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輔

單輔(1538~1592) 字序弼,號岩泉。德化縣城南郊高陽人。生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農曆五月廿九日。

人物介紹

單輔(1538~1592) 字序弼,號岩泉。德化縣城南郊高陽人。生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農曆五月廿九日。隆慶元年(1567)恩貢出身,萬曆八年(1580)任盛產珍珠的廣東合浦(今屬廣西)知縣。任滿歸來,未取合浦一珠。高潔廉正,處污泥而不染,為古瓷都德化歷史上名馳遐邇的“清官”。其職雖小,而精神、浩氣長存,永為後人垂念。

單輔少時聰慧勤奮。曾隨泉州名士李廷機遊學。他資性恬靜,行檢端方。萬曆八年至十四年(1580~1586)授廣東廉州合浦(今屬廣西)知縣,在任六年,“清介自矢,執法不阿,廉明公正,不染百姓脂膏,不取合浦一珠”。當時,朝廷下詔查處“盜珠要案”,盜珠者以滿斗珍珠行賄,單輔未受,並以其為線索徹底查清嚴究,罪犯無一漏網,盡誅其同黨。任內又奉命丈量土地,農村土豪富戶妄圖逃避賦稅,持重金數千“饋贈”,要求減少丈量半數田畝。面對巨額金錢財物引誘,單輔未為所動,如數清丈造冊上報,人皆欽服。任滿,以政績升廣西平樂府通判。未赴任,旋辭官歸隱。

單輔辭官歸來,家無存儲。合浦本是富庶地區,而他卻廉正自守,兩袖清風。起初甚有人懷疑,都察院派員察訪,見其老妻自己下廚為炊,兒子傳茶送飯,未嘗使奴喚仆。居室陳設簡陋,家人衣著素樸,三餐粗茶淡粥。待客匱乏山珍海味美饈,僅以自產禽蛋烹作上等菜餚,察訪官員大為嘆服。後上稟賜以“清廉”巨匾,以示表彰。福建提學按察副使鄭三俊聞知單輔清風亮節,題匾“清修遠蹈”以贈。其匾現保存完好。

據傳,單輔辭官家居,其故友、大學士李廷機聞訊專程來訪,單輔為表盛意,當晚命老妻下廚設家宴熱情款待。席問,飯菜將飽,酒興正酣,而主人“特備”的一道佳肴一直在鍋里烹燉久久未見端奉上桌。此時,老友李大人頗感詫異,屢次欲探明此道菜餚該是何種“珍饌美饈”,烹煮如此費時?單輔幽默微笑道:“此‘清廉骨’也!”李大人更生疑竇,親自到伙房勘視究竟,揭開鍋蓋,但見一鍋沸騰的白水,泡煮著當年欽賜的“縣宰冠戴頂尖”!這時,在場之人相視,詼諧緘默會意而笑!

人物著作

單輔歸隱家居7載,菽水盡歡,清貧度日,寄娛林泉詩書;足不入公門,口不談公務,潔身自愛,節守以終。作《百勞傳》,以責戒不孝父母之人。萬曆二十年(1592)農曆六月廿一日卒於高陽故居,年55歲。李廷機嘉其廉正,薦為鄉賢,祀於德化縣鄉賢祠。其“高潔廉正,污泥不染”等佳話,民間一直廣為傳頌至今。其《百勞傳》及詩作《宦成游舊館》、《過嚴先生釣台》、《夜飲友人家有懷》、《東籬賞菊》、《題楊柳美人》等收輯於《德化高陽單氏族譜》。錄其:

宦成游舊館

才作樵童憩石崖,忽然白髮賦歸來。

頻將柏葉和羹煮,好把桃花夾水栽。

談笑多非舊相識,文章半是再安排。

醉鄉有路今初到,明月高台且勿開。

東籬賞菊

春光好知已,恐使嬌紅贅。

肌骨慣風霜,顏容爭晚歲。

題楊柳美

人面未相逢,此日相思不?

柳色照娥眉,東風入人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