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部曲

唐代三部曲是梁羽生的《大唐遊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三部大唐系列作品。

一、基本內容

“唐代三部曲”是梁羽生的《大唐遊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三部大唐系列作品。

唐代三部曲之一

《大唐遊俠傳》以唐朝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一群身懷絕技、性格各異的武林人士為報國讎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亂的武林傳奇。段珪璋史逸如在新年裡同時喜得後嗣,一男一女,正好定下兒女親家,並以龍鳳寶釵作為信物。段珪璋曾當面辱罵安祿山,安祿山懷恨在心,他認出了段珪璋。可手下人抓錯了人,抓成史逸如。浴血睢陽,盪氣迴腸的史詩,英雄戰死,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唐玄宗楊貴妃郭子儀、安祿山等歷史人物的出場令故事更顯真實。
《龍鳳寶釵緣》是大唐遊俠段珪璋與大唐進士史逸如相交莫逆,雙方指腹為婚,並以龍鳳寶釵為憑。不料,史逸如死於安祿山之手,段珪璋亦在安史之亂的睢陽危城中以身殉國,段珪璋夫人竇線娘也在不久後病死。段子段克邪為大俠南霽雲的遺孀
唐代三部曲之二

夏凌霜所收養,史女史若梅則被安祿山之部將薛嵩收養,改名薛紅線。後薛嵩投降唐王朝,官居潞州節度使,薛紅線亦成官家小姐,對自身身世並不知情。段克邪與史若梅,經歷無數坎坷誤會之後,龍鳳寶釵終於結為百年之好。
慧劍心魔綠林幾世恩怨,宿恨難消.當年被王燕羽一劍來族的飛虎山竇家,居然留下了一個遺孤竇元,臥薪嘗膽三十年,學成絕藝,為報前仇,殺死了王燕羽,展元修夫婦.王燕羽臨終之時囑咐其子展伯承投奔王伯通當年的副手諸遂,要其子不得報仇,亦不許將父母被害之事告知綠林盟主鐵摩勒.因為鐵為竇家之義子,其中恩怨,無法消解。
唐代三部曲之三

……竇元等妄圖控制長江水路,稱霸綠林,一場大戰,眾少年俠士在空空兒帶領下,大敗奸邪之徒.其時段克邪之好友楚平原,宇文虹霓的師佗國被回紇所占,一眾英雄兒女遠赴師佗國,協助宇文虹霓抗擊回紇的侵略,也在客觀上起到保家衛國之作用,同時也在邊境一帶抗擊入侵之軍,雙方在並肩殺敵之中結下深厚的情誼,在萬眾一心中,挫敗了侵略者的入侵陰謀.展伯承與諸葆齡廢了竇元的武功,完成了復仇.鐵摩勒神劍力敗大魔頭雪山老怪,最後一眾少年兒女也終於找到了各自的愛情歸宿,皆大歡喜。

二、人物簡評

空空兒出現在《大唐遊俠傳》《龍鳳寶釵緣》和《慧劍心魔》這幾部書裡面。他從去掉邪氣,到增長俠氣。從去掉神秘傳奇色彩,到回歸常人本性。 空空兒的脾氣自負到狂傲且嚴重護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以說他是有實力當然有魅力,其次是重感情。
自負的資本是他的無敵戰績。
護短其實主要體現在對精精兒的放縱和溺愛上。但他是一個孤僻的人,沒什麼朋友。精精兒與他自小一起長大,又對他尊崇有加,換做誰,都是會格外愛護的。
自然可拿“大義滅親”這樣的話來說他,可是別忘記了,空空兒最早不是大俠客,而只是刺客和妙手神偷罷了。大義這樣的事兒,他是不屑的。
改變他的有這幾個人,第一是段克邪,他悉心調教的師弟。而且段克邪是大俠之後的身份,讓空空兒在身份認同上有幾分被認同感。他對小師弟的偏愛,促使他在精神世界逐漸向段克邪所代表的俠義道靠攏。
第二是其妻子辛芷姑。辛芷姑這樣一個任情任性的女子,最終用真情痴情感化了他。讓他回歸於凡俗的男男女女世界中來。——可以肯定的是,成婚與單身,肯定是很不同的,空空兒接受了婚姻,自然也接受了改變。
第三個卻未必是最不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就是鐵摩勒,這個從一個武功平平的倔強小伙子,用他的沛然無比的正氣,俠氣感染了他,也用他最後無比渾厚的武功,毫無花俏的功力,征服了他。這是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征服。當他對鐵摩勒心服口服的時候,他回歸凡俗,也就自然而然。
諸遂見到展伯承之後,倍加痛愛,欲將自己的孫女諸葆齡許配給展伯承為妻。但沒想到諸葆齡與青年俠士劉芒早已情根深種。劉芒父子意奪取王伯通遺下寶藏以為義軍軍餉,而諸遂誤認對方見財起意,雙方展開火拚,而竇元則是坐收漁人之利。一方激鬥,諸遂重傷身死。展伯承得鐵摩勒之子鐵錚、女兒鐵凝相助,打敗了竇元,將珍寶獻於伏牛山的鐵摩勒,以為義軍軍需。
竇元其人,一心一意企圖建立其綠林霸業,不惜結交江湖敗類沙鐵山,勾結官府,甚至投身異族。以回紇貴族及和魏博田承嗣等為靠山,在江湖掀起妖風邪雨。
鐵錚、展伯承、鐵凝護送珍寶,一路之上多經磨難,幸得江湖高人“筆掃千軍”華宗岱父女相助而脫險,其時南霽雲大俠的兒女南夏雷、南春雷、南秋雷也一併出道,一眾少年兒女,盪除江湖敗類及異族心懷不詭的武士,扶危濟困,揚威江湖。
竇元等妄圖控制長江水路,稱霸綠林,一場大戰,眾少年俠士在空空兒帶領下,大敗奸邪之徒。其時段克邪與史若梅之好友楚平原、宇文虹霓的師佗國被回紇所占,一眾英雄兒女遠赴師佗國,協助宇文虹霓抗擊回紇的侵略,也在客觀上起到保家衛國之作用,同時也在邊境一帶抗擊入侵之軍。而這時回紇一邊也請到大魔頭雪山老怪及其門人助陣,正邪雙方在異域展開激烈的爭鬥,雙方在並肩殺敵之中結下深厚的情誼,在萬眾一心中,挫敗了侵略者的入侵陰謀。展伯承與諸葆齡廢了竇元的武功,完成了復仇。雪山老怪也死於鐵摩勒的劍下,最後一眾少年兒女也終於找到了各自的愛情歸宿,皆大歡喜。

三、作者簡介

梁羽生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生於廣西蒙山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寫詩填詞,接受了很好的傳統教育。1945年,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和以敦煌學及詩書畫著名的饒宗頤都在他家裡住過,梁羽生向他們學習歷史和文學,很受教益。
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於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梁羽生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其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作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後定居香港,後僑居澳大利亞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作者梁羽生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其“梁”實則由“宋齊梁陳”延進而出,即梁在陳之前,有往勝從前之意思)。梁羽生是公認的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也被部分武俠迷稱為真正的武林盟主暨“武林真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