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園[揚州]

壺園[揚州]
壺園[揚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舊時揚州的一個私家園林之一,因為面積不大,精巧別致,因此有壺園之雅號。在東關街附近。

基本信息

簡介

壺園壺園
壺園主人何栻,字蓮舫,原來做江西吉安知府,太平軍時城陷,因而罷官,便來揚州做了鹽商。關於何蓮舫其人的逸事,野史中有許多記載。
近人王伯恭《蜷廬隨筆》云:“江陰何廉舫先生,名栻,道光乙巳(1845)進士。鹹豐末,官江西吉安府。”當時正值太平軍方興未艾,何蓮舫因公事去省城,太平軍乘機進攻吉安,城池陷落,何氏家眷全部殉難。何蓮舫退無所歸,以失守城池之罪革職。何蓮舫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當其走投無路之際,曾國藩慷慨解囊相助。“金陵克後,李合肥(鴻章)更贈以鹽票二百紙,遂居揚州為商人,成巨富。”可見何蓮舫得以成為揚州鹽商,得到了曾國藩、李鴻章的大力支持。
按史料所載,何蓮舫的妻子兒女在太平軍攻城時都死去了,後來何氏更納一妾,生下秋輦、月擔兄弟,均有文才。據《蜷廬隨筆》說,何蓮舫卒於同治癸酉(1873),著有《悔餘庵詩文集》,“驚才絕艷,與彭甘亭相上下”。
又,近人易宗夔《新世說》云:“何蓮舫自廣信罷官,隱居邗上,托業淮鹺。自刻《悔餘庵全集》行世,胎息莊騷,曾滌生極嘉許之。”文中說到的“曾滌生”,就是何蓮舫的恩師曾國藩。據載,曾國藩很羨慕何蓮舫在揚州經商,還寫了一幅對聯送給他,曰:“千頃太湖,偶與陶朱同泛宅;二分明月,合隨何遜共移家。”聯中的“陶朱”是春秋時人范蠡,棄官經商成為巨富;“何遜”是南朝梁代詩人,傳說因愛梅花而欲居揚州。這兩個典故用於何蓮舫身上,的確再也貼切不過了。
但是,另一位近人蔡雲萬《蟄存齋筆記》的說法有所不同:“何君蓮舫,揚州人也,奇才天授。”據書中說,何蓮舫罷官不是因為城池失守,而是由於“揚州同鄉”的排擠:“揚州某中丞,與君本系同鄉,因事積不相能,遂借端劾參君,奉旨革職,永不敘用,君不得已鬱郁歸來。”不料,那位同鄉後來也被革職回揚,恰恰又住在東圈門,與何家為鄰。不久,此人復被朝廷啟用,就在門上懸掛一匾,上書“孤忠格天”四字。何蓮舫聞之,也在門上懸掛一匾,上書“一敗塗地”四字,與之對峙,成為鬨動一時的新聞。
關於壺園,近代揚州人王振世《揚州覽勝錄》記道:“壺園,在運署東圈門外,先為鹺商某氏園。清同光間,江陰何廉舫太守罷官後,寓揚州,購為家園,頗擅林亭之勝。增築精舍三楹,署曰‘悔餘庵’。園內舊有宋宣和花石綱石舫,長丈餘,如鵝卵石結成,形制奇古,稱為名品。”這一“宋宣和花石綱石舫”,就是現在置於瘦西湖小金山下的那塊奇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