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恚火

嗔恚火

嗔恚火--即嗔恚之熱惱如火,故稱嗔恚火。又嗔恚能燒盡一切功德,故譬之以火。出自增一阿含經卷十四(大二·六一九下):‘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嗔恚火嗔恚火
嗔恚之熱惱如火,故稱嗔恚火。又嗔恚能燒盡一切功德,故譬之以火。增一阿含經卷十四(大二·六一九下):‘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內容

嗔恚之熱惱如火,故稱嗔恚火。又嗔恚能燒盡一切功德,故譬之以火。增一阿含經卷十四(大二·六一九下):‘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嗔的起因

一是順理嗔:因無辜受害,或他人無理取鬧,故意中傷破壞自己的聲譽與地位,甚至損害自己的依報或正報,所以大發脾氣,此屬人之常情,發脾氣發得有理,故名順理嗔。

二是非理嗔:這是無緣無故而發嗔心,或惡人先告狀之類;明知自己理虧,對人不起,但大發虎威,先發制人,無故動肝火,反臉無情;或無端發脾氣,這些都是拂乎人情,非理而嗔。

三是爭論嗔:或起於辯論,或起於閒談。在辯論會中,每見到雙方爭持不下,而激烈駁辯,結果,弄得面紅耳赤,各懷憤恨。或有人在茶餘飯後,雖情投意合,相對聊天,但偶一談及關於雙方見解不能一致,或思想不能統一的某一問題,或某一主義時,由於彼此意志的分歧,不難會發出相反的言論;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互相廝殺,甚至嗔火萬丈,大打出手,這些導源於爭論的嗔心,都名為爭論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