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儲備多元化

國際儲備多元化

國際儲備多元化是指儲備貨幣種類的多元化。多元化儲備體系的發展變化也基本上由美元地位與信譽的沉浮而引起。美元在多元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中,始終是最重要的作用因素。美元信譽下降,多元化儲備體系發展進程快;美元信譽提高,多元化儲備體系的發展進程就緩慢。在20世紀80年代初,多元化儲備體系還有回歸到原來的美元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單元化儲備體系之勢。

內容概述

國際儲備多元化國際儲備多元化設備
國際儲備多元化,是指各國的外匯儲備從原來單一的美元儲備改變為包括多種貨幣構成的外匯儲備結構。國際儲備多元化是在深刻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二戰後,由於美國的經濟實力,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賦予美元以主要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職能。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開始出現持續的國際收支逆差,黃金儲備流失,動搖了美元幣值穩定的基礎。而西歐各國隨著經濟的恢復,實力逐漸增強,放鬆了外匯管制,加快貨幣的自由兌換和國際化步伐。60年代,美元危機頻繁爆發,特別是70年代,美元先後兩次宣布貶值,使很多國家的美元儲備蒙受相當大的損失。於是,它們紛紛拋售美元,買進升值的西德馬克、日元和瑞士法郎等硬通貨,或搶購黃金,使儲備資產分散化。而此時又正逢浮動匯率製取代固定匯率制,國際儲備多元化乃逐步形成。
從1973年進入80年代初,美元匯率有所回升,一度成為硬通貨,但80年代中期,美元匯率又轉而下跌,匯率風險大增,儲備貨幣多元化局面已不可改變。1990-2000年10年裡,世界外匯儲備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主要特點是,美
國際儲備多元化國際儲備
元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日元的比重明顯下降,歐元已成為第二大儲備貨幣。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1991年,在世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中,美元占51.3%,1999年這一比例上升到68.4%,2000年仍達68.2%。這一方面是因為這期間美國經濟持續繁榮,預示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另一方面由於習慣上人們長期使用美元,而且使用方便,美元仍然是最廣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和計值單位。日元所占的比重從1991年的8.5%下降到2000年的5.3%,英鎊的比重維持在3%--4%之間。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在各國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重即達到12.5%,2000年上升到12.7%,儘管其匯率不斷下降。2000年,在已開發國家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73.3%,歐元占10.2%,日元和英鎊的比重分別為6.5%和2%;開發中國家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64.3%,歐元占14.6%,日元和英鎊分別占4.4%和5.2%。總體上來看,無論是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儲備資產持有的多元化和分散化特點已十分突出。

行成原因

美元不斷爆發危機,主要貨幣匯率經常波動,國際資本市場迅速發展,國際清償力急劇擴大,儲備資產缺少適當的國際管理,而根本原因是美國和其他工業國家的相對經濟地位和實力發生很大變化。

此外,各種儲備貨幣的收益與風險之間的關係也使國際儲備分散化不斷加強。 主要工業國家如美國,西德和日本的態度轉變,也是儲備多元化發展的一個原因

表現形式

國際儲備多元化表現在儲備資產的形式和儲備貨幣的種類不斷增加的趨勢。

1、黃金在國際儲備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黃金儲備曾一度占世界總儲備的90%以上。

2、外匯儲備由單一儲備貨幣逐漸向多種儲備貨幣過渡;如美元在1973年初在官方外匯儲備中占84.6%,德國馬克占5.8%,日元尚不是儲備貨幣,該比重已發生顯著變化。

3、出現了新的儲備資產形式,如特別提款權、在基金組織儲備頭寸、歐洲貨幣單位以及歐元等。

在國際儲備多元化進程中,最主要的是外匯儲備多元化,因為外匯儲備已成為國際儲備的主體。

外匯儲備多元化的基本原因:

1、它有利於解決外匯儲備資產供應不足的問題

2、它提供了國際儲備貨幣結構管理的手段

3、它有利於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使世界經濟運行不再受一個國家的過大影響。

主要特點

國際儲備多元化外匯儲備階段
1.國際儲備多元化的有利方面
(1)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由於國際儲備多元化減少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從而減輕了維持美元匯率穩定的義務和壓力,其次減少了因美國經濟衰退和國際收支惡化而帶來的消極影響。
(2)促進了各國貨幣政策的協調。在國際儲備多元化的情況下,各貨幣發行國可以進行公平競爭,避免或減輕了在單一儲備體制下貨幣發行國操縱或控制儲備貨幣的供應所形成的霸權主義,便於各國進行政策協調和主動選擇所需的儲備貨幣。
(3)有利於調節國際收支。在國際儲備多元化的情況下,可以採取適當措施對本國的國際收支進行調節。而在單一儲備體制下,為調節國際收支而採取變更匯率措施時,必須事先徵得基金組織同意後才能實施。
(4)有利於防範匯率風險。在國際儲備多元化的情況下,各國可以根據外匯市場變化,適當調整其外匯儲備的貨幣結構,以防範或減輕外匯風險和損失。而在單一儲備體制下,當單一貨幣宣布貶值時,必將遭受難以防範的損失。
2.國際儲備多元化的不利方面
(1)加劇國際外匯市場的動盪。國際儲備多元化以後,外匯市場上各種儲備貨幣受儲備需求和市場需求的影響,往往會引起更多的不穩定性。這種狀況給外匯投機活動以可乘之機,從而進一步加劇外匯市場的動盪。
(2)增加了掌握儲備數量和組合的難度。國際儲備多元化以後,各儲備貨幣發行國因為經濟發展不平衡、儲備貨幣持有國需求不一致,以及國際間經貿發展情況不同,都會影響儲備貨幣地位的變化和匯率的漲跌,從而增加了掌握儲備貨幣數量和組合的難度。
(3)加深了國際貨幣制度的不穩定性。國際儲備制度的穩定是建立在多種貨幣穩定的基礎上。由於世界還沒有為儲備多元化建立起權威的協調和約束機制,因此,當儲備貨幣發行國中的任何一國的經濟發生波動時,都會影響其貨幣的變動,從而加深國際貨幣制度的不穩定性

發展情況

國際儲備多元化國際儲備數據
由於中國接近9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債券一直是其中最主要部分,成立獨立的國際儲備中心,被市場認為是中國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潛在的動向之一。央行上海總部有關人士說,成立中國國際儲備中心確實是已經有此動向了,這個儲備中心成立後的主要任務將是負責外匯儲備中黃金投資部分,暫時還不會涉及其他貴金屬、石油等資產。中國國際儲備中心的籌備工作已經接近尾聲。國家外管局儲備司副司長劉曉遲將出任儲備中心負責人。原來歸屬於國家外管局儲備司黃金組合儲備管理處和基準維護部門將會首先搬入儲備中心。基準維護負責確定外匯組合中每個組合的投資基準。

中國外匯儲備的具體投資主要由外管局儲備司負責,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成立的中國國際儲備中心是獨立運作,是一個獨立部門,主要將負責黃金投資,短時間內怕很難涉及其他品種。但他認為,專門操作黃金,並不一定意味著增加黃金比重。他表示,當初商議這一儲備中心的時候,希望在7月就能正式掛牌成立,現在看來怕是還得往後延期。由於金交所坐落於上海,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這一次遷到上海,可能表明了高層對外匯儲備中黃金組合交易更加貼近市場的決心”。中國國際儲備中心醞釀成立 操刀外儲投資黃金,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為了避免外匯儲備的大幅度縮水,外匯儲備的多元化一直被公認為央行必須要邁出的一個步驟。其中,由於卓著的保值功能,黃金儲備一直被認為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不少業者甚至提出了,購買石油、貴重金屬等國家緊缺原材料。 中國外匯儲備的具體投資主要由外管局儲備司負責,此次成立的中國國際儲備中心獨立運作,是一個獨立部門,主要將負責黃金投資,短時間內怕很難涉及其他品種。
中國國際儲備中心醞釀在上海成立,央行外匯儲備中投資黃金的部分將通過此中心操作,這是記者昨日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的信息。由於中國近9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債券一直是其最主要部分,成立獨立的國際儲備中心,被市場認為是中國開始加快外匯儲備的多元化。 據央行上海總部知情人士透露,國際儲備中心的籌備正在進行之中,這個儲備中心成立後將成為外匯儲備中“黃金儲備的運營中心”,暫時還不會涉及貴金屬、石油等其他資產。

中國的外匯儲備中,黃金組合部分的儲備管理過去一直放在央行下屬的黃金處,2005年年底,這一職能交給了國家外管局儲備司。知情人士透露,國際儲備中心成立後,將獨立運做,負責黃金組合部分的儲備管理。據他表示,當初商議這一儲備中心的時候,希望在7月就能正式掛牌成立,不過現在儲備中心具體位置尚未確定,掛牌時間將有所順延。由於金交所坐落於上海,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認為,這可能表明了高層對外匯儲備中黃金組合交易更加貼近市場的決心。

影響

國際儲備多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1、有利影響

1)、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擺脫了對美元的過分依賴,使各國外匯儲備的價值不再只受美國經濟變化左右。

2)、減緩了外匯儲備的匯率波動風險,同時使得各國貨幣當局在儲備資產的選擇中獲得較高的收益。

3)、當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動盪時,可促使儲備貨幣所在國加強國際金融合作協調

2、不利影響

1)、外匯儲備貨幣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

2)、儲備貨幣的多元化加大了各國貨幣當局進行國際儲備管理的難度。

3)、儲備貨幣多元化增加了國際儲備的供給,使儲備貨幣總額過分增長,加劇了世界性的通貨膨脹。

金融術語(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離不開金融的,但是你了解這些金融術語嗎,今天可以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些常見的金融術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