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

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

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位於興國縣瀲江鎮文昌路,由南而北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四周均建有圍牆,院內建築面積1689.9平方米,占地面積為4903平方米,書院共分為五進,依次為磚木結構,牆上保存有“二戰時期戰爭勝利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白軍士兵是工農出身不要替軍閥殺工農”等12條蘇區標語。

簡介

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舊址--瀲江書院位於興國縣瀲江鎮文昌路,由南而北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四周均建有圍牆,院內建築面積1689.9平方米,占地面積為4903平方米,書院共分為五進,依次為磚木結構,硬山頂、魁星閣為純木結構,歇山頂,前有如意斗拱和沖天式紅石四柱三間牌坊,左右有土木結構房二棟,牆上保存有“二戰時期戰爭勝利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白軍士兵是工農出身不要替軍閥殺工農”等12條蘇區標語。

歷史事件

1929年4月,紅四軍黨代表毛澤東首次來到興國,住瀲江書院文昌宮。在這裡召開了興國縣黨團活動分子會議,傳達了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制訂了《興國縣土地法》和《興國縣革命委員會政綱》;指導成立了興國縣革命委員會。舉辦了陳奇涵、胡燦、肖華等48人參加的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毛澤東在訓練班上首先報告並詳細地講解了中國共產黨的十大政綱和《興國縣土地法》,訓練班辦了7天。通過辦訓練班,從思想上、組織上為革命培養了一批骨幹力量,為興國能夠成為土地鬥爭的先進區域和“創造第一等的工作”先進模範縣奠定了堅實基礎。
1941年,毛澤東在《興國土地法》的按語中指出《興國土地法》內容有一點重要的變更就是把“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和地主階級土地”。這是一個原則的改正,是我黨從實際出發探索正確的土地鬥爭路線、方針和政策,並付諸實施的歷史見證。195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將舊址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