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歸安縣令]

唐棣[歸安縣令]

唐棣(1296-1364),字子華,祖籍錢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吳興做官,遷徙歸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贈承務郎,任歸安縣令。唐棣幼聰穎好學,文思敏慧,能詩善畫,有“奇童”之稱。

基本信息

唐棣有兩種意思,一種是人的名字,還有一種植物的名稱。以下分別做以介紹

一、[元]唐棣(1296-1364),字子華,祖籍錢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吳興做官,遷徙歸安(今浙江湖州)。父唐清,元初贈承務郎,任歸安縣令。唐棣幼聰穎好學,文思敏慧,能詩善畫,有“奇童”之稱。
二、唐棣,一種植物。

唐棣畫家唐棣——作品
唐棣唐棣——植物


[元]人物唐棣簡介

唐棣[元]唐棣——松陰聚飲圖
唐棣:[元](1296-1364)字子華,祖籍錢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吳興做官,遷徙歸安(今浙江湖州)。
唐清,元初贈承務郎,任歸安縣令。唐棣幼聰穎好學,文思敏慧,能詩善畫,有“奇童”之稱,為趙孟頫、馬煦賞識,弱冠時便拜趙孟頫為師,常出入趙府,交往益深,不久馬煦升為刑部尚書,遂攜唐棣至京,延佑初進薦仁宗,以繪畫侍奉宮廷,在嘉熙殿畫屏風“揮灑立就,天子稱賞”,待詔集賢院,因而有機會遍覽歷代書法名畫。

此時趙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讀學士。唐棣在朝廷中與文臣交往,詩文、書畫得到虞集、偈傒斯、趙孟頫指授,技藝更趨成熟。

元文宗天曆二年(1329)應詔在南京龍翔寺繪製畫壁,至順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詔在宮廷作畫。

郴州、處州、江陰、嘉興、休寧、蘭溪州、吳江等地均做過官,有政績。工山水,近學趙孟頫,遠師李成、郭熙,亦工詩文,晚年返鄉埋頭讀書作畫,生活較悽苦。

傳世作品有元統二年(1334)作《林蔭聚飲圖》軸、至元四年(1338)作《霜浦歸漁圖》軸,圖錄於《中國繪畫史圖錄》上冊;《攜琴遠眺圖》軸現藏四川省博物館;《雪港捕漁圖》軸藏上海博物館;《雲浦駕舟圖》冊頁、《仿郭熙秋山行旅圖》軸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故宮名畫三百種》;現藏上海博物館。他又長於詩文,著有《唐子華詩集》、《休寧稿》、《味外味稿》等,均佚,只在《草堂雅集》中保存數首。

作品介紹

唐棣唐棣——松陰聚飲圖
松陰聚飲圖
絹本設色縱14.4厘米橫97.1厘米上海博物館

圖繪數人在樹下聚飲的情景。河畔長松高聳,樹後露出茅屋數間。松蔭下四位長者席地而坐,面對酒缸正在舉杯暢飲。旁有兩人手捧壺盤侍候,一人抱矮案前來。河中露出坡陀松林茅舍。隔河崗阜起伏,還山隱約。圖中描畫對飲者解衣,不矜禮儀,生動地表現出樹民野老酒酣與豪的生活樂趣。唐棣曾投趙孟孚門下,學者詩文繪畫。此圖崗巒坡石筆墨圓潤婉和,頗有趙氏遺法。長松的勾皴蒼勁精巧,細枝形似蟹爪,則脫於郭熙。

畫幅中自題“元統甲戌冬十一月吳興唐棣子華制”。下鈐“唐氏子華”朱文方印。甲戌為元統二年,即公元1334年,時作者年三十九歲。此圖屬早年之筆,故較多保留著師承前人技法的痕跡。 

唐棣唐棣——雪港捕漁圖
雪港捕漁圖

霜浦歸漁圖》絹本,水墨,縱134厘米,橫86.2厘米,現藏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在多數唐棣的山水畫裡,我們看到的大都是巨觀的、曠遠的全景式構圖,人物在以景為主體的畫面里似乎只起點綴的作用。常見背景漸漸推遠,水墨層層渲染,簡淡的用筆鋪陳出一派清幽古雅的氣息。

而在《霜浦歸漁圖》這幅畫裡,作者有意把鏡頭拉近,較為細膩地描繪了晚歸的漁人走在回家之路的情景。那頂天立地的古松,粗壯而枝茂,幾乎占去畫面一半的位置,凸顯著極強的視覺張力。簡練的筆法,勾畫出變換多端的雜樹,以及高低錯落的坡岸、迎讓有序的山石和蜿蜒而下的山泉,使觀者在感受畫面豐富、飽滿的同時還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機。

畫的左側小橋邊,有三個趕路的漁夫,應當是此畫的畫眼。他們肩扛漁具,一邊走著,一邊又彼此顧盼,仿佛在聊著什麼……三人從右向左前行所構成的橫的動勢線,與高大占松的豎勢相互平抑,使畫面穩定和諧
縱觀全畫,人物造型之簡括,傳神之生動,布勢之精巧;還有山石凹凸、樹枝虬曲、溪流湍下的豐富用筆,以及嚴謹的墨色暈染,均見作者寫實功底和傳神寫意之能事。從此畫營造的自然安閒的意境上我們更能感受到,與其說是畫家在寫景寫入,不如說是通過對自然和漁人的描寫,表達了畫家對“天人合一”精神的感悟

植物唐棣簡介

唐棣唐棣圖片
唐棣是一種樹的名字,它的花是白色的,並且向兩邊散,可是它的果實卻是甜的!
落葉灌木或喬木。芽圓錐形,芽鱗數枚。單葉互生,有托葉。總狀花序頂生,稀花單生,苞片早落;萼筒鍾狀,萼片5、全緣;花瓣5,披針形、倒卵形或長圓形,白色;雄蕊10-20,花柱2-5,基部連合或離生,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5室,每室2胚珠,有時室背生假隔,形成4-10室,每室1胚珠。梨果近球形,內果皮膜質。種子4-10,藍黑暗紫色,直立,子葉平凸。萼片宿存、反折。
約25種,主產北美,南至墨西哥。我國2種,產於華東、華中和西北
花序美麗,果密集,可供觀賞。果味甜多汁,可食、制果醬及釀酒。作果樹砧木,有矮化之效。

基本資料

唐棣薔薇科植物——唐棣
中文名:唐棣
種拉丁名:Amelanchier sinica (Schneid.) Chun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屬中文名:唐棣屬
屬拉丁名:Amelanchier
國內分布:產河南甘肅陝西湖北四川。生山坡、灌木叢中,海拔1000---2000米。模式標本采自陝西。
唐棣唐棣果實圖片

海 拔:1000-2000
命名來源:(爾雅)【Chin . Ecom. Trees. : 168. 1921】
中國植物志:36:403
英文植物志:9:190
最低海拔:1300
生 境:山坡林中
藥用部位:樹皮(扶移木皮)
藥用功能:去風血腳氣疼痹,宛損瘀血,痛不可忍。

植物簡介

唐棣高鈣唐棣
高鈣植物樹種--------榿葉唐棣簡介

榿葉唐棣,屬薔薇科唐棣屬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分布於北美洲內陸的重要經濟林樹種。樹高通常達1.5~3.0m,花白色或粉紅色,梨果狀漿果,果實球形、近扁球形,藍黑色或紫黑色,果實營養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適應土壤、氣候條件範圍很廣,它喜光、耐旱、耐寒,垂直分布海拔高度500~1000m。是目前國際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第三代水果代表。
榿葉唐棣,單葉互生,葉卵型至長橢圓形,長5.0~7.0cm,寬4.5~6.0cm,背有白粉,秋天葉片黃金色或綠色帶金黃色班點。頂生總狀花序,具數朵花,花瓣白色或粉紅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實6~7月份成熟,紫色或黑紫色,可鮮食或煮熟吃,汁液豐富甜軟,也可曬成唐棣乾,(每顆果實含有種子3~5粒、種子鐮狀彎曲、黑褐色)風味甜美似乎有蘋果之味道,果實直徑1.0~1.5cm。
榿葉唐棣果實營養豐富,果實含糖11%~19%,蛋白質1.9%~9.7%。每100克鮮果含鈣88mg,為百果之首。並且含鎂400mg、鉀244~300mg等元素,富含18種胺基酸。果實清香甜美,風味獨特,除作食品以外,也是釀酒、製造高級飲品和保健藥品的理想原料。嫩葉可制茶或提取天然色素。花色鮮艷美觀,具有觀賞價值,也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樹種。

唐棣高鈣植物樹唐棣果實
榿葉唐棣栽植後3年既開始結實,5~7年進入盛果期,結果壽命達50年之久。每公傾產量為3300~4500kg,按目前加拿大市場鮮果售價3.3~4.4美元/kg計算,每hm2產值為11000~20000美元。該樹種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喜光、耐旱、耐寒,在年均降水量250~1000mm,年均溫度-3.2℃~9.4℃,無霜期80~120d,海拔高度500~1000m,土壤為褐土、栗鈣土,黑鈣土、pH值在5.0~8.0之間均可栽植。

根系發達,叢生,固土能力強,適合用於營造水土保持林。從繁殖方法來看,無論從種子育苗、分櫱、扦插、嫁接、組織培養均可獲得優質苗木。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