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抽搐

穢語綜合症,又稱多發性抽動症。特徵包含抽動,為慢性、波動性、多發性的運動肌快速抽動及不自主的發聲和語言障礙故名,屬中醫“筋惕肉瞤”、“瘛瘲”、“抽風”、肝風“範疇。

多發性抽搐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徵,臨床以多組肌群不自主抽動及不自主發聲為主要特徵。

起病在2—15歲間,常見於5—10歲小兒,以男性為多,男、女比約為3;l。

面部抽搐伴發聲是本病的特徵。

教育和藥物治療同等重要。心理治療包括:合理教養,精神安慰,保證生活規律性,要有足夠的睡眠等,切忌懲罰和責罵。可配合食物療法。

中醫將本病歸人“髒躁”,“躁證”,並與“健忘”、“失聰”證有關。

認為病因有下列幾方面: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調,飲食不節;外傷和其他疾病後造成氣血瘀滯或氣血不足,心神失養均可發生本病。一些輕症患兒,用飲食治療能起到較好效果。隨著年齡增長,多數患兒到青春期階段,症狀明顯減輕,少數病人進入青春期、成人期後,由於對社會適應性不強,還留有性格上的缺陷,甚至轉換成其他精神疾患。

臨床分型有:(1),腎虛肝亢型,症見性情急躁易怒,衝動任性,多語多動,神思渙散,注意力不能集中,腰酸,記憶力低,口乾咽燥,喜冷飲,舌紅、少苔或剝苔,脈細數。治宜滋腎養肝。

(2)痰熱蘊結、內擾心神型,症見多動多語,煩躁,衝動任性,喉間痰鳴,胸悶,納呆,大便乾結,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滌痰,瀉火寧心。

(3)心脾不足型,症見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渙散,多動多語,記憶力較差,自汗,神疲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或虛胖,納呆,脘悶,舌淡紅或淡胖、苔薄白或略膩,脈滑緩。治宜養心健脾,益氣安神。

(4)心腎不足型,症見記憶力欠佳,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多語,性情衝動任性,或有遺尿,腰酸乏力,夜寐不安,多汗,舌紅或舌尖紅、苔薄白,脈細軟。治宜補益心腎。

本病飲食原則是選擇有助於大腦發育的含蛋白質和磷脂豐富的食物。

方1 桑椹百合湯組成:桑椹10克,百合10克,菊花10克,青果3克。用法:加水適量共同煎食。每天1次,連食10~14天。功效:清熱平肝,補肝腎,益陰血,潤腸通便。主治:小兒多動症,衝動易怒,盜汗,大便秘結。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686

方2 竹葉粳米粥組成:淡竹葉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用法:先將淡竹葉加水煎湯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粥,拌人冰糖調味食用。每天2次,早晚食用,連食1周。功效:清熱除煩。主治:小兒多動症,易激動,煩躁不安,舌紅,小便短赤。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686

方3 黃芪小麥粥組成:小麥50克,黃芪20克,白糖適量。用法:將黃芪布包與小麥加水煮成粥,去除黃芪,加白糖,拌勻後早晚服食。功效:安神除煩,補中益氣。主治:小兒多動症,情緒不穩定,夢多,氣虛自汗。來源:王慕同.大眾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299

方4百合蓮子羹組成:百合100克,蓮子25克,冰糖10克。用法:前二味加水適量先煮酥,然後加入冰糖,再用文火煨至粘稠,於睡前服用,連食1周。功效:寧心安神,滋養健腦。主治:小兒多動症,心神不寧,情緒不穩定,控制力差。來源:民間驗方。

方5茯苓包子組成:茯苓30克,麵粉1 000克,鮮豬肉500克,生薑、胡椒、香油、料酒、鹽、醬油、大蔥、骨頭湯等各適量。用法:茯苓放人鍋內煎3次,藥汁合併濾淨待用;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300克,溫熱茯苓水500克,使面成發酵麵團;將豬肉剁茸,倒人盆內,加各種調料,攪拌成餡;按常規製成包子,上籠用武火蒸約15分鐘即成。作早餐或點心食用。功效:養心安神,健脾開胃。主治:適用於“心脾氣虛”症患兒。主要症狀是神思渙散,注意力不集中,胃納差。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萊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78

方6 益神豬心組成:玉竹50克,豬心500克,生薑、蔥、食鹽、花椒、白糖、味素、香油、滷汁各適量。用法:玉竹煎熬2次,收取藥液約1 500克;生薑、蔥洗淨,分別切片、節待用。將豬心剖開,洗淨,與藥液、生薑、蔥、花椒同置鍋內,煮六成熟時,移至滷汁鍋內,用文火煮熟。在滷汁鍋內放人食鹽、白糖、味素和香油適量,加熱成濃汁,將其均勻地塗在豬心裡外即成。佐膳食服用。功效:安神寧心、養陰生津。主治:適用於“腎陰不足、肝陽偏Pt"證多動症患兒。其臨床表現以多動為主。附註;豬心味甘鹹,性平,有補虛益血,鎮靜安神功效;玉竹曬乾生用,或經蜜制後人藥,味甘、性平,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之功效。來源:游新建,等,家常萊治療常見病,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179

方7鵪鶉肉片組成:鵪鶉肉100克,冬筍10克,水發口蘑5克,黃瓜15克,雞蛋清適量,醬油、料酒、花椒水、精鹽、水豆粉、味素、湯各適量。用法:將鵪鶉脯肉切成薄片,用雞蛋清和濕澱粉拌勻;冬筍、口蘑、黃瓜均切成片備用。將勺內放人豬油,燒四五成熱時,將鵪鶉肉片放人,炒熟倒人漏勺內。將勺內放人湯,加入精鹽、料酒、花椒水、醬油、冬筍、口蘑、黃瓜和炒熟的鵪鶉肉片,燒開後,打去浮沫,放人味素即成。佐膳食服用。功效:補中益氣。主治:心脾氣虛患兒,面色萎黃,四肢無力,多動多語者。來源:路新國,等.中國飲食保健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329

方8沙鍋魚頭組成:魚頭1個(250克左右),冬筍25克,香菇5克,五花肉5克,豆腐2塊,蝦米5克,鹽、料酒、蔥姜、味素、胡椒粉各適量。用法:魚頭去鰓,洗淨,在魚頭殼上,斬縫使之人味,用豬油煎透;五花肉、香菇洗淨,切成小片;冬筍洗淨切片;豆腐切成長方形斜片,放開水鍋里燙一下;蝦米用熱水浸發一下;蔥姜洗淨,分別切成段和片。將煎透的魚頭放人沙鍋內,加鮮湯用旺火燒滾,然後把冬筍、香菇、蝦米、肉片、豆腐一起放人沙鍋,用鹽、料酒、味素、胡椒粉調好口味,改用小火上蓋燉燜30分鐘即成。佐膳食服用。功效:補中益氣。主治:心脾氣虛患兒,多動多語,納差便溏,腹脹腹痛者。附註:富含蛋白質和磷脂,利於大腦的發育。來源:民間驗方。

方9 酸棗仁粥組成:酸棗仁10克,湘蓮50克,粳米150克,冰糖適量。用法:酸棗仁用紗布包好,加入湘蓮、粳米和水適量,共同煎煮成粥,待熟後,取出酸棗仁藥包,加冰糖適量,分3次食用。功效:補腎健脾,養心安神。主治:小兒多動症,夜寐不安,磨牙夢囈,自控能力差。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68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