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嘴兒

圍嘴兒

圍嘴兒所屬現代詞,指的是圍在小孩子胸前使衣服保持清潔的用品,用布或塑膠等製成。

圍嘴兒
拼音:
解釋:1.圍在小孩子胸前使衣服保持清潔的用品,用布或塑膠等製成。

簡介

圍嘴兒,是嬰兒繫於領下的一種實用性極強的飾物,起接住唾液或飯菜的作用。舊時,小兒圍嘴兒多用綢面襯三四層細布,做成十字花瓣梅花狀,繞頸佩於肩際,一瓣即濕,便於轉過,換用另一瓣,使用方便,故在津郊又有“轉脖”之俗名。

製作

圍嘴兒圍嘴兒
圍嘴兒的製作工藝十分精細,上繡有色彩艷麗的吉祥圖案,是舊時女紅的代表之一。20世紀50年代以後,幼稚園里率先用羊肚巾製成圍嘴,換洗方便,經濟實用,漸漸普及。此間,仍有不少家做的繡花圍嘴兒使用,並隨時代的進步,從質地到樣式又有所變化,後來出現的飯單(分帶袖和不帶袖二種,罩在衣服外面,後面系帶),就是由圍嘴發展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