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葉葎[四葉葎]

四葉葎[四葉葎]
四葉葎[四葉葎]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葉葎,茜草科拉拉藤屬,4~9月開花。多年生叢生直立草本。葉4片輪生,葉形變化較大;聚傘花序頂生和葉生,花小,花梗纖細,花冠白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四葉葎[四葉葎] 四葉葎[四葉葎]
四葉葎 四葉葎

多年生叢生直立草本,高5-50厘米,有紅色絲狀根;莖有4棱,不分枝或稍分枝,常無毛或節上有微毛。葉紙質,4片輪生,葉形變化較大,常在同一株內上部與下部的葉形均不同,卵狀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披針狀長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6-3.4厘米,寬2-6毫米,頂端尖或稍鈍,基部楔形,中脈和邊緣常有刺狀硬毛,有時兩面亦有糙伏毛,1脈,近無柄或有短柄。聚傘花序頂生和腋生,稠密或稍疏散,總花梗纖細,常3歧分枝,再形成圓錐狀花序;花小;花梗纖細,長1-7毫米;花冠黃綠色或白色,輻狀,直徑1.4-2毫米,無毛,花冠裂片卵形或長圓形,長0.6-1毫米。果爿近球狀,直徑1-2毫米,通常雙生,有小疣點、小鱗片或短 鉤毛,稀無毛;果柄纖細,常比果長,長可達9毫米。花期4-9月,果期5一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地、丘陵、曠野、田間、溝邊的林中、灌叢或草地,常見,海拔50-2520米。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分布於日本、朝鮮。模式標本采自北京附近。

主要價值

四葉葎(共8張) 四葉葎(共8張)

全草藥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尿路感染、赤白帶下、痢疾、癰腫、跌打損傷。

【別名】四葉七、小鋸鋸藤、紅蛇兒、天良草、蛇舌癀、四棱香草

【來源】茜草科拉拉藤屬植物四葉葎以全草入藥。夏秋採集,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消食。用於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白帶,咳血;外用治蛇頭疔。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茜草科·拉拉藤屬植物及屬、系

拉拉藤屬(Galium Linn.), 茜草科、茜草亞科、茜草族的一個屬,約3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主產溫帶地區,熱帶地區極少。中國有58種、1亞種和38變種,除海南等南海諸島尚未發現外,全國均有分布,尤以西南和北方為多;其中有15種和1變種,因尚待進一步研究(故沒有被編入檢索表中)。本屬有些種類,因豬食後會生病,故有“豬殃殃”之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