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專業

圖書館學專業

圖書館學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素質,能從事圖書館學教學與研究,並能擔負圖書館、檔案館、信息資源管理、知識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諮詢工作的高層次、寬口徑、複合型專業人才。

基本信息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圖書館學與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文獻學、目錄學、信息學、傳播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文獻信息蒐集、處理、研究、開發與傳遞的技能。

知識技能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文化、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

2.熟悉我國關於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科學和圖書館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3.掌握圖書館學與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4.掌握圖書館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5.掌握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文獻信息的搜尋、處理、研究、開發與傳遞的實際工作能力;

6.具有較強的中外文獻檢索、閱讀能力,以及人際交流能力。

主幹學科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主幹課程

圖書館學基礎、圖書館管理、信息管理概論、信息用戶研究、文獻資源建設、文獻分類法、文獻編目、人文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科技文獻檢索、諮詢與決策等。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應包括課堂實習、畢業實習、參觀訪問和社會調查等,一般安排10周。

相近專業

圖書館學 檔案學 信息資源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勞動關係

開設學院

北京大學 雲南大學 西南大學 武漢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大學 南開大學 鄭州大學 安徽大學

新疆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山東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鞍山師範學院 遼寧師範大學 陝西理工學院 長春大學

湘潭大學 長春師範學院 黑龍江大學 福建師範大學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 貴州師範大學 貴州大學

遼寧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海華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範學院

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必將向著數位化、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圖書館將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學生畢業後從事與圖書檔案相關的工作,就業前景其實非常廣闊,可以分為:

信息諮詢員——幫助人們查找信息和解決問題;

圖書出版編輯——在出版社從事圖書編輯;

圖書館員、檔案管理員——在圖書館或人事部、檔案部管理資料;

信息主管(CIO)——公司企業中信息資源主管,向總經理提供各種管理信息、輔助決策等。

其他信息

專業綜合介紹

圖書館學是研究和開發文獻信息資源的,主要為各類圖書館、科研單位和情治單位培養具有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圖書資料與情報信息的收集、分類、編目、流通、參考諮詢、文獻檢索、情報服務等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專門人才。

著名的“經史子集”分類法以及《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撰跟現代圖書館學專業所從事的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德國學者施萊廷根第一次提出“圖書館學”這一名稱,該學科在西方已經有了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的現代圖書館學是本世紀初從國外引進的,介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

對於那些非常熱愛藏書、讀書、與書為伴的考生來說,每天能夠遨遊於書海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事情,而且分類整理古籍和新書也真的是一項其樂融融的工作,所以選擇該專業對於那些對此有濃厚興趣的考生是相當不錯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現代化、電子化、數位化、網路化是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這一變化衝擊著圖書館學的建設,同時也對圖書館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圖書館學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其課程設定以文科為主,主要分理論圖書館學和套用圖書館學兩個方面。由於現代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掌握計算機,尤其是資料庫相關理論。在國內的大學中,開設這個專業的高校多為綜合性大學,如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等。其中,武漢大學的圖書館學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其所屬的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本領域中算是執牛耳者。

該專業畢業生一般到各大圖書館、書店等工作,就業面比較窄,需求量也不太大。不過工作比較輕鬆,挑戰和競爭都不大。如果不是對該專業有特殊的興趣或者非常想在圖書館工作,請慎重選擇這個專業。

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高等專門教育。又分為三個級別:一是博士研究生教育。從1991年起,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招收圖書館學博士生,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招收情報理論與方法、目錄學兩個方向的博士生。二是碩士研究生教育。198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大和武大兩校圖書館學系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其後,又增加了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學情報研究所等單位。三是研究生班教育。即從文、理、工、農醫和外語等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中招生,考試合格者再進行兩年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教育,畢業後兩年內提交學位論文,經答辯通過後可授予碩士學位。

普通高等教育。也分為三個級別:一是雙學位教育,即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的本科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同時,選修其他專業的課程達到規定的學分,畢業時可獲得兩個學士學位。二是大學本科教育,學制4年,多數設在綜合性大學(少數設在專科性大學)。80年代不少院校改變了以文科為主的局面並分圖書館學、情報學兩個專業招收學生,畢業時分別授予文學士和理學士學位,三是大專教育,學制3年,按招生和管理體制又分三種情況:經國家教委批准的統一招生的正規大學所辦的大專班;由地方或部門批准,只限於某一地區招生的大專班:社會大學、夜大學或自費走讀大學等。

中等專業教育。在圖書館和情報部門初級人才約占全部從業人員的40%—60%,80年代中期以後,全國陸續創辦了圖書館學中專教育點20餘所,它們有的由政府主管部門和圖書館主辦,如湖南圖書情報學校;有的由大學或中學主辦,如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滬光中學辦的職業班;有的則由大企業創辦。

國際上,圖書館學作為一門有兩百年歷史的學科,在信息化時代到來的時候,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機遇和發展:高科技數位化處理技術和網路傳播方式的廣泛運用,圖書館也朝著數位化、網路化的方向發展。圖書館學必須將傳統的信息處理流程加以改變,才能更好地適應日新月異發展著的社會。圖書館提供資料的內容日益豐富,其服務對象也更加淡化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人們對圖書館的運用也更加方便。可以預見,圖書館仍將處於社會信息交流的樞紐地位,其服務功能必將加強。圖書館學專業的高級人才和相關學科人才將在一段時期內有相當的需求。

在我國,圖書館學事業雖已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遠未達到完善的程度。當今社會處於一個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時期,信息成為人們每天面對的生活內容,獲取利用信息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圖書館學作為一門研究處理、保存、利用社會總信息的學科,面臨著巨大的需求和機遇。學科發展正處於與數位化、信息化技術相交叉的時期,隨著我國社會需求、科學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傳統功能將有一部分萎縮,如何更快捷不受限制地獲得信息,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圖書館也必將實現數位化、網路化,以便於更好的利用、交流信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將有部分被虛擬網上圖書館所代替。各大圖書館均已相繼建立自己的網站,已然大大加強了圖書館的功能,也對社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應看到,也存在著網上資源量不足、內容分類不盡合理的問題,但這一切都是圖書館事業發展中所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這方面的高級人才將會有持續的需求。另在傳統意義的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管理等方向,仍需大量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