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維岳

朝廷為了安撫民情,特選喬維岳為該州通判。 於是,朝廷詔升喬維岳為淮南轉運使,治理淮河,功不可沒。 鹹平四年(1001年),喬維岳任壽州刺史,病死任上,享年76歲,朝廷追贈兵部侍郎,撥專款為其安葬。

基本信息

簡介

喬維岳(926--1001),字伯周,後周南頓縣(今項城)人,顯得三年(956年)進士.

經歷

歷任平輿令、高郵通判,淮南轉運使等職。公元978年,泉州陳洪向宋主進表,願獻疆土歸附,並乞讓其子文顯留住,該州百姓對此不滿。朝廷為了安撫民情,特選喬維岳為該州通判。時,仙遊莆田、百丈鎮一帶老百姓十萬餘眾蜂擁轉攻州城,監軍何承矩、王文寶主張殺城民,燒府庫而後逃離。喬維岳挺然抗議說:“朝廷寄以綏遠靖邊,今惠澤未布,民心不服,反以屠城對之,這豈是主上旨意?”承矩等聽後,同意堅守。隨後福州轉運使楊克讓率兵救援解圍。於是,朝廷詔升喬維岳為淮南轉運使,治理淮河,功不可沒。時淮河山陽一帶,水勢湍急,行船多遭傾覆。喬維岳細心規劃,開挖自末口至淮陰,磨盤沙河故道20公里,清除淤沙,建設船閘、橋樑,使淮河漕運暢通無阻。鹹平四年(1001年),喬維岳任壽州刺史,病死任上,享年76歲,朝廷追贈兵部侍郎,撥專款為其安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