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萼獼猴桃

四萼獼猴桃

四萼獼猴桃是獼猴桃科獼猴桃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科學分類: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目。中型落葉藤本;著花小枝長3-8厘米,徑約2.5毫米,紅褐色,無毛,皮孔顯著,髓褐色,片層狀;隔年枝徑約3毫米。分布在中國陝西、湖北、河南、甘肅、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100米至2,7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山地叢林近水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四萼獼猴桃
四萼獼猴桃四萼獼猴桃

種拉丁名:Actinidia tetramera Maxim.
科中文名:獼猴桃科
科拉丁名:Actinidiaceae
屬中文名:獼猴桃屬
屬拉丁名:Actinidia
國內分布:甘肅、陝西、河南、湖北、四川,模式采自甘肅
海 拔:1100-2700
中國植物志:49(2):215
最低海拔:1500
最高海拔:2200
生 境:溝谷、林緣、路邊
藥用部位:果實
藥用功能:能止渴生津,解熱
四萼獼猴桃(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四萼獼猴桃(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Actinidia tetramera Maxim. in Act. Hort. Petrop. 11: 35. 1890. Dunn in Journ. Linn. Soc. Bot. 39: 404. 1911; Rehd. in Sarg. Pl. Wils. 2: 381. 1915; P’ei & Law in Bot. Bull. Acad. Sin. 2: 30. 1948; Li in Journ. Arn. Arb. 33:24-25. 1952.

形態特徵

中型落葉藤本;著花小枝長3-8厘米,徑約2.5毫米,紅褐色,無毛,皮孔顯著,髓褐色,片層狀;隔年枝徑約3毫米。葉薄紙質,長方卵形、長方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長4- 8厘米,寬2-4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楔狀狹圓形、圓形或截形,兩側不對稱,邊緣有細鋸齒,兩面近同色,有時上部變為白色,腹面完全無毛,背面側脈腋上有極顯著(肉眼可見)的白色髯毛或缺髯毛,中脈的下段乃至葉柄上常有一些白色小刺毛或葉面中脈和側脈有較多的刺毛,側脈6-7對,葉乾後兩面均極易見,橫脈與網狀小脈很不發達,幾不可見;葉柄水紅色,長1.2-3.5厘米。花白色,渲染淡紅色,通常1花單生,極少為2-3朵成聚傘花序的,雌性花遠比雄性花普遍常見;花柄絲狀,無毛,長1.5-2.2厘米;苞片廢退;萼片4片,少數5片,長方卵形,長4-5毫米,兩面潔淨無毛,唯邊緣有極細睫狀毛;花瓣4片,少數5片,瓢狀倒卵形,長7-10毫米;花絲絲狀,長約4毫米,基部膨大如棒頭,花葯黃色,長圓形,長約1.5毫米,兩端鈍圓;子房欖球形,長約3 :5毫米,潔淨無毛,花柱細長,長約4毫米。果熟時桔黃色,卵珠狀,長1.5 2厘米,無毛,無斑點,有反折的宿存萼片;種子長2.5毫米。花期5月中旬-6月中旬,果熟期9月中開始。 分2變種。

生活環境

林中,林中濕潤地,山谷,山坡雜木林中,石上,溪邊。

獼猴桃科·獼猴桃屬

獼猴桃屬,獼猴桃科,約54種,分布於東亞,個別至東南亞,我國是主產區,有52種和眾多的變種,從東北至海南島,從西藏至台灣均有分布,惟主要集中於秦嶺以南,橫斷山脈以東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