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武氏祠

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於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築物,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餘石。石闕和石獅系墓道的設施,對闕對稱,間距4.15米,由基座、闕身、櫨斗、闕頂組成。


嘉祥武氏祠
重檐平伸,頂刻四坡瓦壟,傍依單檐子闕,通高4.30米,基座各寬2.58米,厚1.4米,通體刻畫像及花邊紋飾。兩闕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題銘90餘字,記有立闕人武始公暨弟綏宗、景興、開明及營造工匠姓名。一對石獅相對立於闕前兩側,高1.24米,長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顧盼,渾樸端莊,形態生動。武梁祠為單間歇山式,現存6石,即“武梁祠畫像”3石,“祥瑞圖”2石,“武家林”斷石柱1石。祠內遍刻畫像,東西中三壁上部,羅列40餘則歷史故事,有從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藺相如、專諸、荊軻等忠臣義士,有閔子騫、老萊子、丁蘭、梁高行等孝子賢婦;三壁下部為祠主的車馬出行、家居庖廚等畫像。東西壁山尖刻東王公、西王母等靈仙故事,內頂刻布神鼎、黃龍、比翼鳥、比肩獸等各種祥瑞圖像,旁有隸書榜題。前石室為雙開間,懸山式頂,後壁正中龕。現存16石,即原“前石室畫像”12石,“後石室畫像”4-5二石,“孔子見老子”1石,供案1石。祠內滿刻畫像,亦有西王母、東王公等神話故事,壁西刻孔子見老子、孔門弟子和祠主的車騎出行,宴飲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趙宣子、荊軻、邢渠等良卿古賢;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陸攻戰圖。小龕後壁刻祠主樓閣家居圖,室頂為仙人出行、雷公電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媧等靈仙神話,伴有大量榜題,一般認為祠主當為武榮。左右室與前石室形制相同,現存17石,即原“左石室畫像”2-9八石,後石室畫像1-3與6-9七石,殘脊石1,花紋條石1,內容布局亦類前室。其中如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頂部的海靈山行、升仙圖等均為前室所不見。無榜題,祠主待考。武氏祠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又將其部分榜題字與圖像,集於《隸釋》、《隸續》中,並始以“武梁祠畫像”命名。後因水患淤漫,祠傾圮湮沒於地下。清乾隆時,黃易等人進行了發掘清理,認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除將其中“孔子見老子”一石移置濟寧學宮外,皆就地建屋將畫像石砌於壁間,外繚石垣,圍雙闕於內,題門額曰“武氏祠堂”。這批石刻藝術的重新問世,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學者爭相拓墨,中外書刊廣為著錄。新中國成立後,為加強這批珍貴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在此專設文物保管所。1964年將處於深坑中的石闕、石獅,按原位置提升到現在的地坪以上,並建立了寬敞的保護室。1972年將舊牆壁中的畫像拆出移入闕室陳列。1981年蔣英矩在進行全面考察後進行了配置復原,提出了“後石室”並不存在的確證。
武氏祠為漢代祠堂和墓地,位於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始建於東漢桓、靈時期,是我市最早的建築物,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餘石。
石闕和石獅系墓道的設施,對闕對稱,間距4.15米,由基座、闕身、櫨斗、闕頂組成。重檐平伸,頂刻四坡瓦壟,傍依單檐子闕,通高4.30米,基座各寬2.58米,厚1.4米,通體刻畫像及花邊紋飾。兩闕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題銘90餘字,記有立闕人武始公暨弟綏宗、景興、開明及營造工匠姓名。一對石獅相對立於闕前兩側,高1.24米,長1.45米,巨口膛目,昂首顧盼,渾樸端莊,形態生動。武梁祠為單間歇山式,現存6石,即“武梁祠畫像”3石,“祥瑞圖”2石,“武家林”斷石柱1石。
祠內遍刻畫像,東西中三壁上部,羅列40餘則歷史故事,有從伏羲至夏商古代帝王,有藺相如、專諸、荊軻等忠臣義士,有閔子騫、老萊子、丁蘭、梁高行等孝子賢婦;三壁下部為祠主的車馬出行、家居庖廚等畫像。東西壁山尖刻東王公、西王母等靈仙故事,內頂刻布神鼎、黃龍、比翼鳥、比肩獸等各種祥瑞圖像,旁有隸書榜題。
前石室為雙開間,懸山式頂,後壁正中龕。現存16石,即原“前石室畫像”12石,“後石室畫像”4-5二石,“孔子見老子”1石,供案1石。祠內滿刻畫像,亦有西王母、東王公等神話故事,壁西刻孔子見老子、孔門弟子和祠主的車騎出行,宴飲歌舞,以及文王十子、趙宣子、荊軻、邢渠等良卿古賢;西壁下部刻大幅水陸攻戰圖。小龕後壁刻祠主樓閣家居圖,室頂為仙人出行、雷公電母、北斗星君、伏羲女媧等靈仙神話,伴有大量榜題,一般認為祠主當為武榮。左右室與前石室形制相同,現存17石,即原“左石室畫像”2-9八石,後石室畫像1-3與6-9七石,殘脊石1,花紋條石1,內容布局亦類前室。其中如周公輔成王、二桃殺三士、管仲射小白,以及頂部的海靈山行、升仙圖等均為前室所不見。無榜題,祠主待考。武氏祠最早見於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又將其部分榜題字與圖像,集於《隸釋》、《隸續》中,並始以“武梁祠畫像”命名。後因水患淤漫,祠傾圮湮沒於地下。
清乾隆時,黃易等人進行了發掘清理,認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除將其中“孔子見老子”一石移置濟寧學宮外,皆就地建屋將畫像石砌於壁間,外繚石垣,圍雙闕於內,題門額曰“武氏祠堂”。這批石刻藝術的重新問世,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引起世人的注目,名家學者爭相拓墨,中外書刊廣為著錄。
新中國成立後,為加強這批珍貴文物的保護和管理,在此專設文物保管所。1964年將處於深坑中的石闕、石獅,按原位置提升到現在的地坪以上,並建立了寬敞的保護室。1972年將舊牆壁中的畫像拆出移入闕室陳列。1981年蔣英矩在進行全面考察後進行了配置復原,提出了“後石室”並不存在的確證。

簡介

此祠位於山東嘉祥縣南15公里的武宅山北麓,早被發現,據考證這個武氏宗族石刻群是公147年前後的作品。原有三個石室即武祠、武榮氏祠或武斑氏祠和武開祠。今將三室遺石共置一堂之內,總稱之為武氏祠堂,具有構圖完整的畫像石50餘塊。現在略選武梁祠數石加以描述。
武梁祠建於元嘉元年(公元151年),現存5石即石祠東、西山牆、北牆及屋頂前後兩坡。石刻畫像大多有隸書榜題。
東山牆畫像分為五層。頂部正中是端坐的東王公,兩側有各種仙人神獸。
第二層從左方起有伏羲、祝融、神農、黃帝、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禹、夏桀等像順次刻出,像旁各有隸書題名。伏羲手執蛇身之矩,神農執耒耜、夏禹執鍬,頗引人注目。第三層刻孝子事跡:最右為曾母投杼、向左分別為閔子騫墜鞭、老萊子彩衣娛親、丁蘭在二親木像前跪拜的場面。第四層刻刺客事跡:從右起分別為曹沫劫桓公、專諸刺吳王、荊軻刺王。第五層刻有兩輛馬、六個騎者和一個步行者。
西山牆也分五層。頂端刻西王母、神獸、仙人。第二層刻列女事跡:代趙夫人、梁節姑姊、齊義繼母、京師節女。第三層刻孝子事跡:三州孝人、義漿羊公、湯、孝孫(原谷)等人。第四層刻刺客事跡:要離刺慶忌豫讓刺趙襄子、聶政刺韓王、無鹽醜女鍾離春。第五層刻庖廚和縣功曹迎處士圖,大約是描述墓主人事跡。
北牆畫像分四層。第一層與東西山牆第二層相接,刻列女事跡:梁高行拒聘、魯秋胡戲妻、魯義姑姊、楚昭貞姜漸台。第二層刻孝子事跡:柏榆受笞、刑渠哺父、董永傭作侍父、田章孝母、朱明友悌、忠孝李善、日c拜謁闕氏像。第三層中間刻樓宇燕居,樓上端坐一名婦女,旁有侍女4人,右方刻藺相如奉璧於秦、范雎辱魏須賈;左方刻7人畫像,居中3人身份高貴,其右2人作跪稟狀,左2人拱手躬身侍立。第四層中央為上通第三層的樓宇下層,室內畫4人,是宴享場面,室外兩側畫人物車騎。
屋頂前後兩坡皆刻祥瑞圖案。
其他石室的畫像石題材內容、裝飾方式都和武梁祠相仿,在內容上還有泗水取鼎、孔子見老子、孔子門生、水陸攻戰、魚龍曼戲、仙人出行、雷神出行等構圖。左石室所刻的《荊軻刺秦王》畫面保存完整,它和《泗水取鼎》都具有貶斥秦王的含意,是代最流行的畫像石刻題材。
武氏祠畫像石是用減地平雕加陰線刻的技法雕成即畫像輪廓之外減去一層,而畫像輪廓內,如面相、衣紋等細部又為陰刻,比輪廓外刻畫稍深。這種表現形式在漢代畫像石中是最有代表性的。風格工整而樸實,布局嚴謹,人物多作側面像平列展開,形象處理規律化,造型上偏於靜滯,裝飾趣味極濃。整個畫面物象單純、造型簡潔、虛實相間,頗有節奏感。武氏祠畫像的成功之處還在於作者善於抓住情節發展的高潮,捕捉生動的瞬間,運用誇張的手法,有力地表達了主題。如《荊軻刺秦王》一圖的處理就是刻畫了情節發展的最高潮;荊軻一刺秦王不中,被人攔腰抱住,他雙臂勁舉,怒發直豎,奮力擲出匕首,不幸未中,秦王繞柱疾走,大驚失色。畫中秦王和荊軻的動作及其相互位置都渲染出這一場面的緊張。旁邊還以燕國勇士秦舞陽嚇得仰面倒地的形態來烘托氣氛、特別引人注目的細節是匕首刺穿柱心並露出鋒尖,誇張地表現了荊軻孤注一擲的抗爭。這一作品人物形態誇張,氣氛緊張,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魅力。《泗水取鼎》同樣生動有趣地表現了事物發展到一個轉折點的瞬間:寶鼎已被人拉出水面,突然龍咬斷了系鼎的繩子,鼎即將墜落,拉鼎人慾仰面跌倒,表現的正是由成功轉向失敗的那一剎那,充滿了戲劇緊張。《閔子騫失鞭》刻畫了閔子騫跪向父親,他的父親弄真相後愧愛交加的一瞬間,他的父親左手扶桯,轉身以右手撫閔子騫脖頸,表現了他的憐子之情。《狗咬趙盾》刻畫了趙盾逃出宴會,晉靈公的熬犬追咬他,他的救護者祁彌明正舉足踢向熬犬。祁彌明的足尖恰在犬的頷下,非常形象地表現了這一尖銳的戲劇衝突。武氏祠畫像刻畫生動,耐人觀賞,不論在內容與形式上都代表了東漢畫像藝術所取得的成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