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公國

塞爾維亞公國

塞爾維亞公國,位於巴爾幹半島中北部。塞爾維亞人是斯拉夫民族的一支,信奉東正教。1459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下塞爾維亞最後一個城堡——斯梅德雷沃,從此併入奧斯曼帝國。1878年柏林會議,塞爾維亞公國獨立獲得國際承認。1882年宣布為塞爾維亞王國。1918年12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王國。1929年,改名“南斯拉夫王國”。

基本信息

歷史

貝爾格勒貝爾格勒

儘管受到了奧斯曼帝國當局及其殘忍的壓迫和復仇(在革命期間尤其明顯),最初的革命領導人卡拉喬爾傑(Karađorđe)和後來的米洛斯·奧布雷諾維奇(Miloš Obrenović)依然完成了他們的目的——在經過土耳其人幾個世紀的統治之後解放了塞爾維亞。土耳其人在1830年的Hatt-i Sharif憲章中承認了這個國家,米洛斯成為了塞爾維亞公國世襲的王爵。

最初,塞爾維亞公國的領土只有原先的貝爾格勒地區,但在1831年至1833年期間,公國向東、南、西方向均有擴張。1867年,奧斯曼土耳其的軍隊撤出了塞爾維亞公國,確保了其事實上的獨立。1869年出台了新的憲法,這部憲法將塞爾維亞定義為一個獨立國家。1878年柏林會議後,塞爾維亞獲得廣泛的國際承認,領土也向東南方向擴大了。塞爾維亞公國一直持續到1882年成立塞爾維亞王國。

統治者

貝爾格勒貝爾格勒

除了一段時間的卡拉格奧爾基維奇王朝(Karađorđević dynasty)以外,塞爾維亞公國大部分時間都在奧布雷諾維奇王朝(Obrenović dynasty)的統治下:

奧布雷諾維奇王朝(Obrenović dynasty)

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一世(Miloš Obrenović) (1815-1839)

米蘭·奧布雷諾維奇二世(Milan Obrenović)(1839):執政26天后薨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Mihailo Obrenović) (1839-1842)

卡拉格奧爾基維奇王朝(Karađorđević dynasty)
亞歷山大·卡拉格奧爾基維奇(Aleksandar Karađorđević)

奧布雷諾維奇王朝(Obrenović dynasty)

米洛什·奧布雷諾維奇一世(Miloš Obrenović) (1858-1860):第二次執政

米哈伊洛·奧布雷諾維奇三世(Mihailo Obrenović) (1860-1868):第二次執政

米蘭·奧布雷諾維奇四世(Milan Obrenović) (1868-188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