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又名鬼蓋、鬼傘、鬼屋、鬼菌或朝生地蓋,以往為分類在鬼傘屬下,是繼雞腿菇後第二著名的墨汁傘。它的種名是由拉丁文的“墨汁”而來。分布於河北、甘肅、青海、四川、江蘇,黑龍江,近,遼寧,台灣等地,生於柳及楊樹幹旁的地上或道旁。

基本信息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學名Coprinopsisatramentaria,前稱Coprinusatramentarius),又名鬼蓋、鬼傘、鬼屋、鬼菌或朝生地蓋,以往為分類在鬼傘屬下,是繼雞腿菇後第二著名的墨汁傘。它的種名是由拉丁文的“墨汁”而來。

簡介

拉丁綱名

Basidiomycetes

中文綱名 擔子菌綱
拉丁目名 Phallakes
中文目名 鬼筆目
拉丁科名 Phallaceae
中文科名 鬼筆科
拉丁名 Coprinus atramentarius
中文名 墨汁鬼傘
定名人 (Bull.) Fr.
參考文獻

Phallaceae

【別名】鬼蓋、鬼傘、鬼屋、鬼菌、地蓋、地苓、一夜茸
【藥性】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墨汁鬼傘Coprinusatramentarius(Bull.)Fr.,以子實體入藥。
【毒性】它是廣泛分布的真菌,當與酒一起食用是會有毒的。當採摘墨汁鬼傘時,它會釋放出黑色的液體,這些液體曾一度被用作墨汁的代替品。

植物形態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子實體小或中等大。菌蓋初期卵形至鐘形,當開傘時一般開始液化流墨汁狀汁液,未開傘前頂部鈍圓,有灰褐色鱗片,邊沿灰白色具有條溝棱,似花瓣狀,直徑4cm,或更大些。菌肉初期白色,後變灰白色。菌褶很密,相互擁擠,離生,不等長,開始灰白色至灰粉色,最後成汁液。菌柄污白,長5-15cm,粗1-2.2cm,向下漸粗,菌環以下又漸變細,表面光滑,內部空心。孢子印黑色。孢子黑褐色,橢圓形至寬橢圓形,光滑,7-10μm×5-6μm。褶側囊體圓柱形,多而細長。

生態習性

春至秋季(晚秋),在林中、田野、路邊、村莊、公園等處地下有腐木的地方叢生。往往形成一大堆多達數十枚。
一般生在木上,在秋天可以於草原、草地及廣闊的地方找到。主要生長在北半球,而在澳洲亦可以找到。
生於田野、樹林和庭院中柳、楊等闊葉樹基部附近或草叢中。產於加格達奇、新林等地。

分布地區

廣泛分布於黑龍江、吉林、河北、山西、江蘇、湖南、福建、台灣、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新疆、西藏地區。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經濟用途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可食用,但也有人食後中毒。尤其與酒或啤酒同食均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現為精神不安,心跳加快、耳鳴、發冷、肢麻木、臉色蒼白等。最初常出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其毒素被認為是胍啶(quanidine),也有認為起作用的是四乙基硫代尿咪(disulfiram)樣毒素。有記載含有鬼傘素(coprine)引起反應。據記載此種還有腐胺(putrescine)。此菌可藥用,助消化、祛痰、解毒、消腫。子實體煮熟後烘乾,研成細末和醋成糊狀敷用,治無名腫毒和其他瘡疽。試驗抗,對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高達100%。墨汁鬼傘有時出現在培栽草菇的堆物上,爭奪營養,甚至抑制草菇菌絲生長。

化學成分

墨汁鬼傘含異戊胺苯乙胺腺嘌呤、6-氧嘌呤、尿狗酸、咪唑乙酸、咪唑丙酸、咪唑乙醇、組氨酸、精氨酸、膽鹼,胍、甜菜鹼、屍胺等。
又含色氨酸、色胺、核黃素(210國際單位)。

毒性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症狀包括有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會出現。墨汁鬼傘有著鬼傘素,會阻礙乙醛脫氫酶的運作,使乙醛積聚在體內。乙醛乙醇的代謝物,是造成宿醉大部份症狀的物質。雖然有不適的症狀,但卻從未有致命的情況出現。這些症狀在吃了墨汁鬼傘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會出現。

製法

煮熟後烘乾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性味歸經

甘,寒。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功能主治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益腸胃,化痰理氣,解毒,消腫。經常食用可以助消化,祛痰,並治無名腫毒和其它瘡癰。

用法用量

研成細末和醋調糊狀敷用。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注意

飲酒時食用可能引起中毒

墨汁鬼傘墨汁鬼傘

備註

此菌不可新鮮時日曬,否則整個子實體將潮解成墨汁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