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大勇

大智大勇

中國四字成語,含義是比喻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大智大勇是一個含褒義的詞語,其意思是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有很多與其相關的詞語,還有關於它的詩歌。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詞 目 大智大勇
發 音 dà zhì dà yǒng
釋 義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出 處
示 例 我們很佩服他在處理此事過程中所展示的大智大勇。

詳釋

大讀音dà:
大<;形>

大智大勇大智大勇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從“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本義:大小的“大”)
形容體積、面積、數量、力量、規模、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little;small]相對[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詞。――《說文》
遵彼大路兮。――《詩·鄭風·遵大路》
大有。――《易》。釋文:“大有,包容豐富之象。”
大報天而主日也。――《禮記·郊特牲》。
其朝踐用兩大尊。――《周禮·司尊彝》。司農
智讀音zhì:
智<;形>
(會意兼形聲。從日,從知,知亦聲。“知”的後起字。本義:聰明,智力強)同本義[resourceful;wise]
然後智生於憂患。――《荀子》引《孟子》
甚智其子。――《韓非子·說難》
不可謂智。――《墨子·公輸》
智術淺短。――《三國志·諸葛亮傳》
少年智則國智。――清·梁啓超《少年中國說》
又如:智賽隋何,機強陸賈(二人均為漢、楚時代智囊人物。意為聰明經頂,靈活異常);智數(才智;見識)
智<;名>
智慧,智謀[intelligencewisdom;resourcefulness]
智,也。――《法言·脩身》
智,性也。――《韓非子·顯學》
智者,心之府也
智zhì
聰明,有見識:~叟。~者千慮,必有一失。經一事,長一~。
⒉[智慧]對事物能迅速地正確地認識、領會、解決和發明創造等的能力。
⒊[智育]文化科學知識方面的教育。
⒋[智囊]〈喻〉智謀多的人。又特指為別人謀劃的人。
勇讀音yǒnɡ:
勇<;形>
(本作勈,或作恿。形聲。從力,甬聲。從力,與力氣有關。本義:果敢,膽大)
同本義[brave]
勇,氣也。――《說文》
無拳無勇。――《詩·小雅·巧言》
爾勇伊何。
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經上》
勇,文之帥也。――《國語·周語》
知死不辟,勇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勇於就死。――清·林覺民《與妻書》
若素名勇。――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興甚勇。――《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勇而多藝。――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忠勇(忠誠而勇敢);英勇(勇敢出眾);勇悍(勇敢強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
勇yǒng
⒈敢幹,有膽量:~敢。~猛。~士。~往直前。~冠三軍。
⒉不畏懼,不推諉:~於獻身。~於認錯。~挑重擔。
⒊清代地方上臨時招募的兵卒。
⒋泛指兵卒:散兵游~。

解釋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氣

用法

 大智大勇 大智大勇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稱讚
示例我們很佩服他在處理此事過程中所展示的~
近義詞智勇雙全
反義詞膽小如鼠、大智若愚

英譯

havetremendouscourageandwisdom

有關大智大勇的詩

酬張十八訪宿見贈自此後詩為贊善大夫時所:
昔我為近臣,君常稀到門。今我官職冷,君君來往頻。我受狷介性,立為頑拙身。平生雖合,合即無緇磷。況君秉高義,富貴視如雲。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見君。問其所與游,獨言韓舍人。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倫。胡為謬相愛,歲晚逾勤勤?落然頹檐下,一話夜達晨。床單食味薄,亦不嫌我貧。日高上馬去,相顧猶逡巡。長安久無雨,日赤風昏昏。憐君將病眼,為我犯埃塵。遠從延康里,來訪曲江濱。所重君子道,不獨愧相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