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千金方

圖解千金方

《圖解千金方》是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0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思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解千金方 圖解千金方

《圖解千金方:中醫養生方劑大全》:《千金方》全稱《備急千金要方》,也稱《千金要方》,是“藥王”孫思邈的重要著作,也是我國最早的醫學百科全書。孫思邈崇信“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人道主義精神,故將此書冠以“千金”二字。全書共30卷,包括醫德、醫學教育、治則、診斷、處方用藥及婦、兒、五官、內、外、急救等各科諸病症,外加食療養生、房中、脈法、針灸等內容,總計232門,醫方4300首,被後人稱為“方書之祖”。書中許多科學易行的養生方法,時至今日仍在指導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心態要平衡;飲食應有節制;生活起居應有常等。“藥王”還在書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另外,《圖解千金方》對原著《千金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編輯創新,刪除原書中配藥繁雜的方劑,只保留實用易行的3175方,其中特選防治現代人胃病的多種方劑,力圖在保存《千金方》古典特色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挖掘其實用價值,使其成為現代人生活養生必備的居家典籍。願本書能夠成為您把握健康的金鑰匙,成為您真正的健康“千金”寶典。

圖書目錄

編者序:價值千金的中醫瑰寶13

卷一序例15

大醫習業第一16

大醫精誠第二16

治病略例第三18

診候第四20

處方第五22

用藥第六23

合和第七29

服餌第八34

藥藏第九35

卷二婦人方上37

求子第一38

妊娠惡阻第二39

養胎第三40

妊娠諸病第四45

產難第五49

子死腹中第六49

逆生第七50

胞胎不出第八51

下乳第九51

卷三婦人方中52

虛損第一53

虛煩第二55

中風第三56

心腹痛第四57

惡露第五59

下痢第六60

淋渴第七61

雜治第八62

卷四 婦人方下 65

補益第一66

月水不通第二68

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第三70

卷五少小嬰孺方71

序例第一72

初生出腹第二74

驚癇第三77

客忤第四82

傷寒第五83

咳嗽第六85

癖結脹滿第七86

癰疽瘰癧第八87

小兒雜病第九89

卷六七竅病91

目病第一92

鼻病第二95

口病第三96

舌病第四98

唇病第五98

齒病第六99

喉病第七100

耳病第八101

面病第九103

卷七風毒腳氣105

論風毒狀第一106

湯液第二110

諸散第三113

酒醴第四114

膏第五116

卷八諸風119

卷九傷寒方上132

卷十傷寒方下147

卷十一肝臟161

卷十二膽腑175

卷十三心臟188

卷十四小腸腑201

卷十五脾臟213

卷十六胃腑232

卷十七肺腑245

卷十八大腸腑261

卷十九腎臟278

卷二十膀胱腑293

卷二十一消渴淋閉尿血水腫306

卷二十二疔腫癰疽321

卷二十三痔漏336

卷二十四解毒並雜治349

卷二十五備急362

……

精彩書摘

診候第四

醫生治病時,應當先審察病的根源,診察病的關鍵與原理。如果五臟

沒有虛衰,六腑沒有窮竭,血脈沒有錯亂,精與神都沒有失散,那么病人

服藥後必定能活;如果病已生成,服藥後可治癒一半;如果病勢已很危險

,即使服藥也難以保全性命了。

診病的方法,應當在剛剛天亮時,因為此時陰氣還沒有發動,陽氣還

沒有散失,沒有進飲食,經脈還不亢盛,絡脈調和均勻,氣血沒有錯亂,

如果此時精細地審察病人的脈象,就能知道病狀的逆與順;不是這個時候

則不能取用,應深察三部九候後明白地告訴病人。古代善於行醫的高明醫

生能治理國家病患,中等的醫生能醫人,下等的醫生只能醫病。最高明的

醫生能醫治還沒有發生的病,中等的醫生能醫治正要萌發的病,而下等的

醫生只能醫治已經發生的病。醫者如果不多加注意用心思考,就會臨事混

亂,那么病人也就難以救治了。

什麼叫三部?指手脈的寸、關、尺。其中,上部為天,指肺;中部為

人,指脾;下部為地,指腎。什麼叫九候?人體上中下三部每一部各有天

地人三候,合為九候。上部的“天候”,指兩額動脈,即太陽穴主管頭角

部位的氣;上部的“地候”,指兩頰動脈,即地倉穴主管口齒部位的氣;

上部的“人候”,指耳前動脈,即耳門穴主管耳目部位的氣。中部的“天

候”,指手太陰肺經,屬肺氣;中部的“地候”,指手陽明大腸經,屬胸

中之氣;中部的“人候”,指手少陰心經,屬心氣。下部的“天候”,指

足厥陰肝經,屬肝氣;下部的“地候”,指足少陰腎經,屬腎氣;下部的

“人候”,指足太陰脾經,屬脾氣。以上合為九候。這裡的三部包含了以

下幾種含義:(1)髒部上中下部。(2)身體之上中下。(3)面部之上中下。

(4)手脈之寸關尺

那些形體亢盛、脈象細微,吸入的氣稀少而供應不足的病人,肯定會

死亡;形體瘦弱而脈象大、胸中多氣的人也會死亡。形體與氣息相合的病

人能夠存活,形體與氣息錯雜無緒不協調的人會生病,三部九候脈象都錯

亂的人會死亡。那些庸醫不能通曉三部九候及四季的規律,有的用錯了湯

藥,有的針灸不合乎法度,只死板地依照古方治病,這樣只能又增加了其

他疾病,最終導致病人死亡。想起這些民眾,真是悲哀啊!他們一半是冤

枉死的,這就是因為世上沒有良醫為他們解除痛苦。經書上說:“地、水

、火、風,和合而成人。”如果人的火氣不調,就會全身蒸熱;風氣不調

,就會全身僵直,所有的毛孔都閉塞;水氣不調,就會身體浮腫,氣滿喘

粗;土氣不調,則會四肢僵硬,說話時發不出音。沒有火氣,身體就發冷

;風氣停止,人的呼吸就會斷絕;水氣枯竭,就沒有血;土氣散失,則身

體就會分裂。但是庸醫不深思脈理,並違反脈理來治病,使五臟中的五行

互相克制而全部衰弱,這簡直就像往熾燃的火焰上重重地加油,不能不謹

慎呀。如果地、水、火、風四氣相合,則四神安詳平和;如果其中一氣不

調,就會生病;若四神全部混亂,則會百病齊生。一種說法認為,只有一

神混亂引起的病萌發時,能夠不治自愈;兩神混亂引起的病同時發作時,

必須經過治療後才能痊癒;三神混亂引起的病,即使治療也難以痊癒;而

四神混亂引起的病,就只有死亡了。

張仲景說:在治療各種疾病之前,應當先用湯藥洗滌五臟六腑,使百

脈疏通,陰陽有序,邪氣破散,枯焦的部位得到潤澤,皮膚富有光澤,氣

血得到增益;因為水能淨化萬物,所以用湯藥洗滌五臟六腑。如果四肢已

經得病很久,再次因冷風而發作,則應當用散藥,因為散藥能驅逐邪氣。

對於風氣濕痹在表里移走,不斷移動的病症,也應當用散藥來平定它。其

次應當用丸藥,因為丸藥能驅逐冷風,化解積聚,消釋各種堅癖,增進飲

食,調和營衛。而如果能摻和湯、丸、散而用,就可以稱得上是高明的醫

生了。所以說:行醫,就在於用心意。不需出汗而強迫病人發汗的,病人

喪失了津液,就會因津液枯竭而死;需要發汗而不讓病人出汗的,病人周

身毛孔閉塞,也會悶絕而死。還有,不需下瀉而強迫病人下瀉的,會使病

人開腸洞泄,無法止住而死;需要下瀉而不讓病人下瀉的,會使病人心中

懊惱、煩亂,浮腫而死;另外,不需針灸而強迫給病人針灸的,會使病人

火邪入腹,擾亂五臟,煩悶加重而死;需針灸而不給病人針灸的,會使病

人冷結重凝,時間長了則更加密固,進而冷氣上逆衝心,沒有消散的地方

,最終病篤而死。

黃帝問道:淫邪之氣流散或充溢怎么辦?岐伯回答說:各種有害身心

健康的因素,從外進攻到人體,因沒有固定的地方,到處流散直到五臟,

仍然不能固定,就與營衛之氣同行而與魂魄一齊飛揚,使人睡臥不得安寧

而多夢。如果邪氣侵蝕到六腑,就會外有餘而內不足;如果邪氣侵蝕到五

髒,就會內有餘而外不足。黃帝問道:有餘與不足各有什麼表現呢?岐伯

回答說:陰氣盛,就會夢見涉渡大水,驚恐萬分;陽氣盛,就會夢見在大

火中焚燒;陰氣陽氣都旺盛,就會夢見互相廝殺,身受重傷。上部氣盛,

就會夢見向上飛揚;下部氣盛,就會夢見向下墜落。飲食過飽就會夢見施

舍給別人(《巢源》說夢見行走),太餓就會夢見向別人索要(《巢源》說夢

見睡臥)。肝氣盛就會夢見自己發怒;肺氣盛就會夢見因恐懼而哭泣;心氣

盛就會夢見喜笑以及恐懼;脾氣盛就會夢見歡樂唱歌及身體沉重,手腳不

靈便;腎氣盛就會夢見腰脊向兩邊分開而不相連。凡是這十二盛發生時都

應採取瀉下的治法,立即就能治癒。如果氣逆行,侵駐於心,就會夢見丘

山生煙火;氣逆侵駐於肝,就會夢見身體向上飛揚,以及見到金、鐵等奇

異器物;氣逆侵駐於肝,就會夢見山林樹木;氣逆侵駐於脾,就會夢見丘

陵深潭,以及在風雨中倒塌的牆壁;氣逆侵駐於腎,就會夢見身陷深潭沉

入水中;氣逆侵駐於膀胱,就會夢見在外遊走;氣逆侵駐於胃,就會夢見

吃喝;氣逆侵駐於大腸,就會夢見田野;氣逆侵駐於小腸,就會夢見擁擠

的城市街道;氣逆侵駐於膽,就會夢見與人打官司以及相搏鬥而自剖;氣

逆侵駐於生殖器,就會夢見交合;氣逆侵駐於頸項,就會夢見斬首;氣逆

侵駐於胯,就會夢見想行走而不能前進,以及身處水渠、陷阱、窪地之中

;氣逆侵駐於大腿,就會夢見禮節性的跪拜;氣逆侵駐於膀胱,就會夢見

小便。如果遇到這十五種情況,應採取補益的治法,能夠很快治癒。善於

診候的醫生也應深思此意,就能盡善盡美了。

《史記》說:有六種病人是無法救治的,即驕縱恣肆不講道理的人是

第一種;輕視身體而看重錢財的是第二種;吃飯穿衣都沒有規律的是第三

種;陰陽混雜,五臟之氣不能定位的是第四種;身體瘦弱不能服藥的是第

五種;信任巫婆而不信醫生的則是第六種。能生還的病人,脈候應該還存

在,身體與面色還沒有發生大的改變,病邪還沒有進入腠理,這時如果能

及時用針用藥,自己好好地調理,再得到良醫的治療,病就沒有不能治癒

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