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高僧說佛之弘一大師說佛

相關參數:

作者:弘一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3-1
ISBN:978751130396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佛教文化深深地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生智慧大道,它對中國以至於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高度發達的今天,佛教及其文化依然對人們有著莫大的啟示,仍舊煥發著精神魅力,啟迪智慧,同時淨化著現代人浮躁的心靈。
為了讓人們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佛教文化,窺覽佛教的概貌,本套叢書選取佛教領域德高望重的四位高僧有關佛學各方面的演講、評說等匯集成冊。以幫助幫助更多的佛學愛好者認識和了解佛教,能更好地傳揚優良傳統文化,使之為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服務。

作者簡介:

弘一大師(1880-1942),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又名成蹊、廣侯,字叔同、息霜,號漱筒、演音等,別署甚多。
祖籍浙江平湖。父世珍字筱樓,清同治四年進士(1865),吏部主事,“精陽明之學,旁及禪宗,頗具工夫,飲食起居悉以論語儻篇為則,不少違”。娶一妻三妾,叔同出自第三妾王氏,時王氏19歲,而其父已68歲矣。叔同5歲喪父(1884年),15歲撰詩曰“人生猶似西山月,富貴終為草上霜”,18歲娶茶商之女俞氏為妻(1897年),26歲喪母(1905年)。39歲決定入寺出家。1918年8月19日(農曆七月十三日)至虎跑定慧寺披剃,法號弘一,號演音。佛教界尊他為近代重興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師。弘一大師,雖以持律聞名,但篤志念佛。
弘一大師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近代史上著名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早期啟蒙者,他一生在音樂、戲劇、美術、詩詞、篆刻、金石、書法、教育、哲學、法學等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並先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藝術人才。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
弘一大師出家後,精修佛教律宗,又成為佛門一代高僧。代表作:《南山律在家備覽》、《四分律戒相表記》、《弘一大師遺著合編》、《清涼歌集》、《李息翁臨古法書》等。

媒體推介:

以教印心,以律嚴身,內外清淨,菩提之因。——太虛大師贈偈
深悲早現茶花女,勝願終成苦行僧,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趙朴初
宗師一生,為翩翩之佳公子,為激昂之志士,為多才之藝人,為嚴肅之教育家,為若戒律精嚴之頭陀,而卒以傾心西極,吉祥善逝。其行跡如真而幻,不可捉摸,殆所謂遊戲人間。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世者耶?——夏丐尊
李叔同是我們這個時代里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林語堂
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圍牆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張愛玲
他可說是現代中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他能詩詞,長音樂,可說是把西洋音樂介紹到中國來的銷一人,也是介紹西洋畫給中國美術界的先驅畫家;他是創立話劇的祖師,首先在日本組織春柳社,上演小仲馬的《茶花女》,他親自扮演茶花女,中午削髮出家,又是中國佛學界的律宗大師。高山仰止,這樣一位大師,真使我們表心敬佩的。——曹聚仁

目錄:

第一卷佛法大意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3
佛法大意/7
佛法十疑略釋/10
佛法宗派大概/16
佛法學習初步/21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25
常隨佛學/28
切莫誤解佛教/31
人生之最後/43
改過實驗談/48
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51
南閩十年之夢影/57
最後之懺悔/64
三歸依大意/67
敬三寶/70
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73
改習慣/76
放生與殺生之果報/79
第二卷律學要略
余弘律之因緣/85
弘律願文/85
問答十章/87
占察法/92
律學要略/93
初發心者在家律要/103
盜戒釋相概略問答/105
十善戒法/113
受八關齋戒法/115
征辨學律義八則/117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121
第三卷法門大意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127
淨宗問辨/130
勸念佛菩薩求生西方/134
萬壽岩念佛堂開堂演詞/136
淨土法門大意/139
勸人聽鍾念佛文/141
藥師如來法門/143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146
藥師如來法門略錄/149
普勸淨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151
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154
略述印光大師之盛德/156
第四卷大師講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錄/161
地藏菩薩聖德大觀/176
佛說無常經敘/217
藥師經析疑/221
第五卷格言集
格言別錄/255
晚晴集/270
寒笳集/282
第六卷詩詞卷
送別/315
早秋/315
春遊/315
悲秋/316
月夜/316
落花/316
月/317
晚鐘/317
清涼歌/318
清平樂·贈許幻園/318
和宋貞題城南草圖原韻/319
老少年曲/319
戲贈蔡小香四絕/319
南浦月·將北行矣,留別海上同人/320
夜泊塘沽/320
遇風愁不成寐/320
感時/321
津門清明/321
贈津中同人/321
西江月·宿塘沽旅館/322
登輪感賦/322
輪中枕上聞歌口占/322
為滬學會撰“文野婚姻新戲冊”既竟,系之以詩/323
重遊小蘭亭口占/324
滑稽傳題詞四絕/324
金縷曲·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325
喝火令/325
醉時/325
茶花女遺事演後感賦/326
書憤/326
春風/327
昨夜/327
初夢/327
簾衣/328
滿江紅·民國肇造填滿江紅志感/328
南南曲·贈黃二南君/328
詠菊/329
丁慕琴繪黛玉葬花圖二絕/329
題夢仙花卉橫幅/330
玉連環影·為夏丏尊題小梅花屋圖/331
王海帆先生/332
題陳師曾荷花小幅/333
秋柳/333
廢墟/333
七月七夕在謝秋雲妝閣,有感詩以謝之/334
第七卷歌曲集
祖國歌/337
大中華/337
三寶歌/338
憶兒時/338
夢/339
送別/339
春遊/340
採蓮/340
清涼/340
山色/341
觀心/341
秋柳/341
歸燕/342
世夢/342
花香/343
落花/343
幽居/344
第八卷日記選
斷食日誌/347
惠安弘法日記/355
壬丙南閩弘法略志/357
泉州弘法記/359
第九卷傳記集
蕅益大師年譜/363
南山道宣律祖弘傳律教年譜/378
靈芝律師年譜/385
月律師年譜/392
第十卷弘一大師年譜
姓名別號與其家世/399
後記/43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