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癰

癰之發於軀幹,四肢等體表部位者,如「頸癰」、「背癰」,「乳癰」等。外癰多是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膿性炎症,乳癰(即乳腺炎)則是乳腺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簡介

癰之發於軀幹,四肢等體表部位者,如「頸癰」、「背癰」,「乳癰」等。外癰多是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膿性炎症,乳癰(即乳腺炎)則是乳腺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詳細信息

外癰,病名。發於體表的癰腫,與發於臟腑之內癰相對而言者。見《外科精義》卷上。該癰之初起,多於局部見紅腫熱痛而無頭,腫脹之界限分明,根盤收束,多有易腫、易膿、易潰、易斂之特點。重者伴有全身症狀:身寒熱、口渴、舌苔黃、脈數等。治宜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主之劑。若初起者,可選用仙方活命飲,或漏蘆煮散,或防風散,或升麻湯;若兼見高熱等全身症狀明顯者,當選服仙方救命湯,外用當急選如意金黃散,或遠志膏,或五龍散敷貼。若不能內消或膿已成者,治宜內服透膿散,或黃芪內托散,並掌握時機早作切開引流。膿水多則可用豬蹄湯溫洗,或選黃柏煎湯外洗。局部傷口宜選用二寶丹,或五五丹提膿去腐,或用去腐生肌散敷貼,保持引流之通暢。若因失治或誤治而轉成漏管者,則應手術切除漏管壁,注意引流以保證傷口從深處逐漸癒合,切不可但求外口之速愈。此刻必須待膿盡方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紅膏,或地黃膏等。

概述

外癰與內癰屬稱癰證,這裡僅述前者。外癰是以局部紅腫、燒灼疼痛為特徵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病證。癰的病名首見於《內經》。
針灸治療,在《內經》中也已設專篇論及,特別是《素問·通評虛實論》提到了兇險急重外癰的救治:“暴癰筋*糹緛,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查閱歷代醫著,不僅在針灸著作中,而且在大量的中醫外科書籍中,如《外科理例》、《奇效良方》、《景岳全書.外科鈐》等均有關於針灸治療外癰的記載.治療上則多倡用灸法.
現代西醫學中的急性蜂窩織炎等與此證類似。

病因病機

本證病因,多由恣食肥甘而內有臟腑蘊毒,濕毒上壅,以致濕熱火毒交蒸,凝聚肌膚,氣血為邪毒所困,經絡阻隔,壅塞不通而發為外癰。來勢迅猛而發作劇烈者稱之為“發”。屬討論重點。

辯證分型

外癰按部位可分頸癰、鎖喉癰、騎馬癰、臀癰、委中毒肘癰、背癰、胯股癰等。以背癰較為常見急重,以此為例。
背癰,肩背部隨處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腫脹不適,光軟無頭,表皮焮

治療

1. 治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處方:肩井、委中、阿是穴、騎竹馬灸穴。
3. 方義:肩井是手足少陽與陽維脈交會之處,又位於肩,可宣火毒達陽邪,是治背癰之驗穴,為歷代醫家所推重;委中刺絡以清泄血中之熱毒;阿是穴艾灸之,消散鬱結之氣血,如張景岳所云:“癰疽為患,無非血氣壅滯,留結不行之所致……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景岳全書·外科鈐》)。騎竹馬灸穴,創自宋代,系治癰疽之大效穴。
4. 治法:委中刺去毒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變面積較大,以艾卷迴旋法灸之,要求同“疔瘡”;肩井針刺不宜過深,避免造成氣胸,施瀉法。騎竹馬灸法:令病人騎坐於竹槓之上(竹槓可擱於兩凳上,並予固定),兩足微點地,從患者尾骶骨尖向上沿督脈截取本人腕內側橫紋中點至中指尖(不包括指甲長度)之長度,標上記號,再由此點向兩側各旁開一同身寸,即為灸穴,施以灸法,一般著膚灸7~10壯,如為隔物灸,壯數須增多。
5. 古方輯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發背:……小覺背上癢痛有異,即火急取淨土水和為泥,捻作餅子,厚二分闊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貼著瘡上灸之,一炷一易餅子”。
《神應經·瘡毒門》:“癰疽發背:肩井、委中。又以蒜片貼瘡上灸之,如不疼,灸至疼;如疼,灸至不疼,愈多愈好”。
《類經圖翼·卷十一》:“發背:心俞、委陽、騎竹馬穴。左右搭手,加會陽”。
《針灸大成·卷九》:“發背癰疽:肩井、委中、天應、騎竹馬”。

古案選介

瘡瘍案
武昌張啟明,述其父治江西商人,背左偏中瘡起,根紅腫,頭白點,癢甚。張取蘄艾隔蒜灸三七壯,愈而不發。此上策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