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與言詮

境界與言詮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作 者:吳學國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3-9-1
版 次:1
頁 數:424
字 數:283000
印刷時間:2003-9-1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08046443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當代中國哲學叢書》中的一種,對西方哲學中的語言存在論和佛教中的唯識宗理論進行系統的比較研究。具體闡述了語言與自我、名言與物器、境與相等問題、並詳盡地分析了唯識宗的主要理論:“阿賴耶識”、“種子說”、“四分說”等。是一本全面、深入了解佛教理論、用現代哲學對之進行詮釋的學術專著。

圖書目錄

總序
引言
緒論 從中國佛教史看詮釋學與佛學之關係
第一章 心論(上):語言與“自我”
第一節 印度哲學:自我與世界之源始統一及其破解
第二節 自我理解之建立:經部學
第三節 唯識:自我向語言層面的消解
第二章 心論(下):名言與器物
第一節 印度的語言思想:語言與世界的源始統一及其喪失
第二節 唯識學:語言的存有論意義之重新獲得
第三章 境論(上):境與相
第一節 存有概念之演變
第二節 法相論:唯識的存有概念
第四章 境論(下):境與聲
第一節 陳那的阿波哈說和語境理論
第二節 法稱思想向語用論立場的轉移
第五章 性論:本體與語言
第一節 冥性與覺性:唯識的本體概念之構成
第二節 法性論:佛教的究極存在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