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獨立運動

夏威夷獨立運動

夏威夷獨立運動(Hawaiian Independence Movement)是夏威夷部分土著居民發起的爭取夏威夷從美國分離,重建獨立的夏威夷國家的運動。

歷史由來

夏威夷 夏威夷

自1898年美國合併夏威夷王國以來,部分土著居民一直認為這是一次非法的吞併,並致力於恢復獨立。1946年,新成立的聯合國也將夏威夷列入了非自治領地範圍,根據該條,美國負有責任引導其逐漸獨立。但是,1959年,美國在夏威夷舉行全民公決之後,宣布夏威夷作為美國第五十個州加入聯邦。

獨立主義者認為在這次公決中大量美國軍事相關人員也參與投票,不能完全代表土著居民的意願,拒絕承認公決的法律效力。近年來,夏威夷獨立運動採用和平手段,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以及波士頓、洛杉磯等大城市舉行示威遊行,發表自己的意願。

美國雙重標準

一個自稱“夏威夷王國政府”的組織在4月30日,一度“占領”了美國檀香山市中心的一座博物館。他們宣稱,其最終目的是以和平方式恢復對夏威夷諸多島嶼的“主權”。

直到5月24日,數十名該組織成員仍在博物館附近集會示威。這讓“夏威夷獨立”問題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

4月30日被“占領”了8小時的這座博物館是夏威夷國王在1881年建造的宮殿,並且曾是夏威夷王國末代女王的住所。對爭取夏威夷獨立的人士,它有著不言而喻的象徵意義。

5月13日,一個自稱“夏威夷王國臨時政府”的組織發表聲明,稱自己與“夏威夷王國政府”占領宮殿的行動沒任何關聯,並指責這個組織的行動違背了19世紀的夏威夷王國憲法。

事實上,從事夏威夷獨立運動的組織還真不少,但都沒訴諸暴力。這些團體的最終政治目標並不統一,有的打算建立類似於印第安人保留地的那種自治區,有的要求美國政府為歷史上夏威夷原住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進行賠償,有的要求結束美國在夏威夷的軍事存在,最激進的團體則要求徹底脫離美國獨立。

獨立問題由來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在19世紀時的確是一個獨立國家,還曾獲得美英法三國的承認。1810年,原住民大酋長卡美赫一世統一了整個夏威夷群島,建立了夏威夷王國。

在殖民主義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夏威夷利用強國的矛盾,艱難地保持獨立。1842年12月,美國總統泰勒在致國會的咨文中,提出要保證夏威夷群島的獨立。1843年11月,英法兩國簽署了一項協定,共同保證夏威夷領土主權完整和獨立。

1875年《美夏互惠條約》簽署以後,美國的勢力逐漸占據上風,美國兩次動用武力逼迫夏威夷讓步,並占據了珍珠港。1893年,以蔗糖種植園主和其他一些商人為主的夏威夷美國僑民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推翻了夏威夷利利沃卡加尼女王,並於1894年宣布成立“夏威夷共和國”。隨後,女王被軟禁在伊奧拉尼皇宮中。

1898年美西戰爭後,美國國會以兩院聯合決議的形式通過了兼併夏威夷的決議。同年8月12日夏威夷正式成為美國領地,前“夏威夷共和國總統”——美國人桑福德·多爾被任命為第一任領地總督。1959年,夏威夷作為第50個州加入美國,成為美國國旗上的第50顆星。

效仿“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3年簽署的“道歉法案”中代表美國向夏威夷原住民就推翻女王的政變表示道歉,但是一個自稱“夏威夷王國”的主權運動組織仍然對此表示不滿。他們認為,夏威夷王國自1843年以來就是國際法主體,並且一直存在著。1893年的政變和後來的兼併都是非法的。為了和平表達他們的訴求,在起草夏威夷憲法的同時,這個組織還將美國政府告上了高等法庭,要求歸還夏威夷的獨立地位,並對夏威夷王國遭受的苦難做出賠償。但是,法庭卻以夏威夷王國不是被世界承認的主權國家為由拒絕受理此案。

州政府不加阻攔

對於“夏威夷王國政府”等主權運動組織頻頻舉行的和平集會,美國夏威夷州政府目前的態度仍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任何人被逮捕,也沒有任何人觸犯法律。州國土和自然資源部負責人表示,只要在許可的範圍內,他們仍可以繼續活動。

柯林頓道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夏威夷原住民中出現多個要求獲得某種形式主權的團體,他們認為,1893年推翻夏威夷女王的政變和1898年的兼併,都是非法的,要求美國政府對這兩個事件和1898年後長期的軍事占領進行道歉和賠償。

他們要求主權的運動迫使美國政府開始讓步。1978年,美國憲法規定在夏威夷州,夏威夷語與英語同為該州官方語言。

1993年,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3多數,參議院以65票對34票,通過了“道歉法案”。11月15日,柯林頓總統簽署了這一法案,宣布代表美國人民,為1893年美國政府推翻夏威夷女王的政變正式道歉。

美國不可能允許它獨立

然而,夏威夷的獨立是不現實的。

據2005年的統計數字,夏威夷原住民僅占全州127萬人口中的16%。有不少夏威夷居民不僅反對獨立,還認為1993年的道歉法案沒歷史和法律根據。

大部分夏威夷原住民也不贊成獨立,很多人只要求更多的自治和賠償。夏威夷與美國本土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聯繫更讓獨立成為一種得不償失的選擇。

另一方面,夏威夷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所在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美國也不可能允許它獨立。今天,美國是全球的霸主,夏威夷獨立運動也缺乏外部條件

更暴露美國的雙重標準

此外,美國境內還有其他小規模的爭取獨立或更多自治的運動。

20世紀60~70年代,藉助黑人民權運動和反越戰運動的聲勢,一些印第安人曾要求奪回祖先被強占的土地。1969年11月21日,代表20個印第安部落的150多名印第安人曾占領印第安人的阿爾卡特拉士島,並堅守幾個月。

1973年,一些印第安人曾占領南達科他州的小村鎮翁第德尼,控制該鎮71天。但在這些運動中,印第安人雖然提出了各種政治經濟要求,但並未公開宣布獨立。自20世紀80年代後,印第安人一般採取合法方式維護權益。

德克薩斯州曾是墨西哥的一部分,1835年,在該地的美國定居者起兵反抗墨西哥政府,並於1836年建立“德克薩斯共和國”。該共和國於1845年加入美國。此後,有極少數人懷念“德克薩斯共和國”,希望獨立,但一直不成氣候。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夏威夷、德克薩斯等地被納入美國版圖的時間並不長,美國的當權者也不會在主權問題上鬆口,最多只會在文化、經濟上給原住民一些補償。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公開支持科索沃等地鬧獨立,甚至也有政界人士支持“藏獨”,正顯示了美國在民族問題上的雙重標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