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鯪

唇鯪

唇鯪(Semilabeo notabilis)屬鯉形目,鯉科,野鯪亞科,唇鯪屬,俗稱:沒六魚、沒落魚、木頭魚、唇魚、岩鯪、岩魚,是珍貴經濟魚類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唇鯪是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 魚類,生活在江河的中下層,性喜水質清亮而流急的水域,常頂流而上,漁民謂之“只上水,不落水”,故有“沒落魚”之稱。因常居山溪有流水的岩洞中,亦呼之為“岩魚”。此魚常見的多在6市斤以下,故又名“沒六魚”。

常見唇鯪的個體重1-2公斤,最大可達5公斤,體長可達34厘米。肉嫩味美,含脂量高,為珍貴經濟魚類,在北江和廣西桂平等江段產量可觀。

形態特徵

唇鯪唇鯪

體長筒形,稍側扁,腹部平,尾柄側扁。

頭略鈍而稍窄,頭頂稍凸;吻圓鈍;口大,下位,橫裂。吻皮與上唇連合,覆蓋上頜,後緣平直,邊緣區披顆粒狀角質乳突,排列較密。下唇厚,外緣布滿小乳突,向頤部伸展成三角形。上下頜邊緣銳利,為厚唇所完全覆蓋。唇後溝限於口角。眼大,位高,上緣幾乎與顱頂平齊。

須2對,均細小,頜須常退化。較大,側線平直;背無硬刺,末根不分枝鰭條柔軟,其長遠超過頭長。

體呈黃棕色,背部較深,腹部乳白色;體側從頭後至尾鰭基部有灰褐色的鱗間縱紋8-9條;各鰭灰棕色。

生活習性

棲息在礫石底質的山地溪流。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唇鯪隨地下水進入與泉水相通岩洞中越冬,刮食著生藻類和有機碎屑。

2-5月為繁殖期,在有流水的岩洞中產卵,卵附著於河底礫石上。

分布範圍

在中國,分布於南盤江水系、珠江水系、元江水系等,國外外見於越南等。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香港。

瀕危等級:

易危VUA1ae;

B1ab(i,ii,iii,iv,v)

美國捕獲一隻200歲岩魚

200歲岩魚200歲岩魚

2013年6月21日,一個美國人在阿拉斯加附近海域釣上來一條至少200歲的岩魚,這是在美國捕獲的最老的魚了,幾乎跟美國的年齡一樣大。捕到這隻頭魚的人是HenryLiebman,一個保險調停員。為了抓到這條大魚精,他放線放到了900英尺深。這隻大魚精重40磅(約18公斤),長41英寸(約104厘米),破了之前由一隻32.5英寸的古比魚設下的紀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