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爾霍夫,G.R.

基爾霍夫,G.R.

德國物理學家。1824年3月12日生於普魯士的柯尼斯堡,1887年10月17日在柏林逝世。1847年於柯尼斯堡大學畢業後去柏林大學任教。1854年任海德堡大學教授。從1875年起主持柏林大學數學物理教研室工作。基爾霍夫的科學著作涉及光學、電動力學及力學等方面。1847年他解決了分支電路內電流的分配問題(見基爾霍夫定律)。他的著作還涉及對電容器放電和電流感應問題的研究。在力學方面,他主要研究彈性體的變形、平衡、運動及液體流動等問題。他的《數學物理講義》(1874~1894)對理論物理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

基爾霍夫,G.R.

正文

基爾霍夫,G.R.德國物理學家。1824年 3月12日生於普魯士的柯尼斯堡,1887年10月17日在柏林逝世。1847年於柯尼斯堡大學畢業後去柏林大學任教。1854年任海德堡大學教授。從1875年起主持柏林大學數學物理教研室工作。基爾霍夫的科學著作涉及光學、電動力學及力學等方面。1847年他解決了分支電路內電流的分配問題(見基爾霍夫定律)。他的著作還涉及對電容器放電和電流感應問題的研究。在力學方面,他主要研究彈性體的變形、平衡、運動及液體流動等問題。他的《數學物理講義》(1874~1894)對理論物理的發展起過重大作用。
1854年基爾霍夫與化學家R.W.E.本生開始研究處於金屬鹽蒸氣中的火焰的光譜,從而為光譜分析奠定了基礎,並創立了光譜化學分析法和發現了銫(1860)、銣(1861)兩種元素。1859年基爾霍夫提出了熱輻射定律,並將絕對黑體的概念引入物理學。1860年,基爾霍夫發現光譜轉換定則,第一次正確地解釋了太陽光譜中的黑帶,並提出了關於太陽大氣化學成分的假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