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文航海

地文航海,是根據地上物標確定船位和引航的套用學科,是航海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包括航跡推算和陸標定位、航線設計、航行方法等。航跡推算是從已知地理位置,根據航向、航程和估計的風、流影響來推算船位;陸標定位是直接觀測陸標來確定船位。

簡介

利用陸標測定艦位,引導艦艇從一地航行到另一地的航海理論和方法。航海學的組成部分。早期航海主要是解決陸標定位和航跡推算問題。到18世紀,當天文航海發展成為航海學的一個分支時,航海學其餘部分就相對地稱為地文航海。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無線電導航技術慣性導航技術水聲導航技術衛星導航技術的發展,電子導航又從地文航海中劃分出來成為航海學的另一分支。現代的地文航海主要包括:航線設計,航跡推算與陸標定位,航行方法等三個基本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此外,還包括航海基礎知識,航海圖書使用,航海誤差理論,艦艇運動性能和航海儀器修正量的測定方法,以及海洋氣象、海洋水文等外界因素對艦艇航行的影響等。

航線設計 是制定航海計畫的核心內容。選擇航線,通常依據航行任務和航行海區的地理、氣象、水文情況,以及艦艇的航海性能、導航設備和艦員的經驗與水平等因素進行。航線確定後,再制定具體實施的航海計畫。

航跡推算和陸標定位 保證安全航行的前提條件。航跡推算,是根據羅經指示的航向和計程儀測定的航程,並計算風、流等影響,從已知起算點推算出航跡和艦位。陸標定位,是利用航海儀器觀測外界已知物標位置確定艦位,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測定艦位方法,包括:方位定位、距離定位、水平角定位、移線定位和聯合定位(如方位距離定位、方位水平角定位等)。航海人員需隨時知道本艦的艦位,以保證航行安全。軍事上要求高精度艦位時,要運用艦位誤差理論,對確定的艦位加以精度評定與分析(見艦位測定)。

航行方法 簡稱航法。是引導艦艇在水面和水下行駛的方法。主要有沿岸、近海、遠洋航行方法,及在複雜海區、氣象和水文條件下的航行方法。15~17世紀,航海家們總結出八大航法,即平面航法、流中航法、折航法、等緯航法、中分緯度航法、墨卡托航法、大圓航法和混合航法。在實際航行中,還須側重研究狹水道航行、內河航行、冰區和極區航行、霧中航行、風暴區航行等航行方法。除使用基本航法外,還要根據特殊情況採用特殊方法與手段才能保證艦艇航行安全(見艦艇航行)。

電航海(見船舶無線電導航)從地文航海中分出來成為航海學的另一分支。地文航海還包括航海基礎知識、航法、海圖航海圖書、羅經和其他航海儀器航標航海氣象和水文、海上安全措施等內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