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後已

死而後已

死而後已,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出處《論語·泰伯》。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生。意為不辭辛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到死為止。

基本信息

解釋

死而後已
(sǐ ér hòu yǐ)
已:停止
全詞解釋:到死之後(承擔的責任)才停止,形容為了完成一種責任、使命或任務而奮鬥終生。

出處

論語·泰伯》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死而後已。”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生。意為不辭辛苦地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到死為止。 【成語解釋】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分句;指奮鬥終生
【近義成語】鞠躬盡瘁、摩頂放踵
【相反成語】虛度年華
【成語】鞠躬盡瘁
【成語英文】untilone'sdyingday<totheendofone'sday;donotgiveupuntildeath>
【成語例句】
◎我馬上就去幫助王良智去,您不知道,今天一大早,我牙都沒刷就去幫助車鋸上的軸,石隊長了解我,為了工作,我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組織上去了解我吧,為了爭取當個光榮的共產黨員,我要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貢獻給黨。
◎劉老師倒在工作崗位上,真正是為農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示例

臣披肝瀝膽,尚不能補報皇上之恩。今奉詔命,敢不竭力盡忠,~。(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
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精力,真是~。( 毛澤東:《紀念孫中山先生》)
唐·元稹《代李中丞謝官表》:“如或綸言既降,丹慊莫從,則當破柱求奸,碎首請事。死而後已,義不苟然。”
楊振寧《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外文翻譯

英文:
sparenoeffortintheperformanceofone'sduty;untilone'sdyingday;totheendofone'sdays.
例句
他希望他總會象那樣,而且“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Hehopeshewillalwaysbelikethatand"dieinharness".
在我看法心血來潮,我較贊成死而後已一種觀點。
Afterathoroughconsideration,formypart,Iaminfavorofthelatterviewthat.
你把我呼號的確前(死而後已)綴抄錯了。
Youmiscopymyprefix(suffix)thisis.
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Whetherinfrontoftheminefieldortheabyss,Iwillgoahead,noturningback,sparednoeffortsindying.
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Heworkedheartandsoulforthetransformationofchina,devotinghiswholelifetothecause;ofhimitcanbejustly.
為了我們的今天,他們奮起反抗、死而後已,從康科德到蓋茨堡,再從諾曼第到濟山。
Forus,theyfoughtanddied,inplaceslikeconcordandgettysburg;normandyandkhesahn.
一切共產黨員,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應該學魯迅的榜樣,做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Allcommunists,allrevolutionaries,allrevolutionaryliteraryandartworkersshouldlearnfromtheexampleofluhsunandbe"oxen"fortheproletariatandthemasses,bendingtheirbackstothetaskuntiltheirdyingday.
明知別人將繼續我未竟的事業,可我倒願意工作不息,死而後已,同時想到凡是可能做到的事我都已做了而心滿意足。
Ishouldwishtodiewhilestillatwork,knowingthatotherswillcarryonwhatIcannolongerdo,andcontentinthethoughtthatwhatwaspossiblehasbeendone.
並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結合當下的有關觀點進行了論辯,更加體現了1個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的胸襟與氣度。
Andwaslong-lived"doesonesbest,afterdiesbutalready"thespirit,theunionimmediatelyrelatedviewpointhascarriedontheargument,evenmorehasmanifestedlegitimatethinkersmindandthebearingwhichadvocatedtheconfucianistloyaltyandpatriotismmorals.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死後,昏庸無能的阿斗繼位,他只知享樂,把國內的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處理。諸葛亮一面聯吳伐魏,南征孟獲,積極準備兩次北伐,在最後一次北伐前夕給阿斗寫《後出師表》表示自己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