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遺址位於鹹豐縣尖山鄉唐崖河畔,土司城始建於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啟初年(公元1621年)進行擴建,辟3街18巷36院,內有帥府、官言堂、書院、存錢庫、左右營房、跑馬場,花園和萬獸園等,共占地1500餘畝。在土司城內外還修建有大寺堂、桓候廟、玄武廟等寺院。

基本信息

簡介

唐崖土司城唐崖土司城
清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廢唐崖司。現在土司城遺城保存最為完整的石牌坊,是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修建的,正面刻著"荊南雄鎮",反面刻著"楚蜀屏翰",兩面鐫有"土王出巡"、"漁南耕讀"、"雲吞雨霧"、"哪咤鬧海"、"槐蔭送子"等浮雕圖案。牌樓正面的唐崖河畔,存有石棺、石馬各兩尊,石人儀態莊重肅穆。400餘年雨蝕風化,木質建築於20世紀70年代失去最後輪廓,但條石鋪設的街蒼、土石壘砌的城牆仍清晰可見。
唐崖土司王城遺址位於鹹豐縣尖山鄉唐崖司村,面臨唐崖河,背靠玄武山,距縣城30公里。唐崖土司系著名“九溪十八峒”土司之一,鹹豐縣四大土司之最。所轄範圍方圓近二百里,城址內隨處可見殘缺磚瓦,以及殘陶、瓷器碎片,文化層最厚處可達1米左右,現城址中還保存著土司時代的重要文物遺蹟,如石牌坊、石人石馬、土王墳以及城牆、街巷等。1992年被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崖土司,覃姓,世代居宦,相沿一十八代,歷位460餘年。元時建制,功授宣慰使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因過降為長官司,永樂二年升授安撫司,並頒授活龍、蒼蒲二副司。天啟年間,覃鼎奉命征討,戰功卓著,蒙四川右布政使朱燮元提奏,授宣慰使職,朝廷賜皇令二道、牌坊一座,上書“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八個大字,清康熙十八年又降為長官司,直至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為止。
唐崖土司城始建於元代初期,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擁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建有衙署、宮言堂、大小衙門、存錢庫、牢房、閱書院、靶場、箭道、左右營房、萬獸園,等還有8大寺院36箍井。現存的遺址東西長770米,南北寬750米,總面積57.75平方米。整體建築分政治、宗教、軍事、文化、經濟、綜合、娛樂和墓葬八大組成部分。

建築

城牆

唐崖土司城唐崖土司城
唐崖土司城的東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牆(又稱外城牆),在其北面和東北面還修建了內城牆。城牆以自然石塊稍微加工後壘砌而成,現大多可見,並保存在1米以上。其中,臨河一面保存最好,高達2.5米,現存城牆基寬3.2米。在城的東門處,原有的城樓基礎牆體遠遠大於城牆的寬度,現殘寬6米至7米左右,可明顯看出是城門樓的基礎,現東城牆殘長150米。

街巷

城址中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見,傳稱土司城中三街自城東入,城西出。分為上、中、下三街,呈不規則形狀,全長880米。以石牌坊為中心,稱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鋪砌而成,條石長2米,寬0.3米,橫向順街鑲嵌,街面寬闊而整齊。沿大衙門而下,稱上街;沿小衙門而上,稱下街。36條巷道仍以石塊鋪砌,隨地勢連線街道,四通八達。其中在上街和南城牆之間依次平行著“一橫道”、“二橫道”、“三橫道”。

垣侯廟

在唐崖河西岸昔日土司城的進口處,廟宇台階依舊,今人仿古重建垣侯廟宇一座,內有兩尊石人石馬對峙山門,廟後為張飛祭台。

石人石馬

石人石馬高2米,長3米,馬勢若奔騰,人背雨傘,舉手執髫,體態雄健,造型生動,為歷代文人所讚賞。 明萬曆辛亥歲,印官田氏夫人和欽依峒主覃傑為紀念覃鼎出征功績,請當地雕刻大師陳大仙用巨石雕刻了一對石人和兩匹石馬。現立於城東唐崖河畔的台地上。按《覃氏族譜》記載:當年雕鑿石人石馬的同時,還修建了張王廟,後又改稱桓侯廟。為了有效保護石人石馬,1979年省政府撥款新建了罩馬亭。
據說這是土王覃鼎馬夫和座騎,石馬為公母二馬,作提腿欲行狀,前有執轡石人兩名,皆武士裝束,侍立馬旁。石馬“儻權奇,勢如騰驤”;石人“執轡其旁,如控馭狀”,左右並立,栩栩如生。
有詩云:“石人石馬在閬州,大仙留下幾千秋。青草齊眉難開口,黃塵滿面一鍪兜;狂風呼呼無毛動,細雨霏霏有汗流;牧童有繩牽不去,狂鞭怒打不回頭”。馬以整塊石鑿成,奇偉雄壯。左側石馬高2.38米,背寬0.7米,長2.8米。馬身雕飾鞍、蹬、韁、轡,清晰明顯。韁上陰刻小字:“萬曆辛亥歲(公元1611年)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田夫人立”。石人高1.9米,著盔甲,佩劍抱傘,侍立馬前。右側石馬高2.08米,長2.5米。馬韁陰刻小字“萬曆辛亥歲季夏月四日良旦,峒主覃傑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頭已毀,殘身高1.6米,著盔甲,侍立於旁。兩馬間距4.8米。馬的特點,似為南方馬的形體,肥壯而不高大。

司城牌坊

順廟左上行300米,有土司城屏障石牌坊一尊,明天啟3年(1623年)皇帝賜修。牌坊高6.8米,寬6.03米,全石仿木結構,橫額正面書“荊南雄鎮”,背面書“楚蜀屏翰”,8字蒼勁有力,全為陰刻,石牌坊兩面還刻有“土王夜巡”、“麒麟奔天”、“雲霧騰龍”、“哪咤鬧海”、耕耘、樵夫、漁人、閱讀等故事圖案。
石牌坊是土司城的屏障,矗立在唐崖土司城中央,前為街道,後為衙院,頗為雄偉壯觀,是現今土司城遺址中的文物精華。牌坊為全石結構,一斗三開亭閣式斗拱建築,飛檐翹角,三門四柱,通高1.15米,通寬8.4米,柱粗2500厘米。前後均以高2.5米、寬0.7米、厚0.25米的鼓石護撐,門前立石獅一對。中門寬2.9米、高5米。側門寬1.7米,高3.5米。上以整石為枋,鑿榫為柱相接。枋間以厚15厘米的薄石鑲嵌,其上雕有人物、書畫、文字、龍鳳。中門坊額下以象鼻裝飾,布局別致。臨街一面陰刻“荊南雄鎮”四個蒼勁醒目大字和“欽差總督四川兼湖廣荊岳鄖襄陝漢中等府軍務策授總糧餉巡撫四川等處四方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乃僉郡御使使朱燮元為”等小字。臨後衙一面陰刻“楚蜀屏翰”四個蒼勁醒目大字和“湖廣唐崖司征西蜀升都司僉事兼宣撫司宣撫使覃鼎立天啟四年正月吉旦”等小字。大字上下坊與側門坊客面浮雕神話故事人物圖案,計有“土王出巡”、“麒麟奔天”、“哪吒鬧海”、“舜耕南山”、“漁樵耕讀”、“雲龍吞霧”等。
據史料記載,此牌樓是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嘉靖皇帝賜書給土司覃鼎的皇令,距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由於整個牌樓的門、柱、坊額和飛檐全系石頭結構,加之方形素麵,從樓基到樓頂收方自然,堅固協調。傳說當初石牌樓怎么也立不起來,正在工匠們無可奈何之時,來了一個討飯的乞丐,立牌樓的人就給了他一碗飯。但乞丐並沒有馬上吃飯,而是將筷子插在飯碗中間。工匠們受到了啟發,逐採用“堆土法”(即在石柱兩旁堆土)將牌樓立起。
這座石頭結構的牌樓,即體現了中原漢文化的強大影響,又保留了土家族文化的特色,是土家族、漢族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土王墓

為田氏夫人和無名墓,置拜台、墓室,室外拜台寬闊,玉石欄桿裝飾,墓室並排4間,四壁石牆,花紋精緻,設有棱動石門開啟。門外為仿木石結構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築,屋面雕飾筒瓦,脊翹龍首,檐下斗拱,廊柱挺立,墓室現為空穴。距土王墓後200米遠的玄武山上,有兩株合圍4.7米、高40餘米的古杉,枝葉繁茂,相傳系土王覃鼎和夫人田氏共同栽培而成,人稱“夫妻杉”。

城址東北角高坡上,有並列兩座明代墓葬,一為土王墓,一為田氏夫人墓,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華麗。槨室以鑽鑿砂岩壘成。前觀為坊木結構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築,長7米。屋面雕飾筒瓦,脊雕龍首裝飾,檐下斗拱明顯,5根廊柱形成4間墓室。廊柱長方形,面寬0.45米,厚0.6米。柱間寬1至1.1米。廊室間距1.85米,高2米。廊頂雕刻圓形藻井飾。再進為4個墓室,前有抹石門8扇。門高1.65米,厚00.1米,寬0.67米左右,門上雕飾格欄。墓室以整塊砂石合成,長3米,高1.5米,兩中室寬1.3米,側室寬1.25米。各有石棺床,長2.7米,寬0.9米。後有壁龕,高離棺床0.5米。龕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室間以整塊石隔開,厚0.15米左右。中雕小格窗,寬0.58米,高0.9米。窗眼為錢紋圖案,可以相望。室頂雕刻藻井,以花為紋飾圖案。墓前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獸,兩側飾以精雕麒麟,高約1米。整個王墳以石建構,十分精工,其建築格局及裝飾實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很好地代表了這一時期的石雕工藝水平。
埋葬土王,用心良苦。據傳說,當年土王死後,用了四十八口同樣的棺材,同一規模和同一葬式,在同一時間內出葬,混淆真偽,以防盜墓。現土司城後山所存不少格局各異墓葬,均無碑刻文字,無法辨認。
田氏夫人墓在土司墓左側,封土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和石牌坊。碑寬0.97米,高1.9米,基座高0.45米,有桌几花紋圖案。碑面中刻“明顯妣誥封武略將軍覃太夫人田氏之墓”,前記“孝男印官茵宗記”,後題“皇明崇禎歲庚午季夏吉旦立”。在墓前有一較矮小的素麵石牌坊,造形簡單,無雕飾花紋。牌坊以石建成,高3.5米,邊高2.5米,中門寬2.04米,側門寬1.4米。牌坊兩側以鼓形石護柱,上以石為坊,鑿榫相接。
再上為武略將軍覃鼎墓。覃鼎墓附近,有同時期、同型制、同等級的將軍墓5座,多無碑記。司城背後玄武山上叢林中,存有不少不同格局的墓葬群。可以斷定,這一帶為覃氏的家族墓地。
鹹豐唐崖土司前臨唐崖河,後傍玄武山,地勢險要,風光獨具。在這裡不僅能看到規模宏大的土司皇城,更能感受到土司的文化底蘊。

文化

唐崖土司城唐崖土司城
土司城內所見的文化遺物,主要有殘瓦、陶器碎片、建築後的石料殘件及毀棄的建築裝飾件等。1986年,當地農民在衙院後發現3顆銅印。其中,一顆為“永寧衛千戶所百戶印”,長7厘米,厚1.3厘米,柄長5.7厘米,重850克。正面刻“永寧衛千戶所百戶印”,背面右刻“禮部造洪武五年十一月日”,左刻“永寧千戶所百戶印”,印沿刻“於字二十五號”。永寧衛在今四川敘永縣,元置永寧路,故治所在今敘永縣西,明改置永寧衛,移今敘永縣,與雲南交界,距唐崖司十分遙遠。該印顯系初建永寧衛時所頒。“明系唐崖土司最倔強”,曾多次征蜀,此印當為勝利品。另兩顆為“唐崖長官司印”,篆刻。一顆背面有文字,右刻“唐崖長官司印”,左刻“周元年(清聖祖康熙十三年)十二月”,中刻“禮曹造”,印沿刻“於字叄佰四十四號”。印長6.9厘米,厚1.2厘米,柄長8.2厘米,重675克。此印為吳三桂據云南時所頒。另一顆背面無文字,印長7.1厘米,厚1.8厘米,柄長7.5厘米,重1100克。此印應為清庭所頒。按清庭規定,吳三桂所頒舊印應上繳朝廷,但唐崖土司卻把它藏下來了。從製造水平看,前印鑄造工藝比較粗糙,篆體字筆劃粗而偏方,不規劃;後印筆劃較細,規則勻稱,工藝水平也較高。
此外,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城址內還發現石火盆一個,以砂石鑿成與今天完全相同的火盆狀,長寬0.7米,高0.2米;石馬槽一個,石獸一尊,花卉、草葉紋石刻等。建築用的石質材料構建比比皆是,還有以花草為飾的花紋磚,青花錢紋瓷片,錢紋中書“泰昌通寶”。土司城中的瓷器出自“碗廠溝”,那裡曾燒制過質量上乘的白瓷器具,並發現了窖址及燒窖用的支墊器具。
唐崖土司城是一座帶有軍事戰略意義的堡壘式建築,從背靠陡峭的玄武山,前臨奔騰的唐崖河,到隨時待命出征的石人、石馬,再到鐫刻“荊南雄鎮、楚蜀屏翰”的石牌坊,以及左右營房、靶場、跑馬場和東、北、南三面修建的城牆,從不同側面傳送著唐崖土司英勇善戰的土司城重視軍事防禦的歷史信息。三街三八巷三十六院烘托出的繁華景象,顯示出土司城社區自給自足的封建農奴制經濟。專門為土司子弟學習漢文化而開辦的書院,證明唐崖土司學習漢文化的風氣比較濃厚;專門為覃氏家庭修建的覃氏宗祠,昭示著他們盛行祖先崇拜的宗族觀念。在宗教區修建的幾大寺廟,昭示著這裡曾流行佛教,香火旺盛。傳說中的覃氏夫人化解了覃、田兩姓土司的恩怨,也顯示出唐崖土司的婚姻半徑。殘存至今的建築柱基,顯露出土司城房屋建築的“乾欄”特色。牌樓上雕刻的“土王出巡”圖,傳遞著土司城特有的禮儀風俗。集中分布的墓葬群和保存至今的碑文,詮釋著唐崖土司的喪葬文化。留存至今的民間文學和見諸方誌的典禮祭祀,無不承載著古代王城的文化習俗。
因此,400多年前的唐崖土司城曾是方圓1000多公里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現今則是全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文物遺址,具有非常的歷史地位和學術研究價值。要研究土家族,不得不研究唐崖土司;要研究西南地區的民族文化不得不研究唐崖土司城遺址。《中國國家地理》報導:
沒落的土司皇城——唐崖土司城
不到唐崖土司城,不容易構想中華民族之締造曾是何等艱辛。唐崖位於湖北省鹹豐縣尖山鄉唐崖河畔,是土家族的中心地帶;而土家地域,除西南一隅與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接壤之外,其餘周邊都是漢族。就這樣一座孤島,漢代屬於“巴人”
之地,唐、宋是“羈糜州”,元、明、清是土司領地,直到清雍正十二年才“改土歸流”,納入華夏“正統”。直到民國時期,土司制度在某些地方還有殘存,紅軍長征中就跟一些西南土司打過交道。
土司城比北京紫禁城還大,就個人享受而言,土皇帝不亞於京城的大皇帝土司品級,“宣慰為上,宣撫次之,長官又次之”。唐崖司在這些品級上幾經升降,最後以“唐崖長官司”終場。不論品級如何,唐崖司實際是保持半獨立狀態,對朝廷承擔一定義務,得到朝廷加封,就成了一方“土皇帝”,連土司城也歷來被民間尊稱為“土司皇城”。唐崖土司在這一方稱王稱霸,相繼十八代,歷時460餘年,比東西兩漢朝加起來還長。
土司城的面積甚至比明清紫禁城還大。明清紫禁城南北長約960米,東西闊約760米,算下來不超過73公頃。唐崖土司城縱橫都有1公里,面積超過1平方公里(100公頃,即1500畝)。土司城儘管不到明清北京都城的 1/4O,但就“個人享受”而言,土皇帝並不亞於北京的大皇帝。
唐崖土司城瀕臨唐崖河,此河下游匯入烏江。由土家先民建立的巴子國有一路是沿唐崖河“倒流三千八百里”而下向川東發展的,所以後世唐崖土司與川東的關係頗為密切.我們甚至在峨眉、青城都能在建築上看見唐崖土司城的做法也就不足為奇了。
唐崖土司城的選址十分高明。東面是唐崖河,西面倚玄武山,南北兩面都有溪溝,天然形成一整片向東傾斜的緩坡;四周有充沛的水源,排污也不成 問題。城牆沿山脊和河溝的內岸砌置,可謂深溝高壘,翻過玄武山。便可見相當遼闊的良田平壩,使人相信這片“附郭”農耕有足夠的糧食供應土司城,即使遭到圍困,也可長期固守。唐崖河東岸“崖岸高峻”,當年自必首先考慮城防,但觀瞻上也令人感到雄秀兩兼,心馳神往。近年注意保護,四周林木逐漸蔥鬱.正在恢復往昔“王城”氣象。
許多民族都有“崇東”的原始信仰,土司城的大方向也是“坐西朝東”占居緩坡,本是鄂西人民聚落的傳統規矩,唐崖土司城不過放大了規模。緩坡不占良田,便於引泉排水,而且有利防洪。現在唐崖河下游建了朝陽觀水庫,回水上溢,超過土司城地界,但水位遠在城區之下。可以想見,當年即使山洪瀑發,也無損唐崖土司城分毫。
土司城選取了大方向朝東.恐非偶然,值得深考。全世界的許多民族都有“崇東”的原始信仰。中國到兩漢六朝還以“東向坐”為尊位,最近報導的西漢景帝陽陵方位坐西向東,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很可能在元代建城之始,土家族還保持著這樣的舊習,不經意地流露出來。
唐崖土司城的遺存本來十分豐富,但也與全國其它地區的生態同命運,“農業學大寨”的口號為唐崖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到處開田整地,把許多遺蹟來了個“掃穴犁庭”。但,巍峨聳立的土司衙門牌坊,形態生動的張飛廟前石人石馬,精雕細刻、透著神秘的土司陵和田氏夫人墓,仍然是唐崖的驕傲。湖北境內,除武當山的“治世玄岳”牌坊外,再無一座能超越唐崖的“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坊。土司陵更可能是全國的唯一。“三街”石板依然完整,“十八巷”也歷歷可數。城牆多有遺蹟可尋,賈家溝一帶牆垣更為清晰。其餘城內建置,本地父老都可—一指出其位置(見本文所附《唐崖土司城遺址示意圖》)。主要建築都講究風水、軸線、對景,不難精確定位。在原址作出一些標誌,沒有什麼困難;這能讓遊人易於想像,發思古之幽情。甚至把一部分作出考古復建,也並非絕無可能。近年為了弘揚土家文化,開展旅遊事業,有振興唐崖之議。這當然須得從長計較,討論其可行性,詳加規劃。有人主張將各地有價值而又難於保護的土家吊腳樓遷到唐崖,形成土家民俗村,這是值得鄭重考慮的建議。
土司制度歷史悠久,唐崖土司城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中國土司制度,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廣泛,是一個巨大的“存在”。唐崖土司便是這巨大存在最為鮮活的例證“之一”按照《清史稿》的總結,外藩二國,內地七省,都曾遍布土司。雍正十二年夏四月,湖廣容美土司(中心在今鶴峯縣),首先“改土歸流”。緊接其後,五月,“施南宣撫司改設流官”,唐崖屬施南,唐崖土司的“氣數”到此終結。六月,“湖廣忠岡等十五土司改設流官”,整個湖廣(湖南湖北)的土司制度被徹底“廓清”(以上引文並見《清史稿·九·世宗紀》)。清政府之所以先對容美、施南迅猛下手,實在因為這一地帶深人內地,久為清朝的心腹之患。各土司都曾為“前明”出兵效命,唐崖土司城的牌坊就是明廷對唐崖戰功的褒賞。入清之後,大量“不逞之徒”,包括前明遺老,擁入土司領域避難,伺機“蠢動”。李自成餘部在這一帶建立根據地,打了二十幾年游擊。吳三桂造反之日,勢力也到達湖廣諸土司;近年出土的一方“唐崖長官司印”,竟是吳三桂“偽周”所頒。這一切不能不令清廷寢食不安。
《清史稿·——七·職官志》對土司製作了頗具學術價值的總結:隴沿舊制,湘楚廓清;滇蜀改流十之三四,黔桂長官州縣,以今況往,弱半僅存;詳稽志乘,尚百數十。說的是,遍布內地七省的土司制,甘肅不曾觸動,湖北湖南則全部清除;雲南四川十之三四改設流官,貴州廣西還留下一小半。清朝退位了,竟還有一百數十處土司並未“亡”,給“民國”留下了“統一”的任務,到解放後才算全部完成。
區區一個土司制度,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長期地、大範圍地與流官制並行,自然形成“一國兩制”,這是值得注意的政治現象,更是值得思索的文化現象。《清史稿》所列土司分布的七省,恰恰是廣義的巴域或曰“泛巴”。土司制度正可認為是“泛巴文化”表現之一端。遊人到了唐崖,自必驚嘆其山川之壯麗,文物之豐贍,民風土俗之繽紛多彩,或許更將透過淺表,陷人沉思,引發對我們民族的懷古之情,潛入歷史的深層去探索隱秘

聯合申遺

鹹豐縣全面啟動唐崖土司城“申遺”工作
3月14日,鹹豐縣人民政府縣長戴清堂主持召開了有發改、財政、文體、民宗、住建、國土、廣電、旅遊以及尖山鄉、朝陽寺鎮、唐崖寺村民代表等相關人員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唐崖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認真籌備2014年6月接受國際專家的現場考察,2015年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驗收。
據了解,國家文物局今年2月中旬通過現場考察,認為唐崖土司遺址歷史悠久、保存良好,具有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具有很高的人文和經濟價值。今年3月初,國家文物局對去年11月公布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進行更新,確認湖北鹹豐唐崖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正式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今年3月9日,湖北、湖南、貴州三省文物局、遺址所有地黨、政領導齊聚長沙召開了“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次聯席會議”,專門就聯合申遺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建立了聯合申遺工作機制,確定了主要職責、議事規則等重要內容。
目前,鹹豐縣已將“申遺”工作作為“提升‘武陵山少數民族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 新的旅遊目的地和文化產業核心,為湖北建設文化強省提供有力支撐”的戰略目標納入全縣工作重心,制定了《唐崖土司城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方案》,劃分了五個關鍵節點,建立了七個工作小組,明確了九項目標任務,落實了多項政策措施。以確保“申遺”籌備順利推進,確保“申遺”圓滿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