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鄉

大廟鄉

湖北省竹山縣大廟鄉位於鄂陝交界,地處兩省三縣八鄉鎮結合部,雙邊民眾毗鄰而居,一腳跨兩省,鄉政府距離竹山縣城101公里,距離旬陽縣城77公里,自古就有朝秦暮楚的傳說。大廟鄉版土面積125平方公里、耕地1.5萬畝,下轄12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13個鄉直機關、總戶數3529戶、總人口13400人。本文是削歧異詞條,除了湖北省竹山縣大廟鄉外還有內蒙古大廟鄉。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大廟鄉大廟鄉農業生產

大廟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淵源流長。秦楚古長城、唐代著名將領吳琦馬贊兵營遺址、建於清末的張家大院、高家大院集鎮戲樓等古建築,為人類文明留下了燦爛的藝術瑰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又一批貧寒子弟勤學苦練,考入了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2001年竹山文理科“狀元”均被大廟籍學生雙雙奪冠。1992年,勤勞智慧的人民發明了地膜水稻,這被譽為“神膜”技術,很快在荊楚大地乃至中國廣泛推廣。
大廟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淵源流長。秦楚古長城、唐代著名將領吳琦、馬贊兵營遺址、建於清末的張家大院、高家大院、集鎮戲樓等古建築,為人類文明留下了燦爛的藝術瑰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批又一批貧寒子弟勤學苦練,考入了浙江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高等學府深造,2001年竹山文理科“狀元”均被大廟籍學生雙雙奪冠。1992年,勤勞智慧的人民發明了地膜水稻,這被譽為“神膜”技術,很快在荊楚大地乃至中國廣泛推廣。

經濟發展

大廟鄉司法所

發展才是硬道理。大廟乾群不為鄉情所困,致力于振興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大廟鄉以烤菸、黃姜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到8000畝,退耕還林8000畝,是“全縣烤菸生產先進鄉鎮”、“全縣退耕還林先進鄉鎮”、“全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鄉鎮”;2003年,大廟鄉農村社會總產值3855萬元,財政收入144.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14元;電視光纖線路和手機移動基站開通,人畜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公路通到村組,鄉集鎮初具規模,大廟至陝西過境道打開,加之得大路、大竹路,以大廟為中心,輻射周邊八鄉鎮交通架構逐步形成,2008年,大廟鄉乾群正朝著全面建設社會的目標奮鬥。

農業發展

大廟鄉綠色蔬菜
大廟鄉農村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大廟鄉環境面貌建設和公益事業也日新月異,有了新的發展。80%的道路得到了硬化,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幹線公路為骨幹,以鄉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連線鄉村組的公路網;80%的農戶住宅達到淨化、美化、綠化,100%的農戶食用乾淨衛生水,程控電話由村向農戶延伸,總門數達到900淨衛生水,程控電話由村向農戶延伸,總門數達到900多門,村辦國小校舍全部到磚木、磚混結構;鄉衛生院敬老院、中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五保老人生活費供給有保障,計畫生育,婦幼保健工作得到加強,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鄉、站、所機構全部健全,成尤其是科委、農技部門充分發揮了作用,實施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智力開發工程,堅持開展地膜增糧工程以及果樹修剪、畜禽防疫方面的實用技術培訓,使科技明白人逐年增多。
大廟鄉具有優越的一切條件和廣闊的前景,對於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塊難得的物華天寶之地,充滿著無限生機和希望,歡迎省內外有志之士、社會各界朋友前來投資開發這塊熱土,大廟鄉黨委、政府將在各個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提供一切方便。

計畫生育

大廟鄉國小教育
大廟鄉地處竹山西北邊緣,計生基礎較差。大廟鄉結合全縣爭創全省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活動,突出依法行政、流動人口管理、生育文明創建等重點和難點,強化責任管理,推行優質服務,全面築牢計生國策防線。

對符合政策懷孕對象,大廟鄉實行幹部包保管理契約制,服務站會同村女專乾做到每月一次隨訪,做好孕情跟蹤服務工作,同時加強對藥店、診所的管理,杜絕非法鑑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手術等“兩非”案件。全勝村發生兩例自報嬰兒死亡又無法提供證據的二胎生育對象,鄉計生辦及時上門調查核實,並依據有關規定,依法收回二胎生育證,並對生育對象落實長效節育措施。

大廟鄉共有2800多名育齡民眾在外務工,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是一個難點。大廟鄉一方面通過村民自治公約,對重點對象實行嚴格契約管理,告知對象權利義務,定期聯繫,同時在打工人口密集地張家口石家莊、唐山等地成立5個流動人口服務基地,聘請大廟鄉20多名威信較高的打工領頭人為計畫生育協管員,形成有效的流動人口計生管理服務網路。與此同時,鄉、村幹部也不定期深入流出人口務工地,上門開展計畫生育管理服務工作,2008年大廟鄉先後有近10個村組織幹部遠赴外省開展計畫生育工作,共寄回孕檢證明500多份,占外出重點對象的90%以上。

新農建設

大廟鄉工程建設

為了進一步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廟鄉2008年5月份以來,以開展第九次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宣傳月為契機,緊緊抓住“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根主線,以“維護農民民眾利益”為工作重點,開展了公開承諾、乾群交心懇談、入戶聽訴、鄉黨委班子領導集中接訪等一系列的活動。並實施“讀好一本廉政書、上好一堂廉政課、開展一項廉政活動、規範一批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黨員幹部“四個一教育工程”。在工作中,鄉紀委積極探索,以“六抓六強化六突出”推進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特別是在抓宣教,強化反腐倡廉意識上,因地制宜,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內蒙古大廟鄉

大廟鄉內蒙古大廟鄉的全貌
一、基本情況

大廟鄉是固陽縣最偏僻的貧困山區,距離縣城45公里處,大廟鄉總土地面積282平方公里,25度以上坡地2.4萬畝,占總耕地面積46%,5一25度的耕地1.87萬畝,占總耕地面積29.8%;灘地0.74萬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1.9%。大廟鄉下設11個黨支部(其中村黨支部9個)9個行政村,61個村小組,1428戶、6263人。

二、工業情況

大廟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2008年立足於本地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特別是工礦企業,通過最佳化開放環境,出台制定了《大廟鄉招商引資優惠辦法》和落實領導包片項目責任制,積極的"走出去,引進來"。一是教育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執政為民,加快發展"意識,要在服務質量和工作上上一個新台階:二是協調解決好企業存在的實際困難,並將其做為大廟鄉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三是做到人人頭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責任。大廟鄉共引進選礦企業23家,有15家企業正常運行,8家企業已與鄉政府簽訂契約,現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完成了恆通益民八達、索寶選礦改造,年產鐵精粉達到8萬噸;加大了對鑫選礦投資擴建力度,力爭使其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

三、農業情況

大廟鄉是一個麥、作物區,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在種植結構調整方面有了新的改變,糧食產量和經濟作物有新的增加,但仍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是典型的雨養農業。為了改變現狀2008年大廟鄉的農田水利建設緊緊圍繞新增節水面積800畝的目標展開,採用民眾自籌、國家補助、政府服務的方式積極發動廣大村民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在工程建設中,除對原有非節水工程逐步進行節水改造同時,要求今年乃至今後所有新上水利項目全部採用節水技術,否則不予立項。大廟鄉共新打機電井3眼,小筒井12眼,修復舊井8眼,新建人畜飲水工程2處,解決340人、2100頭(只)牲畜的飲水困難。2008年大廟鄉共完成播種面積為67000畝,其中種植玉米7000畝,小麥9000畝,馬鈴薯10000畝,藥材3000畝,油料5000畝,板蘭根10畝(長發城),建山茶種植基地300畝(氈房窯),可年產山茶300噸。糧食植補資金按要求全部發放到位,共發放資金71198.4元。由於今年的雨水充沛,農作物產量大增,現在秋糧的銷售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加上其他收入,可以完成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的目標任務。

大廟鄉內蒙古大廟鄉
四、牧業情況

大廟鄉的牧業產業仍是直接受大自然左右以放牧為主的原始畜牧業,鄉境內有草甸草場13.4萬畝,一般草場14萬畝,可利用的草場總面積27.4月面,由於水土流失嚴重,草場超載退化十分嚴重,陽面山坡大部分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只有陰面草茂盛可供放牧,條件最好的春坤山也由於過渡放牧致使草場大面積退化,大廟鄉牲畜總量保持在2.5一3.5萬頭(只)左右,家畜的改良還處於自發的初級階段。2008年繼續按照"發展總增,控制純增,改善畜種結構,穩定發展"的方針,提高牲畜質量,增加出欄率存欄率商品率,並發展特色養殖業,首先加大了舍飼圈養項目工程建設,大力引進優良品種小尾寒羊,形成了以改良品種為主的養殖業示範區;其次是提高農作物秸桿的利用率;再次加強與畜牧業中心的聯繫,做好畜牧業的防疫工作,保證大廟鄉不發生一例五號病等;四是加強與畜牧站的聯繫,通過舉辦科技講座和現場實驗的方法,改迸牲畜的科學飼養方法,以此來改善畜種結構。大廟鄉通過調整畜牧業結構,在陳家村和水口兩地成立養羊示範村,以此為龍頭,鼓勵農民轉變養殖觀念,發展圈養。通過以上行之有效的工作,使大廟鄉的養殖業蓬勃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