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安徒生文學獎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是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設立的國際性文學獎,是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項。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介紹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國際安徒生文學獎
國際安徒生獎是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於1956年開始設立的國際性文學獎,每兩年一次,授予在世的一名兒童文學作家(1956)和一名兒童插圖畫家(1966),以此獎勵並感謝他們以全部作品為兒童文學事業做出的持久的貢獻。它是世界兒童圖書創作者的最高榮譽,所以也有個外號叫做“小諾貝爾獎”。由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主持的兒童文學最高獎。獲此殊榮的作家作品,被譽為世界書樹上的金蘋果。此獎自1956年設立以來,每兩年頒發一次,迄今已有23位不同國籍作家獲獎。這些作家作品有的已被譯成上百種文字出版,有的被拍成影視轟動世界,經久不衰。獎項包括一枚金質獎章和一份證書,在每兩年一屆的IBBY大會上頒發給獲獎者。 2006年獲獎作家瑪格麗特·梅喜

國際地位

國際安徒生獎是世界兒童文學的最高獎項,有兒童文學界的“諾貝爾獎”之稱。收入“安徒生獎文學獎獲得者書系”的多位作家的作品代表著中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水平,它不僅深客群多小朋友的喜愛與擁戴,也影響著中國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這些作品,不僅在中國兒童文學史上占據不可動搖的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也是獨樹一幟.

獲獎作家名錄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國際安徒生文學獎
1956依列娜· 法吉恩( 英)Eleanor Farjeon 《萬花筒》《玻璃孔雀(小書房)》《老保姆的針笸籮》

1958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瑞典)Astrid Lindgren 《長襪子皮皮》《小飛人卡爾松》《米歐,米歐,我的米歐》《獅心兄弟》吵鬧村的孩子們》《淘氣包埃米爾《瘋丫頭馬迪根》大偵探小卡萊

1960埃利希·凱斯特納(德)Erich Kastner《埃米爾擒賊記》《5月35日》飛翔的教室》《小不點和安東》《動物會議》《袖珍男孩兒和袖珍小姐》《埃米爾和三個孿生子》《兩個小洛特》《雪地三遊客

1962 門得特· 德瓊(美)Meindert DeJong 《學校屋頂上的的輪子》《六十個老爸的房子》《小兔子沙德拉》《坎迪,快回家》

1964 勒內· 吉約(法)Rene Guillot 《叢林虎嘯》

1966楊松(芬蘭)Tove Jansson 《魔法師的帽子》《姆米一家》

1968詹姆斯· 克呂斯(德)James KrussJose Maria Sanchez-Silva(西)《星期天早晨的故事》《邦戈歷險記》《出賣笑的孩子》《龍蝦島上的燈塔

1970賈尼· 羅大里(意)Gianni Rodari《假話國歷險記》《天上掉下大蛋糕》《洋蔥頭歷險記》《童話故事遊戲》《天上和人間的歌》《二十個童話加一個》《打字機里出來的故事》《聖誕樹星球》《電話里的童話

1972 斯· 奧台爾(美)Scott O'Dell 《黑珍珠》《藍色的海豚島》《國王的五分之一》

1974瑪麗亞·格里珀(瑞典)Maria Gripe 《吹玻璃工的兩個孩子》《艾爾韋斯的秘密》《神秘的公寓

1976塞· 伯德克爾(丹)Cecil Bodker《西拉斯和黑馬

1978保爾· 福克斯(美)Paula Fox 《一隻眼睛的貓》《跳舞的奴隸》

1980 Bohumil Riha(捷克)

1982莉吉亞·布詠迦·努內斯巴西)Lygia Bojunga Nunes 《走鋼絲的人》《黃書包》

1984 克里斯蒂娜·紐斯林格(奧)Christine Nostlinger 《狗來了》《從罐頭裡出來的孩子》《伊爾莎出走》《小思想家在行動》

1986帕·賴特森(澳)Patricia Wrightson 《太空人遇險記》《威拉姆集》三部曲

1988 安妮·M.G.斯密特(荷)Annie M. G. Schmidt 《米妮小姐》《粉紅色的檸檬水》

1990托摩脫·篙根(挪)Tormod Haugen 《保守秘密》《危險的旅行》《消失的一天》《總有一天會長大

1992維吉尼亞·漢彌爾頓(美)Virginia Hamilton 《小布朗之星》《了不起的M.C.希金斯》《但爾司·屈里爾之屋》

1994窗滿雄(日)Michio Mado 《窗滿雄全集》

1996尤里·奧萊夫(以色列)Uri Orlev 《從另一邊來的人》《鳥雀街上的孤島》《巴勒斯坦王后莉迪婭》

1998凱塞琳· 怕特森(美)Katherine Paterson 《養女基里》《我和我的雙胞胎妹妹

2000瑪麗亞·馬薩多(巴西)Ana Maria Machado

2002艾登·錢伯斯(英)Aidan Chambers <<禮物收取者》《破曉時分》《來自無人區的明信片》《在我墳上起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