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啟蒙寶典

國學啟蒙寶典

國學經典,是蘊涵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書。 母和孩子一起誦讀國學經典,是最好的親子活動,讀經典不止是孩子進步,家長也跟著一起進步。 我讀了《孟子》就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知道這箇中國人的哲學。

國學啟蒙寶典國學啟蒙寶典

國學啟蒙寶典簡介:

國學,興起於二十世紀初,而大盛於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掀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於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弟子規》、《老子》、《莊子》、《增廣賢文》作為國學中經典之經典,鑄就“國學蒙學之最、中華不可或缺之魂”。這些經典凝聚了我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後連貫,朗朗上口;內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堪稱國學經典。古往今來,無數少年兒童從中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各國文化的時代,我們父母更應慎重選取培育幼兒的適當文化知識,從紛繁的文化雜燴中給我們孩子最好的、最純的、最精的。而國學,我們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們孩子成才的必備,是我們父母給與孩子最有愛心、期待、價值的豐碩禮品。

國學啟蒙寶典優勢:

《國學啟蒙寶典》由頂級專家團隊專為0~13歲的兒童度身定製,精選了國學中的經典之經典,內容豐富、文字優美,並配合生動有趣的動畫效果,完全符合孩童的認知模式和接受水平。通過對裡面內容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兼備知禮、謙遜的美德與溫文儒雅的氣質,並從中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全面提高記憶、邏輯、社交、創造等各項潛能。

張述任、朱季海、釋果寧等國學大師及孫惠波、李翰君、孫雲曉、陳逸梅、馬麗等著名兒童教育專
家經過5年多的時間傾情奉獻的國學啟蒙寶典,針對當今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認知模式和接受水
平為0-13歲的孩子量身打造。

孩子從小開始學國學的理由:

因為學國學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可以提升孩子的儒雅、淳靜氣質,而且可以儲蓄孩子豐富的語言知識。語言具有一種儲蓄的功能,從小接受的知識,一點一滴積累在腦海里,漸漸成為潛移默化的“常識”;運用時,便可以任意支取、對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
國學經典,是蘊涵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書。少年兒童誦讀經典,就如同師從賢哲,從人
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從高起點展開人生。從小教導兒童誦讀經典,不僅符合兒童
學習的天性,而且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奠定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礎。讀古之人,與聖
賢為伍,是一個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現,可以提示人們不要墮入俗流。
我們對孩子科學的引導,是希望孩子在生活中秉承孔子的仁義精神,學會謙和待人、謹慎待己、勤
學好問這樣的優良品行。我們從積極正面的方向來培養孩子對國學的熱愛,並非是機械地恢復舊學,
而是希望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培養他們的剛健人格,使他們成為內外兼修的中國少年、未來精英。

國學啟蒙寶典的作用:

一起學國學,增進親子情
兒童誦讀國學經典,在孝親、禮儀、個人修養方面都得到提高,在家能夠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父
母和孩子一起誦讀國學經典,是最好的親子活動,讀經典不止是孩子進步,家長也跟著一起進步。
教學相處能促進兩代人的溝通與共樂,並形成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孩子從國小習和誦讀中華文化
經典,有助於思想品質、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不斷地提升,並能自覺抵禦不良風氣的毒害,產生
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
全面提高孩子各項潛力
記憶力——有效提高生字量
認知力——繼承先輩積累的文化寶藏
表達力——學習純正流利國語,提升語言能力
邏輯思維力——提高語文成績和寫作能力
社會交往能力——最好的人生嚮導,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自省力——提高個人品味修養
創造力——用學到的知識改變生活
中國近現代的許多偉人,如政治家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文學家魯迅、郭沫若、錢鍾書,科學家錢學森、蘇步青、竺可楨,華人首富李嘉誠等都是在少兒時期奠定了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這在他們成才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往今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文人墨客,他們多是從小熟讀中華經典,長大後才會善用中華經典,治國安邦,正如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標榜過的那樣“用半部論語治天下”。教育專家統計,凡參加過國學教育的少兒,無論在智力提升、知識積累、品行修養、才藝開發等方面都大大高於同齡人。

專家談國學:

“中國可以成為一個經濟大國,也可以成為一個科技強國,但最根本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大國,對於本民族文化的珍視是一個國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正在將文化的種子撒播在孩子的心裡,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華秋實,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將來必會凸現,為這項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會使安放我們靈魂的精神家園更加美好。”
—— 季羨林(著名國學大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我四歲時,就讀父親所作的詩,五六歲上私
塾還是讀古文,大概在十一歲時,我已經能夠自己看古文書了。我看《綱鑑易知錄》,又看《御批通鑑輯錄》,並點讀《資治通鑑》。這便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第一步。”
—— 胡適先生(近代思想家)“少兒讀經是中華文化的儲蓄銀行,中華文化最好的貨幣就是經典,
在年幼時將最好的貨幣存在他們心中,他們長大後一定會知道怎么用。”
—— 牟宗三先生(國學大師)“我小時候就讀很多《唐詩宋詞》,媽媽當時要求一天背一首,後
來大一點就背《孟子》,父親每天用一個小時來教我《孟子》,教了一個半暑假,把將近三萬八千字《孟子》從頭到尾都背了。我讀了《孟子》就知道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知道這箇中國人的哲學。中國的哲學,對我這一生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遠比那時候我的父親教微積分,找一個家庭教師教我微積分要有用得多。”
—— 楊振寧(博士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一個對於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沒有了解的人,對自己國家的文化傳統沒有自信心和尊重的人,是很難讓他生起愛國心的,我想在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當中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提倡民族文化的
主體意識,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 樓宇烈(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中國傳統文化博士生導師)

國學啟蒙大師:

1918年,一代奇才南懷瑾先生誕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一個世代書香之家,從孩提時起即接受嚴格的傳統
私塾教育。到十七歲時,除精研四書五經外,涉獵已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中國功夫,同
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每得其精髓而以為樂焉。這位孜孜以求的好學青年,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奧秘,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訪求多位岩穴高隱之士,
虛心求教,學到了許多不傳的法門和秘學。 後來人們尊稱他為國學大師,一度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
季羨林先生於一九一一年八月六日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併入臨清市)官莊。季先生六歲離家,到濟南去
投奔叔父。從那時起,就開始在私塾里念《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四書》等經典。叔父對季先生期望極大,要求極嚴。他親自給季先生講課,選了一本《課侄選文》,是些關於理學的文
章。叔父並沒有受過什麼系統教育,但是他絕頂聰明,完全靠自學,經史子集都讀了不少,能詩,善書,
還能刻圖章。他沒有孩子,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季先生身上。他嚴而慈,對季先生影響極大。根據叔父的
要求,季先生在正誼下課以後,參加一個古文學習班,讀了《左傳》、《戰國策》、《史記》等書。國
文念《古文觀止》一類的書,要求背誦。國中畢業以後,在山東大學附設高中就讀。山東大學的校長提倡讀經。在高中教讀經的有兩位老師,教
《書經》和《易經》。教國文的老師是王崑玉先生,是一位桐城派的古文作家,有自己的文集,他對季
先生的影響極大。第一篇題目為《讀〈徐文長傳〉書後》作文受到王崑玉先生的高度讚揚,批語是“亦
簡勁,亦暢達”。季先生在吃驚之餘,對古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認真鑽研《韓昌黎集》、《柳宗
元集》,以及歐陽修、三蘇等的文集。
今年95歲的女國學大師、大德居士葉曼,仿佛被時光遺忘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她精神矍鑠、明眸善睞,
一口標準的北京話讓人倍感親切。為孩子和年輕人推薦書目,她說:“《三字經》和《千字文》,這是開門書。
涵蓋了中國歷史。我六歲就開始讀書,讀的頭一本書就是《左傳》。國文扎實讓我終生受益”。葉曼先生在北大就讀期間,選修了胡適的“中國哲學思想史”、陶希聖的“中國古代社會史”、錢穆的“中國
通史”、聞一多的“楚辭”。這些大師級學者的課程,為她日後得以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介紹中國
文化的精髓打下深厚基礎。大學畢業後,葉曼與同年考入北大的同學,當年的全科狀元田寶岱結為伉儷。後隨丈夫輾轉世界各地。曾於輔
仁大學任副教授,主編過《婦女雜誌》,以葉曼信箱為讀者所稱頌。接觸過基督教、伊斯蘭教等不同西方宗教,
又研學佛教、道家、儒教,對東方和西方文化、哲學與宗教有獨到的見解。

國學啟蒙寶典適用人群:

適用於0-13歲大腦黃金髮育時期的兒童
大腦生理學家們發現,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這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歲間完成了80%,6—8歲間完成了90%,8歲以後的發展則漸趨緩慢,到13歲左右,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敏感期就基本結束了,這就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到七、八歲已基本定型了,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個關鍵時期,那么當他們年齡越大,啟發培養他們就會越費力,效果也就越差。
教育專家推薦、知名幼稚園、中國小國學啟蒙指定教材。
截止到2008年底,我國0-13歲的兒童約有24000萬,目前大約有2500多萬的兒童在學國學。0-13歲是兒童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經過近幾年的實驗證明,兒童進行國學經典誦讀2-3個月後就會發生明顯改變。從開始的每天記憶20-30個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記100-200個字。許多兒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萬六千字的《論語》熟背,其記憶潛能在國學經典誦讀中得到開發,幾萬字的古文背誦對他們來說都不是難事。實踐證明,有多動症、感覺綜合失調甚至自閉症的孩童,學習國學一段時間後,境況會大為改善。
國學啟蒙寶典官網: http://a6004.asktang.com/gxqm.ph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