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饑渴症

大師饑渴症

在書法家啟功先生離世之後,有很多人曾悵然於中國進入了“無大師時代”,他們例數中國的戲劇、教育、曲藝、美術、文學、書法等人文學科,對中國文化的創新能力表示出了強烈的質疑。

產生原因

在書法家啟功先生離世之後,有很多人曾悵然於中國進入了“無大師時代”,他們例數中國的戲劇、教育、曲藝、美術、文學、書法等人文學科,對中國文化的創新能力表示出了強烈的質疑。放眼看去,國內堪稱“大師”者已然寥。巴金走了,張岱年走了,費孝通走了,啟功走了。

中國一個需要大師的時代,但是真正能稱得上大師的卻幾乎沒有了,於是人們便假以自己大師的願望讓“大師”的名頭加在文化領域有一定影響的人,以安放虛空的內心。季羨林任繼愈,一日兩星隕落,令人甚為唏噓。儘管季老生前極力請辭“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三頂桂冠,並稱自在之身方有“皆大歡喜”,奈何駕鶴西去之日,眾生還是違其先意,“大師”之冠頂頂奉上——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格外緬懷大師,倒也不足奇怪。

現象

邊緣大師

有媒體羅列季老14項學術貢獻,老實說,包括古人類語言在內的很多尖端學問只屬於季羨林,普通人能感興趣者不過一二;也有人感慨,為何傳名後世的學術成就多創於70歲之前,但季羨林這個名字卻在生命的最後二十年廣為人知。結論似乎有些殘酷:並不只是季羨林這個人成全了季羨林,而是他生命最後20年所遭遇到的這個尊崇文化與大師的時代成全了季羨林。雖然季羨林和真正意義上的大師有一定距離,但大師饑渴症讓人們消除了這種距離,在某種意義上說季老也是中國當代的一位大師。

偽大師

在一個患上“大師饑渴症”的時代,人們看到的卻是太多扭曲的“大師文化”。寫了幾本流行大散文的作家余秋雨,先是被冠名為“余大師”,然後成為凡能寫字的人便熱衷炮轟的靶子;說不清年齡的文懷沙被文化江湖冠以“五百年來一奇才”的楚辭大師,一旦遭遇“掃堂腿”,昔日吹喇叭抬轎子的旋即成為扒褲者;經濟學家成為顯學下的寵兒,誇誇其談這個那個就是明天諾獎的獲得者,到頭來卻被指摘“合格者不過五個”;高校里博導碩導一課堂一操場,但一部《所謂教授》卻寫盡醜態,剽竊案連發辱盡斯文。在一個找不到真大師的時代里,大家拚命地“包裝”大師,“消費”大師,媒體上頂著“大師”稱號的多如天上星,但扒拉來扒拉去,卻發現充其量是些懂市場會賺錢的“大腕”,離大師遠矣。

分析評論

普通人缺少鑑別能力

文懷沙文懷沙

自啟功逝世開始,中國的“文化大師”卻如雨後春筍,余秋雨、于丹等人的“大師”做派不足一論,單說近年走紅的導演作家書畫家經濟學者一概皆作“大師”狀,以致使“大師”稱謂在中國幾乎成了負面流行語,與“專家”、“博導”一樣飽受社會輿論詬病。很多人,開口閉口談論大師,不過是一種鸚鵡學舌而已人們並沒有鑑識大師的能力,也沒有從大師身上汲取營養的耐心,此時的大師更像一個被把玩的流行符號。

大師泛濫因包裝

“大師”泛濫,原因何在,有評論分析“一方面是一些人過於淺薄,習於匍匐,勇於下跪,動不動就封一些稍有成就者為大師,高帽雖高,但含金量不高。另一方面也與當事人不自知有關,汲汲於沽名釣譽,別人真真假假一稱大師,他假裝推脫一番便頷首笑納。”

沒有大師的時代就包裝大師,今日中國被媒體冠以‘大師’稱號的人,多於以往任何時代。卻只能算是人文精神稀缺、學術泡沫化的一種表征。沒有真大師活著作對比,或者真大師因沒有眼球效應而默默無聞。

饑渴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