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亞健康”

土壤“亞健康”

土壤“亞健康”是指由於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水土流失等,我國目前處於“亞健康”的土壤面積已經很大,而病態土壤則占到了約10%。目前小麥倒伏、病蟲害猖獗,或多或少都與土壤的健康狀況有關。很多地方長期化肥使用過量,對土壤已經造成了一定傷害,致使耕地質量低下,土壤處於“亞健康”狀態。

國情現狀

由於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水土流失等,我國目前處於“亞健康”的土壤面積已經很大,而病態土壤則占到了約10%,加強土壤保健已刻不容緩。
長期從事土壤保健研究的中國土壤保健促進會會長、陝西賽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周鋒說:“氮肥、磷肥等肥料的過量施用都會造成土壤內源污染,帶來土壤物理性質惡化,如土壤沙化、板結、土壤自我修復能力變差等,還會引發病蟲害增加,抑制農作物對有益營養元素的吸收。”

土壤“亞健康”土壤“亞健康”

土壤內源污染主要是由農民不合理耕種方式造成的,主要表現為用水方式不當、有機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土壤退化、耕作層變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這些不合理耕種方式造成的土壤污染約占土壤污染總量的90%。
針對土壤“亞健康”日益嚴重的問題,呂周鋒認為,中國亟須開展大規模的“土壤保健”活動,增強土壤的可持續利用。“在操作上,應以土、肥、水為基礎,對土壤進行包括有機物、有益微生物、營養元素等在內的全營養施肥,最佳化土壤結構。這既能為土壤提供保健技術和保健物質,最佳化土壤系統結構;也能提高土壤系統功能,為農作物的高產創造良好的條件。”

治病藥方

近幾年來,農民種地化肥用量越來越多,許多農民錯誤地認為土地不肥,作物產量不高都是因為化肥施用不夠。國家推行測土配方施肥以後,按需施肥的觀念已經漸漸被農民接受,但在施用化肥的同時,有機肥的利用也需要引起重視。
土壤中缺少某些元素,影響作物生長,通過化肥來補充平衡是很有必要的,就像人生病了,必須吃藥一樣,吃多吃少吃的不合適都不行,必須定時定量科學“吃藥”。同時,人生病了不但要吃藥,還需要進補,喝點雞湯什麼的,調理進補的效果雖然不如吃藥那么明顯,卻是長遠的、根本性的措施。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就像是喝雞湯進補一樣,能根本上提高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很多專家也提出,目前小麥倒伏、病蟲害猖獗,或多或少都與土壤的健康狀況有關。很多地方長期化肥使用過量,對土壤已經造成了一定傷害,致使耕地質量低下,土壤處於“亞健康”狀態。這時候,按需施化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亟需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提高耕地內在質量,增強抵禦病蟲害的能力。
化肥就好比生病吃藥,有機肥好比調理進補,兩者缺一不可,兩者的有效平衡是改變目前土壤“亞健康”狀態的有效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