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唐周昉簪花仕女圖是貴族婦女的生活寫照。畫上共繪就6位豐頰厚體的貴婦,畫家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她們雍容華貴的儀態。畫面變化雖然不大,但富有生活情味。是中晚唐以後典型的貴婦形象。

基本信息

(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名稱】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唐代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遼寧省博物館

簡介

卷,絹本,設色,縱:46厘米,橫:180厘米。

(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簪花仕女圖》, 該圖是貴族婦女的生活寫照。這幅畫上共繪就6位豐頰厚體的貴婦,她們打扮艷麗入時,雲髻高聳,頂戴的折枝花朵皆不相同,臉上又暈染娥眉,衣飾華麗,身著低胸長裙,外罩薄紗,顯出半透明的質感,是中晚唐以後典型的貴婦形象。貴婦的臉上、手上罩染的白粉,千年而下,仍然給人膚若凝脂、粉妝玉琢的細膩感覺。尤其是紗衣透體和肌肉豐腴的描繪,表現了畫家勾線、賦色的高超技巧。全畫光彩照人,仕女們神態安閒,或戲犬、或漫步、或賞花、或拈蝶,在庭院中閒散地消磨著時光。本卷右起首處,一名貴婦手執拂塵,與左側婦人一同戲狗,動作輕柔,曼妙生姿。其餘則表現出漫不經心的慵懶神色,仿佛即便是再有趣的東西也不會引起她們的興致。她們雖然形體豐肥,但從其垂弧的肩頸和纖細的手腕看,仍可顯出貴族婦女柔弱的風致。在這頗為連貫的場面中,畫家惟妙惟肖地刻畫了她們雍容華貴的儀態。畫面變化雖然不大,但富有生活情味。正如北宋《周昉畫美人歌》所云:“深宮美人百不知,飲酒食肉事遊戲。”這正是《簪花仕女圖》卷的絕妙寫照,一個個貴婦雖裝扮得花團錦簇,有濃麗豐肥之態,但仍掩飾不住精神生活的空虛和她們幽怨、鬱悶的情緒。

構圖分析

唐代畫家周昉,用筆樸實。氣韻古雅。描寫貴族婦女春夏之交賞花遊園的情景,畫面描繪仕女們的閒適生活。她們華麗奢艷在庭院中遊玩,動作悠閒、拈花、拍蝶、戲犬、賞鶴、徐行、懶坐、無所事事,侍女們持扇相從。其賦色技巧,層次明晰,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輕紗的透亮鬆軟,皮膚的潤潤光澤,都畫得肖似,表現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

全圖分為四段,分別描寫婦女們採花、看花、漫步和戲犬的情形。人物線條簡勁圓渾而有力,設色濃艷富貴而不俗。此卷傳為周昉真跡,一說系晚唐之作,亦有論作五代畫跡。作者畫四嬪妃和兩侍女,作逗犬、執扇、持花、弄蝶之狀,以主大從小的方式突出主要人物,這是中古時期人物畫常用的表現手法。畫中的犬、鶴和辛夷花表明了人物活動是在春意盎然的宮苑。

(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唐周昉簪花仕女圖

全圖的構圖採取平鋪列繪的方式,卷首與卷尾中的宮女均作回首顧盼寵物的姿態,將通卷的人物活動收攏歸一。宮女們的紗衣長裙和花髻是當時的盛裝,高髻時興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髮的襯托下,顯得雅潔、明麗。人物的描法以遊絲描為主,行筆輕細柔媚,勻力平和,特別是在色彩的輔佐下成功地展示出紗羅和肌膚的質感。畫家在手臂上的輕紗敷染淡色,深於露膚而淡於紗,恰到好處地再現了滑如凝脂的肌膚和透明的薄紗,傳達出柔和、恬靜的美感。

現從出土的大批中、晚唐時期的陶俑來看,畫中仕女的服飾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女性時裝文化。畫和俑的造型都呈現出同一種審美取向和精神面貌。

唐代肖像畫極為發達。周昉畫仕女外,亦善寫照。他在肖像畫上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就,關鍵在於他善於觀察人物複雜的性格,能夠生動入微地表達出人物的精神特徵。此卷背景極其簡括,仕女、白鶴、狗等幾乎作等距離安排,畫後僅以辛夷花點綴。畫面的意境、情調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形象和神態地刻畫表現出來。正是因為對人物傳神地刻畫,才較為細膩地揭示出宮女的心理活動,使得這幅畫真正鮮活起來,成為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不朽之作。

作者介紹

周昉(生卒不詳),字仲朗,又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主要活動於唐代宗和德宗時期(763~804),出身顯貴,先後任越州、宣州長史。能書,擅畫人物、佛像,尤其擅長畫貴族婦女,容貌端莊,體態豐肥,色彩柔麗,為當時宮廷士大夫所喜愛。他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重要人物畫家。早年效仿過張萱,後來加以變化,別創一體,有“周家樣”之稱。傳世作品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