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布茲

基布茲

基布茲(希伯來語:קיבוץ、קִבּוּץ‎,即為“聚集”之意,英語:Kibbutz、複數kibbutzim)是以色列的一種集體社區,過去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現在也從事工業和高科技產業。基布茲的目標是混合共產主義和錫安主義的思想建立烏托邦社區,社區裡的人沒有私有財產,工作有沒有工資,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都是免費的。2013年以色列有274個基布茲,工業產值約120億美元,占全國的9%,農業產值75億美元,占全國的40%。雖然其它國家也有公社企業,但沒有任何國家讓自願的集體社區承擔如此獨立的自治權。

基本信息

簡介

基布茲基布茲
基布茲(kibbutz)是希伯來語“集聚”、“團結”、“集體定居點”的音譯,它指的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農業公社或集體農莊,它既是一種農業經濟實體,也是一種民眾性的社會自治組織。從定義上來說,一個基布茲是:“一個志願組合的集體社區,主要務農,在那裡沒有私人財產,它對它的成員及其家庭的一切需要負責。”
以色列全國各地,從北部的戈蘭高地到南邊的紅海,大約有120,500人生活在269個基布茲中。成員人數從少數幾個不足100人到許多基布茲超過1000人不等,多數則有成員數百人。多數基布茲的布局相似,具備位於中心的諸如餐廳、禮堂、辦公室和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周圍是成員的住宅和花園,在這些以外是體育和教育設施,周邊則是工業大樓和農田。雖然每個基布茲在社會上和經濟上都是個自治單位,但是許多全國性的聯合會向它們提供活動的協調以及某些服務。

歷史

基布茲的生活用品基布茲的早期拓荒者所使用生活用品

1909年底至1910年初,第一個基布茲——德加尼亞基布茲在約旦河谷南端金納雷特(Kinneret)湖畔的德加尼亞(Degania)地區建立起來。這個基布茲最初只有7名成員,他們集體勞動、集體生活、集體擁有並且保衛自己的財產和安全。

到1947年以色列建國前夕,基布茲的數量已增至145個。

以色列建國後,基布茲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到20世紀末,以色列的基布茲總數約300多個。

截至2010年,以色列有270個基布茲,小的基布茲約200人左右,大的則有2000人,大多數基布茲的規模則在400人至600人之間。基布茲成員占以色列總人口的2.4%,共12萬多人。工業產值約80億美元,占全國的9%,農業產值17億美元,占全國的40%。

特徵

按需分配

基布茲基布茲住宅
“基布茲”的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所有生產資料、勞動產品和個人收入均歸集體所有。除分配給個人的生活必需品外,基布茲成員不擁有任何私人財產。

“基布茲”的住房、汽車、學校、圖書等等屬於“基布茲”的每一個人。如何分配年度利潤,也由大家一起商定。社員平常的開支,包括吃飯、穿衣、看病保健、教育、旅遊乃至聽音樂會、看電影等全部免費,並由集體統一分配。

在“基布茲”的食品店、服裝店,每個成員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表格,需要什麼只管拿,簽個字就行,所以說“基布茲”內部沒有金錢往來,成員不領取任何報酬或工資。但一般“基布茲”都為每個社員設有一個外購用的帳戶,如果所需東西在“基布茲”內部實在買不到,則可以從帳戶上取些錢到外地購買。

衣食住行

基布茲實行個人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制。在基布茲內,沒有商品,也沒有貨幣。基布茲成員所需要的一切,從住房、衛生、教育和食物,都由基布茲負擔。他們在公共食堂就餐。

基布茲基布茲食堂
吃:“基布茲”成員家裡一般沒有廚房,大家都在集體食堂就餐。一般採取自助餐的方式,各人自己挑選食物,然後端到桌上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吃。食堂里除專職炊事員外,全體成員都要輪流到食堂幫工。

穿:早先服裝完全屬於集體,一個成員這星期穿的衣褲,換洗後下星期可能就輪到另一個人穿。現在生產發展了,條件改善了,人們可到“基布茲”商店自行挑選服裝。為滿足成員對樣式、顏色的要求,“基布茲”還到外面去購買服裝,“基布茲”設有統—的洗衣房。從襪子到毛毯全部免費洗、補、熨、燙。

:成員住房由“基布茲”統一提供。每戶都有一套舒適的住房,包括客廳、臥室、衛生間等。房裡的一切,從燈泡到電視機、家具等等,一切全由“基布茲”提供。但家庭的布置並非一模一樣,人們可在費用差不多的前提下,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物品的樣式和顏色。

:“基布茲”購有自己的大小轎車。因公或節假日用車免費,因私用車,需繳汽油錢。“基布茲”可說是個設施齊全的小社會,其成員一般不出“基布茲”就可滿足一切生活的基本需要。

基布茲的服務設施,包括招待所、游泳池、健身房、博物館、中國小校、醫院、食堂、猶太會堂、服裝店、超級市場、洗衣房、工廠、倉庫、工具房、電工房、養雞場等等。

民主決策

權利平等,民主管理。基布茲成員在政治經濟方面的權利一律平等,人人在生活用品的享用、選舉、教育、娛樂、休假等方面都享有同等資格。

勞動

基布茲基布茲

在基布茲,勞動者各盡所能,禁止剝削。凡是有勞動能力的成員都必須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無勞動能力者則由基布茲提供生活保障。基布茲既沒有僱傭勞動,也不允許其成員受僱於人。

基布茲人把生產勞動視為創造財富、保持集體凝聚的巨大力量,所有有勞動能力的男女成員都積極而熱情地參加集體勞動。勞動光榮是人們的基本理念。即便是國家議員和政府要員,只要他是基布茲成員,每年必須回來參加勞動一段時間。

基布茲成員一年中大體上只乾半年活,其餘時間則可以自由選擇學習、娛樂或外出旅遊。基布茲對各種工作實行輪換制度,因為這既可以克服勞苦不均現象,又可以避免枯燥感。輪換期有長有短,一般是一年輪換一次。但從事較高技術含量工作的人則相對穩定一些,他們往往只是象徵性地輪換一段其他工作後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專業崗位。

教育

基布茲兒童基布茲兒童

基布茲人的子女從小就過集體生活。嬰兒出生後交育嬰園,一年後轉入託兒所。孩子在4—5歲時進入幼稚園,7歲上國小,13歲之後進入少年之家,18歲中學畢業後服完兩年兵役,方可申請加入基布茲。

基布茲人由於長期過集體生活,集體觀念、平等意識極強,而血緣觀念、家庭觀念則較為淡漠。不了解這裡兒童集體住宿生活的外國人,常常對此感到困惑,認為它缺乏母子親情。但實際上,每天下午4點左右,“基布茲”的孩子們回到父母身邊,與家人一起呆到睡覺時間,然後由父母把他送回集體宿舍,在那兒給他唱童謠和催眠曲,並讓孩子喝上一杯奶,然後在晚安聲中吻別。幼稚園由專人負責看護孩子。

“基布茲”這樣做有兩個優點:第一,不讓孩子問題影響父母的日常勞動和娛樂活動。同時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觀念;第二,由於每天孩子與父母只團聚幾個小時,使這幾個小時具有了更高的“質量”。各家視這幾個小時的團聚為一種“活動”,都精心安排。其間,孩子往往表現得很乖,父母也總是極力滿足孩子的要求,把全部身心都集中到孩子身上。

基本組織

“基布茲”有三個主要組織:

統一基布茲運動

是最大的全國性聯合會,政治上與工黨相一致,按照它的希伯萊語首字母縮略詞被稱為塔卡姆,大約60%的基布茲都附屬於它。

全國基布茲運動

32%左右的基布茲屬於這個組織,政治上接近左翼聯盟。

基布茲宗教

也稱宗教基布茲:6%的基布茲附屬於它,政治上與右翼相一致。

其他

有兩個全國性的極端正統的基布茲屬於從生到人的正統運動,屬於無黨派“基布茲”。這些組織在1963年組成了一個聯合體,對於政府,它代表“基布茲”運動處理政治和金融問題;對“基布茲”本身,它具體指導農業、工業和服務性行業,制定文教計畫,並研究“基布茲”內的各種社會問題。)

管理模式

基布茲實行全體成員民主管理制度。

入選條件

基布茲基布茲

凡年滿18歲並服滿兩年以上兵役者可申請加入基布茲。申請者要經過一年的考察後方能成為正式成員。凡表現不好、屢教不改的基布茲成員,全體成員大會可以決定將其開除出去。

機構領導

每個基布茲的最高行政領導是秘書長。秘書長下設幾個專門委員會,如教育委員會、生產計畫委員會、財務委員會、住房委員會、衛生委員會等。各委員會主任與秘書長一起組成基布茲的執行機構——秘書處,負責處理基布茲的日常事務。

秘書長和各委員會主任都由基布茲全體成員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2年至3年,專職專任。各委員會的委員則由不脫離生產勞動的基布茲成員輪流兼職擔任。有關基布茲的各種重大問題均由全體成員大會討論決定。基布茲每周六召開全體成員大會,討論並通過基布茲的預算和生產計畫,批准接納新成員,對管理者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等等。

直至21世紀初,工黨和統一工人黨仍然掌握著基布茲,其中工黨掌握著約2/3,統一工人黨掌握著約1/3。在軍事方面,每個基布茲都是一個準軍事組織,基布茲成員都有武器,他們平時生產,戰時打仗。

Netafim是以色列最好最富裕的基布茲。Netafim是全球最大的滴灌(一種節水灌溉技術)設備生產商,它可以帶來良好的經濟回報。而基布茲公社擁有Netafim過半的股份。

全體成員大會

基布茲圖書館基布茲圖書館

“基布茲”內部實行民主管理,全體成員共同參與。每周都要召開一次全體成員大會。“基布茲”的日常事務由全體大會選出的管理委員會負責。遇到問題先由專門委員會進行初步表決,然後將討論決定交成員代表大會最終表決。

在大一點的“基布茲”里,全體大會一般在大禮堂舉行,台上設有發言台,安有麥克風。小一點的“基布茲”就在食堂舉行,晚飯後把餐桌擦乾淨,就地舉行全體大會。多年的實踐,在“基布茲”形成了系統的辯論、投票和動議程式。在決定所謂原則性問題時,簡單多數票還不夠,必須有2/3的票才行。但是由於“基布茲”的許多人思想相對比較激進,人們對許多問題容易“上綱上線”,與復國主義宗旨、赫茨爾思想、戈爾登傳統和平均主義等等扯上關聯。於是,在“基布茲”原則問題往往很多很多,一辯論就是大半個晚上,第二天大家還要一大早就上工。

退出

是否進入基布茲,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外面的人可以選擇加入,裡面的人可以選擇退出。退出基布茲,會得到一些經濟上的補償,相當於退休金

影響

在以色列,基布茲的耕地面積為全國耕地的35%,其農業產值卻占全國總產值的40%,以色列全國50%的小麥、55.4%的牛肉和80.4%的棉花產自“基布茲”。它的工業產值也占全國的7%。雖然生活在“基布茲”里的人口只占全國人口的2.4%。但凡是介紹以色列的書籍,或是到過以色列的人,莫不給予“基布茲”特別的關注,這是因為:

基布茲基布茲

1、以色列許多精英人物都來自“基布茲”。

自1948年建國至今共有8位總理,其中4位來自“基布茲”。他們是本·古里安、摩西·夏里特、萊維·艾希科爾果爾達·梅厄。以色列精英人物中有相當多的人要么生活在“基布茲”,要么在那裡出生。在工黨執政的29年中,其內閣成員的1/3都來自“基布茲”。

以色列國防軍中,許多高級將領原本也是“基布茲”成員,如曾任國防軍總參謀長和國防部長的摩西·達揚,就出生在以色列第一個“基布茲”(“克武查”)。

在1967年的“6·5”戰爭中,以色列30%的空軍駕駛員和近1/4的陸軍軍官是“基布茲”成員。在這場戰爭中,以軍陣亡778人,其中200人也都來自“基布茲”。

2、以色列的復國主義運動源於這裡,並在這裡成長。

“基布茲”創建人都是堅定的猶太復國主義者。早在20世紀初,從東歐就移居到巴勒斯坦的猶太人,他們的思想受本世紀初俄國激進社會主義革命思潮的影響,尤其是“烏托邦”集體農莊思想的強烈影響,他們到巴勒斯坦不僅要建設一個新的政治實體(如赫茨爾)和新的文化中心(像本·耶胡達),而且還要建設一個新的社會體制,即不僅要創造一個現代國家,而且要創造一個基於平等和勞動兩種思想之上的新型社會。勞動思想在這裡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這批“烏托邦”理想社會理論的基本點,同時也是現實的必需。

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就是A·D戈爾登(Gordon)。戈爾登認為,唯有通過在以色列土地上身體力行地勞動,才能治癒和淨化猶太人回歸祖國的心靈。他把這種勞動稱為“希伯來勞動”。

3、猶太復國主義吸引著無數猶太精英回歸巴勒斯坦,經過近百年的奮鬥,“基布茲”為以色列的經濟建設,特別是農業和環境建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發展問題

產業轉移

基布茲基布茲

隨著時代發展,“基布茲”從事的農業生產利潤越來越少,於是轉而發展工業,這是早期“基布茲”運動無法想像的事情。人們愈來愈認識到,未來的經濟不能僅靠蘋果園、養雞場、養牛場和糧食作物等,還要發展工業。

到20世紀末,幾乎每個基布茲都有自己的工廠,從時裝、食品、家具到電子設備、農業機械和灌溉設備以及計算機、機器人等高科技產品都有生產。其中相當一部分還用於出口。為了增強工業品的生產能力和競爭能力,一些地區的基布茲走上了聯合的道路,建立起了較大規模的區域性聯合企業。這一變化在“基布茲”內部曾引起一場“在工廠按電鈕,還是用雙手在土地上勞動”的大爭論。但經濟的壓力迫使許多“基布茲”不得不把越來越多的社員安排到工業建設上。

經濟變革

許多“基布茲”正在討論是否引入工資的觀念。一些人擔心,為適應環境變化所作的這些調整,將使“基布茲”危險地背離最初的原則。但其他人則認為這種妥協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是“基布茲”生存的關鍵所在。

人口減少

經濟變革是“基布茲”面臨的一個問題,但“基布茲”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基布茲”人口的減少,即青年一代的認同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外界交往的頻繁,在富庶和繁榮中長大的“基布茲”年輕一代,受社會享樂思想影響,希望自己有小汽車,有更多的錢到國外旅遊,對“基布茲”狹小的天地感到不滿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興趣和渴望,有部分年輕人在服兵役或到高等學府深造後,不回到土生土長的“基布茲”,而是到大城市去工作,這一現象無疑將影響到“基布茲”的未來。

旅遊發展

21世紀初,“基布茲”還大力發展旅遊業,建立了許多旅遊景點,並提供一流的飯店服務。

“基布茲”像一個謎吸引著無數的觀光者,每年還有許多志願者利用暑假到這裡來打短工。這些志願者多不是以色列人,而是歐洲青年。他們來“基布茲”一方面是出於好奇,另一方面據說也是因為這時正值水果成熟,能夠吃到大量新鮮水果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