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山鎮

圭山鎮

圭山鎮圭山鎮位於石林縣城東南部,距縣城38千米。圭山鎮轄海邑、畝竹箐、小板田、紅路口、水補衣、矣維哨、法塊、普拉河、和合、小圭山、尾乍黑、當甸、糯黑、額沖衣14個村民委員會,53個自然村。圭山鎮是石林縣典型的山區民族農業大鎮。圭山鎮總面積370.36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40876.1畝,森林覆蓋率為62.4%,草地及宜林荒山5518.5畝。為黨參、當歸、天麻等藥材及雞縱、牛乾菌、松茸、谷熟菌等野生菌類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境內最高海拔2601.4米,年平均氣溫13.2℃,年降雨量為900─1000毫米。鎮內主產玉米、馬鈴薯、烤菸、水稻、小麥、大麥、油菜等農作物。煤、鐵、鉛、鋅、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花崗岩、青石等石材五彩斑斕。

基本信息

歷史探尋

圭山是滇東佛教名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革命歷史文化聖地之一,解放戰爭年代,“邊縱”司令朱家璧曾帶領邊縱小分隊在圭山鎮圭山、糯斗一帶開展清匪反霸的游擊戰爭,為雲南的全面解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現圭山上埋有革命先輩朱家璧的部分骨灰,並設有革命歷史紀念碑,創作於這個時期的《圭山游擊隊歌》已家喻戶曉,為發展“紅色旅遊”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圭山鎮糯黑村有保存完整的石砌房屋及古老的民間傳統,被稱為石林的石頭寨和民間文化的活化石。

概述

圭山鎮農家樂
圭山鎮位於石林縣城東南部,距縣城38千米。全鎮轄海邑、畝竹箐、小板田、紅路口、水補衣、矣維哨、法塊、普拉河、和合、小圭山、尾乍黑、當甸、糯黑、額沖衣14個村民委員會,53個自然村。圭山鎮是石林縣典型的山區民族農業大鎮。全鎮總面積370.36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積40876.1畝,森林覆蓋率為62.4%,草地及宜林荒山5518.5畝。為黨參、當歸、天麻等藥材及雞縱、牛乾菌、松茸、谷熟菌等野生菌類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境內最高海拔2601.4米,年平均氣溫13.2℃,年降雨量為900─1000毫米。鎮內主產玉米、馬鈴薯、烤菸、水稻、小麥、大麥、油菜等農作物。煤、鐵、鉛、鋅、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花崗岩、青石等石材五彩斑斕……雲霧飄渺,芳香醇美的苦蕎酒,十里飄香的百合花將讓人留戀往返。

圭山鎮以養殖、種植、釀酒和烤菸為主要產業!百合基地已經見效、海邑酒已經遠近聞名,並且獲得專利圭山山羊和肉豬的養殖使得一部分圭山人民受益,養殖、種植、釀酒烤菸產業逐漸規範!圭山鎮的圭山山羊和海邑酒已經小有盛名!以純正和血統和良好的口感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多年來,圭山鎮以海邑村委會為集市,每到星期天這裡就成了人的海洋,各式各樣的物品,農產品交易便利,一定程度促進了圭山鎮的發展。

基礎設施

圭山鎮馬路
基礎設施建設與時俱進,為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截止2006年底,圭山鎮水利工程完成17件,其中煙水工程1件,人畜飲水工程5件,小型水利工程11件,解決了鎮內的人畜飲水困難問題,改善了1200餘畝旱地的灌溉條件。矣維哨至圭山森林公園的道路硬化全面竣工。圭山鎮建成衛生所3所、黨員活動室12間。農村能源替代工程穩步推進,已建成沼氣池230口,節能改灶280口。“村村通”工程輻射圭山鎮,鎮內現有電話用戶達1966戶,已開通了雲南移動網站、聯通網站和小靈通網站,縮短了時空的距離,暢通了人民民眾與外界的聯繫渠道。

圭山鎮經濟持續、健康、穩步發展,2006年圭山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565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22055萬元,農業總產值為13601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60907.3萬元。烤菸收購207萬千克,均價達11.35元,產值達2349.45萬元;糧食總產量1560.36萬千克,產值達2616.23萬元;畜牧業產值4858.9萬元;水果產量2417.4噸;蔬菜產量7545.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608元。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發展闊步前行。

基層組織

圭山鎮設有黨委1個,黨總支1個,直屬黨支部3個,村民委員會黨支部13個,黨員919名,其中,女黨員158名,少數民族黨員534名;設團委1個,團總支15,團支部53個,團員共1165人;設婦聯1個,婦女之家15個;設工會1個,會員94名。

農村經濟

2006年,圭山鎮工農業總產值35656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22055萬元,農業總產值13601萬元,完成農村經濟總收入60907.3萬元;烤菸收購207萬千克,均價11.35元,產值2349.45萬元;糧食總產量1560.36萬千克,產值2616.23萬元;畜牧業產值4858.9萬元;水果產量2417.4噸;蔬菜產量7545.6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608元。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經濟發展闊步前行。

2006年圭山鎮黨委、政府結合實際、一是充分鞏固烤菸支柱產業,人民民眾得到實惠。走“品種種純、數量種夠、質量種好、效益提高”發展路子,使支柱產業做好做強,讓支柱產業既能體現圭山鎮特色、又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在矣唯紹、海邑等村委會依靠科技,發展百合種植業、釀酒業和圭山山羊養殖;支持和規範好以海邑集貿市場的經濟發展,加強市場管理,有效帶動和輻射圭山鎮個體私營企業的蓬勃發展。

科教文衛

全面貫徹“教育興鎮”、“人才強鎮”教育方針,有1所中學、18個教學班,教職工110人;有教學點22個,在校學生2449人,中國小入學率達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日趨完善,有1所衛生院。建成藏書量12000冊的“農家書屋”,成為昆明市首批四個“農家書屋”試點之一。大力弘揚、傳承地方優秀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以“三月三”、“火把節”為契機,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文體活動,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

圭山鎮總人口24689人、7081戶,其中農業人口23408人,非農業人口1281人。鎮內哈尼布依拉祜佤族等多民族交錯分布,和諧共處,其中以彝族居多,占圭山鎮總人口的57%。全面落實計畫生育政策,多渠道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質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1‰。

資源環境

圭山鎮環境優美,氣候怡人,370.36平方千米的廣袤大地美麗富饒、林茂草豐。有耕地面積40876.1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75畝,80%的土壤為中性偏酸紅土壤。森林覆蓋率為62.4%,其中用材林50.3%,草地及宜林荒山5518.5畝。境內最高海拔2601.4米,最低海拔1236米。年平均氣溫13.2℃,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5.9℃,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為19.5℃,比縣城約低2℃。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主產玉米、馬鈴薯、烤菸、水稻、小麥、大麥、油菜等農作物,黨參當歸等藥材及牛乾菌松茸谷熟菌等野生菌類種類繁多,煤、鐵、鉛、鋅、硫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花崗岩、青石等石材分布較廣。
2006年新造林地636.8畝,育苗10餘畝,落實國家重點公益林5314畝旱冬瓜。重視綠色產業,並向“定單”農業方向發展,現已推廣翠珠甜豌豆5400畝,密本南瓜100畝;試種三七15畝;成功引種丹菠黑大豆50畝,畝產達140千克,總產7000千克;開展試種無公害反季節蔬菜生產技術推廣試點4個;推廣紅梨接種改良520畝,推廣甜柿栽培327.3畝。圭山鎮採取有力措施堅決取締非法煉焦、煉鋅,並進行荒山綠化,有效地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