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

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

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是唐代王羲之的書畫,屬於草書。縱25.6厘米,橫21.5厘米,草書五行,五十一字。現在收藏於 天津博物館。該作品是唐代鉤填本,較完整地保存了東晉時王羲之的書法風貌。墨色斑斕,筆意神采超逸,書風從容豐腴,是研究王羲之書法及其各種刻本的寶貴資料。

基本信息

【名稱】: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
【類別】:書畫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年代】: 唐代
【規格】:縱25.6厘米,橫21.5厘米,草書五行,五十一字。
【收藏機構】:天津博物館

文物鑑賞

唐 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唐 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
唐摹王羲之草書寒切帖卷,該作品是唐代鉤填本,較完整地保存了東晉時王羲之的書法風貌。墨色斑斕,筆意神采超逸,書風從容豐腴,是研究王羲之書法及其各種刻本的寶貴資料。卷尾有明代董其昌婁堅題記。曾經南宋紹興內府、明代韓世能王錫爵、清代王時敏等人鑑藏,是流傳有序的書法藝術珍品,國內稀有。

作品釋文

釋文:“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謝司馬即謝安,王羲之至親。)

相關資料

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代宗師,對後世影響深遠。因其真跡亡佚,今天所見只有法帖摹刻拓本和鉤摹的墨本。拓本經過刊刻、傳拓、裝裱等多種工序,難免失真。墨本是直接從原跡上勾勒填墨而成,因此更能反映原書法面貌。人們以後者為貴。據啟功先生統計,“可信為唐摹本的,至多不過九件”。其中有些還在海外,有些沒有署“羲之”款式,因而這件藏品尤顯珍貴。1958年入藏博物館,是一件流傳有序的書法藝術珍品。

作者簡介

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琅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貴族,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工書法,早年從衛夫人(鑠)學,後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並博採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其書備精諸體,尤擅正、行,字勢雄強多變化,為歷代學書者所崇尚,有“書聖”之稱,影響極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