絲上,油亮紅潤,濃香撲算,滷味醇厚,方盛碗開吃。
蒸餌塊是燒餌塊的變種,怕燒烤火氣大,改為厚片蒸抹醬吃,和軟不燥熱。
炸餌塊應叫“炸餌塊片”或“沙炒餌塊片”,與上述用新鮮餌塊做主料不同,採用瑩白通明,菲薄的餌塊乾製成,以香脆為其特色。沙炒的餌塊片摻有糯米製成,是滇池地區農人正月十六吃炒蠶豆時摻在一起炒的雜拌八之一,香、脆、泡,回味著大米的甜味,尤為齒牙伶俐的年青人所喜好。
餌絲的吃法主要是如米線、麵條般做成“湯”的,騰衝餌絲以氽肉為鮮湯,傾入餌絲中便成。這是由於騰衝餌絲用所謂“漿米”做成,質地既有“筋骨”又軟,湯一燙便入口柔糯。巍山粑肉餌絲是用豬後腿燒後刮洗,再大塊不放鹽燉到極爛,瘦肉成纖維肥肉不感油膩,雲南人稱“粑”,粑肉做餌絲的“罩帽”,餌絲用當地有名的“黃皮谷”製成,潔白無瑕而柔韌不易斷,加肉、油辣子等,鮮香可口。
小鍋餌絲在昆明有盛名,用口徑五寸左右的小銅鍋分鍋加肉末、豆尖、甜醬油等作料,下少許高湯,亦燜亦炒,加青豌豆、紅辣油起鍋,味濃油亮,吃起來特別有“勁”。在大米產區,大米被加工為多種食品,米線(很多地方叫米粉)、卷粉(或叫粿條、粉條等),在南方很普遍,唯餌塊這種吃食,除江浙上海之“小年糕”與之差略相似外,雲南在吃法與品種上,似可目之為“獨尊”了。

燒餌塊傳說

大理餌塊燒餌塊
舊時昆明習俗,老百姓總愛在家門口支起個爐子,把粑粑放在鐵篩子上烤,一邊烤一邊吃,真是別有風味。說起這個習俗的由來,又有一段故事。
一天清晨,粗糠寶挑著一擔山貨到昆明去賣。剛剛走進大東門,就看見城門口站著不少老百姓,一個個怒氣 沖天,叫罵之聲不絕於耳。有的娃娃躺在媽媽的懷裡張著小嘴哇哇直哭。粗糠寶站在旁邊聽了一會兒,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昨天晚上知府衙門二堂不知什麼原因突然起火,知府氣得暴跳如雷,認定是大膽刁民故意搗亂。他馬上下令,在昆明六道城門張貼布告,從今天開始,所有百姓一律不準在家升火做飯。此項禁令有效期三個月,違者嚴加懲處,絕不寬容。
粗糠寶向鄉親們招招手,如此這般地囑咐了一通,大伙兒頓時樂得眉開眼笑。回去以後,大伙兒紛紛從家裡搬出爐子,在上面烤起粑粑來,一個個吃得香極了。
知府老爺知道了,急忙出來查看。他揪住一個老倌吹鬍子瞪眼睛。粗糠寶走上前去,衝著知府扮了個鬼臉,“知府大人,布告上禁止在家裡升火煮飯,可沒有禁止在家門口烤粑粑吃呀!”知府懊惱不已,事先怎么就沒想到粗糠寶會來這一手呢!
撒梅人粑粑叫餌塊,燒餌塊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昆明人至今愛吃燒餌塊,你去街上的燒烤攤看看就知道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