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闡提

大悲闡提是宗教用語,是指發誓願度盡一切眾生,而終使自己無法成佛的大菩薩。由法相宗所創立。

大悲闡提
「闡提」即「一闡提」(icchantika)之略稱,指不能成佛之極惡眾生。但此大悲闡提則系指誓願度盡一切眾生,而終使自己無法成佛的大菩薩而言。為法相宗所立。如《入楞伽經》所載,闡提有二,其一為斷善根闡提,其二為菩薩闡提。大悲闡提即法相宗據此菩薩闡提所立的;又稱有性闡提。蓋大悲菩薩發大悲心,誓願度盡一切眾生始成佛,但因眾生無量無邊,無性有情畢竟不能成佛,故為願力所拘礙,終致失去成佛之時機而永止於因位,因此稱為闡提。窺基《唯識論樞要》卷上(本)雲 (大正43‧610c)︰「楞伽所說二種闡提,(中略)後是菩薩具大悲者。(中略)以眾生界 無盡時故,無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悲菩薩無成 佛期」又謂(大正43‧611a)︰「闡提有三 ︰(一)斷善根,(二)大悲,(三)無性。(中略)(一)因 成果不成,謂大悲闡提。」
屬於大悲闡提的菩薩有︰觀音、文殊、地藏等諸大士。經典中雖載明此等菩薩或於過去成佛,或於未來成佛,然彼等為利他攝化之事 ,實際上不能得佛果,成佛之事僅是暫且示現而已。
此外,《唯識論了義燈》謂,大悲闡提菩薩以盡生界之願未滿足、未學佛之威儀、未斷 佛果之障,故不能成佛得果;《唯識論同學鈔 》卷一之二謂,大悲闡提雖有成佛、不成佛二說,而以不成佛為該宗定說。真言宗之《續宗 義決擇集》卷八載,於大智門成佛,於大悲門不成佛;《續續宗義決擇集》卷七載,三祇百 劫之因行不可空,為酬因行而必成就果德,故 大悲闡提可成佛。
〔參考資料〕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