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山村

團山村

雲南省建水縣境內團山村,村子不大。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村子背靠的山和面臨的壩子都綠意融融。團山村以張姓為主,全村240戶人家、877人中,張姓就有178戶、677人。在這個靜悄悄的小村子裡隱藏著一個頗具規模、歷經600年風雨仍保存完好的漢族民居,這在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實屬罕見。 麗江古城區金山白族鄉新團村委會團山村,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鄉10.00公里。國土面積1.59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24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2畝;有林地2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1戶,有鄉村人口186人,其中農業人口186人,勞動力11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1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93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和養殖為主。

基本信息

雲南省建水縣團山村

概況

團山村團山村
團山村團山村
團山村在雲南省建水縣境內,村子不大。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村子背靠的山和面臨的壩子都綠意融融。團山村以張姓為主,全村240戶人家、877人中,張姓就有178戶、677人。在這個靜悄悄的小村子裡隱藏著一個頗具規模、歷經600年風雨仍保存完好的漢族民居,這在少數民族邊遠地區實屬罕見。

居民特點

在街上一走,你就會發現,雲南的漢族無論在當地居住了多少代,總被人問及祖上從何而來,團山村也不例外。聽說早年團山村並不存在,直到明洪武年間,江西鄱陽縣一位名叫張福的商人,把生意做到了臨安(建水),看中了縣城外土地肥沃、風俗醇美的張寶石寨,於是在此安家,繁衍子孫,方成為巨族。
張福的到來一定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新的觀念,使他們紛紛走出家門,在外為官、經商、開礦,依靠不斷的創業實現資金的積累,最終修築了一個個殷實的宅院,怡然自得地構建出一個與世無爭的小城池。

地方特色

團山村如今保留有東、南、北三座寨門,其中一座名為"鎖翠樓",街道用大青石板鋪就,各戶人家氣宇軒昂的大門是主人財富與地位的象徵,斗拱飛檐高高挑起指向雲天。團山民居的布局和裝飾與江南民居有相似之處。所有建築一律坐西朝東,屋面為青瓦,白灰粉飾外牆,青磚作牆裙,每座房屋都以天井為核心,大門多在主體建築一側,通過形狀不一的過道,到達主體院落,有一進院、二進院、三進院,平面布局包攬了雲南傳統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馬轉角樓"等主要形式。
著名的張家農園是張氏後人張漢庭的私人住宅,為團山民居的主要代表,房屋建於清光緒31年,由一組一進院、一組二進院和花園祠堂組成。前院是花廳,院內鋪青石板、置花台、青石水缸和花木;中院為家眷生活起居的主房,後院是長輩生活起居的正房。花園祠堂在大門左邊,庭院寬敞,中間有水池,祠堂座落在十幾級台階的高台上,莊嚴典雅。如今祠堂的功能已變成了國小校的教室,祠堂的敞廊是孩子們課餘嬉戲的好地方,陳年的祠堂里洋溢著生氣。
團山民居各戶人家的宅院築得緊湊舒適,尤以梁棹窗欞間的精細木雕著稱。木雕中的人物形象、動物姿態、植物紋樣、幾何圖形,都根據各種形體採取不同的雕鑿方法,穿漏與浮雕相結合,面面俱到,技藝之高超,令人嘆為觀止。那份氣派,埋藏著主人家發財之後對"儒雅"的崇尚。
除木雕、磚雕、石雕外,彩繪書畫也是裝飾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詩詞楹聯遍布庭院板壁,其中一座樓的天花板上,就集中了100多幅彩繪書畫,足以顯示主人家書香世第的文化氣息。
這些詩詞楹聯大多是勸善說教之文:"大啟萬年新世界,恪遵百忍舊家聲","內言不出外言不入,周鏇中規折鏇中矩",字裡行間,蘊藏著一種從容的人生態度。鐘鳴鼎食的家族並不期望子孫碌碌無為地寄生。幾百年來,張家16世一直以"百忍"作為家訓,家風良好,子孫中好學上進的人很多。整個家族還以寬闊的胸襟造福於當地,捐資鋪設村街路面,營造寨門,修繕廟宇,開鑿大井解決飲源,以及建設"民安橋"等。
團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建築有21座,它們都已經被編了門牌號,成為無數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家園。團山村的後人們就在這令人羨慕的老宅內過著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年年迎候春燕的歸來,因為這些燕子也把它們的家築在了雕龍畫鳳的檐樑上。

麗江古城區金山白族鄉新團村委會團山村

村情概況

農田全景農田全景
山村隸屬於雲南麗江古城區金山白族鄉新團村委會,屬於壩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鄉10.00公里。國土面積1.59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年平均氣溫11℃,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作物。有耕地24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2畝;有林地2000畝。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1人。該自然村屬於絕對貧困村。

自然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8畝(其中:田210畝,地38畝),人均耕地1.32畝;擁有林地2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08畝;水面面積13畝,其中養殖面積10畝;荒山荒地120畝。

基礎設施

村道村道
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1戶通自來水,有8戶飲用井水。有51戶通電,不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4戶(分別占總數的92%和86%)。該村到鄉道路為水泥、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0輛,機車4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4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4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經濟概況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6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70萬元,占總收入的26%;畜牧業收入7.20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5頭,肉牛15頭);漁業收入0.60萬元,占總收入的1%;林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35.90萬元,占總收入的59%。農民人均純收入2093元,農民收入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9萬元。
特色產業
玉米地玉米地
相關資料顯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勞務輸出,種養業產品主要在麗江古城區銷售。2006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5%。該村已計畫發展母豬產業。

人口衛生與文化教育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51戶,共鄉村人口186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91人。其中農業人口186人,勞動力113人。該村以納西族漢族為主(是納西族、漢族混居地),其中納西族136人,漢族40人,其他民族1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86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50戶,占農戶總數的98%。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文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古城區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1.50公里,距離中學12.0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1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5人。
該村組建了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末建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

村務公開與基層組織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226個(勞均1.22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的方式公開,公開項目包括財務情況。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4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