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國

報國,為國家效力盡忠。

詞目

報國

解釋

為國家效力盡忠:以身~ㄧ精忠~。

意義

在我國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許多盡力效忠忠君報國的人,他們關心百姓疾苦,關心國計民生,為國家做了許多好事,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諸葛亮後出師表》中所表現出來的“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精神,就歷來被人們所讚頌。

詩例

著名詩人、學者和文學家阿袁(即陳忠遠)先生五律《蘇仙嶺i屈將室吊張學良將軍》詩云:“煙雨蒼茫里,高天雁不群。月憐山澗水,風繞嶺頭雲。武穆興師恨,文山報國勛。可堪觀彈洞,揮涕思紛紛。””(按:屈將室蔣介石當年囚禁張學良處。室前以大樹多彈洞,蓋張無聊與怨憤而舉槍射擊焉。又,思,去聲。)

文例

宋史·岳飛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高攀龍 《答袁節寰(袁可立)中丞書》之二:“弟腐儒一,無以報國。近風波生於講會,鄒馮二老行,弟亦從此去矣。 ”

辨析

報國,指報效國家或報答國家。與“忠君”或“效忠”是兩種涵義,後者帶有封建色彩,不宜混為一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