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道

《國學之道》是由曹勝高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11年中國致公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 者:曹勝高 著

《國學之道》封面《國學之道》封面
出 版 社:中國致公出版社
ISBN:9787514500066
出版時間:2011-01-01
版 次:1
頁 數:247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國學之道》選取國學基本經典十多種,圍繞國學的本質,國學中所蘊涵的治國之道、管理之道、文化之道和修身之道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析。
它打破儒、釋、道的界限,融會貫通,取法乎上,意在使讀者了解國學根源,明悉了大道;把握國學精髓,經世致用;透析人性的本質,提升修為;深化思考的層次,洞曉世事;提升決策的立意,拓展格局;內外兼修,服務於現實發展與未來成長。

作者簡介

曹勝高,1973年生,河南洛陽人。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文學博士,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亞洲文明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國學研究。著有《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等。

圖書目錄

導語
什麼是國學?
國學之道,在於修身
儒、釋、道三教合一
國學與領導力
第一講 《大學》與自我發展
一、何為大學
二、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三、循序漸進,方可大成
四、如何不斷進步?
五、做大事者的必由之路
六、修養:優秀與卓越的分水嶺
第二講 《中庸》與心性修煉
一、天命之謂性
二、率性之謂道
三、修道之謂教
四、中庸之“中”
五、動態平衡下的中庸之道
六、中庸的最高境界
七、如何修為自我,完善自我?
八、如何達到內聖外王?
第三講 《論語》與君子之道
一、為什麼尊孔子為聖人?
二、“君子”與“小人”
三、怎樣變成“君子”?
四、向孔子學習什麼?
第四講 孟子與內聖之道
一、孟子其人
二、人之初,性本善
三、內聖之道
四、由仁到義
五、由民本到仁政
六、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七、孟子的管理方略
第五講 《孝經》與齊家之道
一、孝的本義
二、為何講孝?
三、什麼是孝?
四、如何行孝?
第六講 《苟子》與外王之道
一、荀子與儒家的走向
二、制天命而用之
三、什麼是性惡?
四、荀子的正名思想
五、荀子與社會治理
第七講 “三禮”與禮治之道
一、什麼是禮?
二、《儀禮》講禮儀程式
三、《周禮》講官吏編制
四、《禮記》解釋禮義
第八講 《周易》與人生境界
一、含蓄萬物、兼容並包的胸懷
二、對立統一、陰陽平衡的視角
三、變而化之、而用之的思路
四、自強不息、進德修業的精神
五、厚德載物、寬容大氣的格局
六、協理三才、天人合一的視野
七、懼以始終、不懈不怠的毅力
八、敬慎無咎,善於補過的勇氣
第九講 《老子》與進退之道
一、老子的智慧從哪裡來的?
二、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三、退守是大智慧
四、如何順應自然?
第十講 《莊子》與精神自由
一、親近自然、涵養人生
二、喚醒天性,避免異化
三、齊同萬物,看淡得失
四、心境逍遙,精神自由
五、坐忘心齋,擺脫煩惱
六、安時處順,超凡脫俗
第十一講 《墨子》與義政之道
一、墨家的形成
二、墨子的政治理想
三、墨子的宗教思想
四、墨子的經濟思想
五、墨家的消亡
第十二講 《韓非子》與法治之道
一、治道的選擇
二、法家的由來
三、慎到與申不害
四、韓非子的思想
第十三講 《孫子》與不戰屈人
一、孫子其人其事
二、《孫子兵法》與戰略和戰術
第十四講 心經與養心之道
一、《心經》解題
二、五蘊皆空,心要自在
三、色即是空,心無掛礙
四、無明無礙,究竟涅槃
第十五講 儒、釋、道與人生智慧
一、以儒治國
二、以道養生
三、以佛養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