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科夫戰役

哈爾科夫戰役

哈爾科夫戰役(Khar’kov,Batt1e of)1942年5月12—2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在哈爾科夫附近實施的進攻戰役。

基本信息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哈爾科夫戰役打響。蘇聯紅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在鐵木辛哥元帥率領下,以23個步兵軍、2個坦克軍和2個騎兵軍向哈爾科夫地域的德國第6集團軍發起進攻。戰役初期,蘇聯各突擊集團突破了德軍的防禦,並在3天內深入德軍縱深50公里。但是隨後德軍集中坦克兵力,對蘇軍側翼發起反擊,並成功將蘇軍突擊集團合圍。至5月29日,蘇軍第6、第57集團軍、第9集團軍及博布金戰役集群主力被殲,被俘達25萬人,損失坦克600多輛,西南方面軍副司令科斯堅科中將等多名高級將領陣亡。

戰爭概述

蘇德戰爭中,蘇軍為粉碎德軍哈爾科夫集團於1942年5月12~29日實施的攻防戰役。蘇軍參加此次戰役的有西南方面軍(司令由蘇聯元帥、西南方向總司令SK.鐵木辛哥兼任)和南方面軍(司令為R.Y.馬利諾夫斯基中將)。計畫規定:西南方面軍分南北兩路從巴爾文科沃突出部和沃爾昌斯克地域對哈爾科夫實施向心突擊,粉碎德軍哈爾科夫集團,解放哈爾科夫,為向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發展進攻創造條件;南方面軍堅守巴爾文科沃突出部南正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面,以保障西南方面軍主要突擊集團翼側。德軍哈爾科夫集團是南方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司令為F.保盧斯上將)。當時,該集團軍與克萊斯特集群(轄第17集團軍和第1裝甲集團軍)正在準備代號為“腓特烈一世”的進攻戰役,企圖攻占北頓涅茨河以西、哈爾科夫東南地區。雙方兵力大致相當。

5月12日,蘇軍西南方面軍發起進攻,各突擊集團三日內突破德軍防禦:第28集團軍從沃爾昌斯克地域向前推進18~25公里,第6集團軍和L.V.博布金少將指揮的集團軍級戰役集群從巴爾文科沃突出部向前推進25~50公里,為快速兵團投入戰鬥創造了有利條件。但鐵木辛哥被所謂茲米約夫地域有德軍裝甲重兵集團的情報所迷惑,直至5月17日才命令第21坦克軍進入戰鬥。由於蘇軍進展遲緩,德軍得以從其他方向抽調預備隊封閉突破地段,並在巴爾文科沃突出部底部南方面軍第9集團軍當面建立了強大突擊集團。為解除德軍第6集團軍的壓力,克萊斯特集群於5月17日提前一天發起“腓特烈一世”進攻行動,出動14個師進攻南方面軍。同時,德軍從南北兩面對蘇軍第28集團軍兩翼實施反突擊。5月19日,鐵木辛哥命令部隊在巴爾文科沃突出部轉入防禦。23日,克萊斯特集群與德軍第6集團軍在巴拉克列亞以南會合。29日,蘇軍第6、第9和第57集團軍主力被圍殲。據德方資料,蘇軍被俘近24萬人,損失坦克1249輛、火炮和迫擊炮2026門。蘇軍在哈爾科夫的失敗使西南方向的形勢進一步惡化。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錯誤判斷戰略戰役形勢,協同不周,保障不力,指揮失誤,快速部隊進入戰鬥過遲等。

戰役目的

戰役目的是粉碎哈爾科夫方向德軍“B”集團軍群基本兵力,解放哈爾科夫工業區戰役代號為“星”。

戰爭背景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由於1943年1月蘇軍順利實施了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戰役和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德軍庫爾斯克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的防禦中出現一個400公里的缺口。2月初,追擊德軍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第60、第38、第40、第69集團軍,坦克第3集團軍,空軍第2集團軍;司令為戈利科夫上將)當面德軍是第2集團軍和“蘭茨”戰役集群近15個步兵師和坦克師(司令為陸軍元帥曼斯坦因)。其大部已遭慘重損失。沃羅涅日方面軍未經戰役間歇立即準備和實施哈爾科夫進攻戰役。戰役是在複雜條件下進行的。

戰役開始前,方面軍所屬部隊已進行將近兩個半月的進攻戰鬥,人員和軍事技術裝備嚴重缺額。全體人員已經疲憊,泥濘季節又已到來。方面軍的後方正進行圍殲德軍9個師的戰鬥。 按照戰役企圖,第40(司令為莫斯卡連科中將)、第69集團軍(司令為卡扎科夫中將)和坦克第3集團軍(司令為雷巴爾科中將)由新奧斯科爾瓦盧伊基地域向哈爾科夫實施主要突擊,從西北面和南面迂迴該市;第60集團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中將)由卡斯托爾諾耶以西地域向庫爾斯克實施輔助突擊。第38集團軍(司令為奇比索夫中將)應向奧博揚發展進攻。正在實施頓巴斯戰役的西南方面軍(司令為瓦圖京上將)第6集團軍(司令哈里東諾夫中將)應向巴拉克列亞、克拉斯諾格勒突擊,從南面保障戰役的實施。

戰爭過程

1942年5月,紅軍西南方面軍向被德國占領的哈爾科夫發動進攻,結果卻撞上了實力強大的德國“克萊斯特”集團軍級集群。紅軍損失慘重,曾被寄予極大希望的蘇軍哈爾科夫進攻戰役卻變成了納粹德軍1942年夏季進攻戰役的序曲。但和1941年的情況一樣,紅軍的力量此時還遠遠沒有強大到可以徹底擊敗德軍的程度。不久以後,德國人就將在哈爾科夫再次向蘇軍證明:他們仍有足夠力量顯示日耳曼武裝力量的強大和頑強,曼斯坦因元帥將在其間充當主角。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對於在蘇德戰場作戰兩年,從摩托化軍軍長升到陸軍元帥的曼斯坦因來說,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可謂前所未有的艱難:由他指揮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2月13日由頓河集團軍群組建)的防線,在上面提到的2個紅軍方面軍的猛攻下支離破碎,整個戰區搖搖欲墜:就在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占領哈爾科夫的同時,紅軍西南方面軍已經逼近了曼斯坦因司令部所在地——位於第聶伯河大河彎處的重鎮扎波羅熱。

但就在該城即將失守之際,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卻坐著FW-200式大型四發飛機來到此地視察。元首的“大駕光臨”讓正準備從這裡捲鋪蓋走人的曼斯坦因手忙腳亂,因為當時蘇聯坦克群離這座危城已經很近,紅軍隨時有可能突入該城。為了保證希特勒的安全,德國空軍調來了200多門高射炮,下達給他們的命令是:死死擋住蘇聯坦克,戰至最後一發炮彈和最後一人。

就在德軍炮手們在城外和蘇聯坦克拚命的同時,城裡的希特勒正為了哈爾科夫的失守向曼斯坦因大發雷霆,他命令這位元帥立刻收復哈爾科夫。可是曼斯坦因卻拒絕了希特勒的計畫,而是提出了另一個更為大膽的方案:暫時不去理會占領了哈爾科夫的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而是集中兵力吃掉冒進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也就是城外正在逼近的紅軍部隊)。然後再回過頭去,擊潰哈爾科夫方向的紅軍,並重新奪占該城。

這個大膽的方案對希特勒來說確實有些突然,但他最終還是認可了曼斯坦因的計畫。2月19日,在離開扎波羅熱之前,希特勒向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宣布了反攻決定,並且宣稱,在這個“離德意志帝國邊界1000多公里的地方,將決定德國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因此,希特勒要求其部下,在反攻戰鬥中要“勇敢、沉著、忠於職守”。當希特勒的座機離開扎波羅熱時,他本人已經可以聽見紅軍坦克和德軍高射炮交戰時的隆隆炮聲。

2月21日,紅軍西南方面軍終於攻占了曼斯坦因司令部所在的扎波羅熱。該地的失守使德軍的整個東部戰線都有被割裂的危險。但曼斯坦因此時已經成竹在胸:他的反擊作戰行動已經開始,而這支占領他司令部的蘇軍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南翼是德軍第1、4裝甲集團軍,北翼則是“肯普夫”戰役集群。在這3個德國重兵集團手中曼斯坦因對自己反擊行動的信心當然不是憑空而來,有3個有利因素促成了他的計畫。

首先,從戰場態勢來看,此時,占領了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正從正面壓迫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而紅軍西南方面軍則從南方集團軍群的側翼進行大包抄,此時已經打到了曼斯坦因司令部老巢的門口。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但在這支紅軍突擊集團深入敵軍縱深的同時,它自己的兩翼卻也因此暴露給了兩支強大的德軍集團:擁有包括黨衛隊裝甲軍在內的德國最精銳裝甲部隊。而更糟糕的是,紅軍對於他們所身處的險境此時還渾然不覺,包括西南方面軍司令員瓦杜丁將軍在內的紅軍將領們一致樂觀的認為,德國人在冬季大反攻後已經被打得喪魂落魄,只要紅軍繼續追擊,他們就會一路逃過第聶伯河,至於反突擊則是根本不可能的。情緒同樣樂觀的紅軍最高統帥史達林也認可了瓦杜丁的想法,級別較低的紅軍軍官們更是在無線電通話時把他們的樂觀全部表達了出來,而德國人則通過無線電監聽把這些樂觀記錄在案,作為曼斯坦因的決策依據。應當說,曼斯坦因本人此前進行的南線德軍大撤退,就是為了引誘紅軍孤軍深入,遠離後勤基地。現在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其次,從紅軍冬季大反攻開始以來,他們已經頂著漫天風雪,在冬季和初春的泥濘道路上推進了大約600~700公里,沿途的道路和橋樑被破壞殆盡,使得後勤供應基地以及機場遠遠沒有跟上戰鬥部隊的進攻速度。這樣到了1943年的2月中下旬,經過3個月惡戰的紅軍不僅部隊損耗嚴重,而且非常缺乏補給和空中支援。而正在進軍第聶伯河,深入德軍腹地的紅軍西南方面軍情況尤其糟糕。該方面軍下屬的波波夫快速集群(包括4個坦克軍和1個步兵軍,按編制約有500輛坦克)和坦克第4軍此時只剩下137輛坦克,摩托化營能夠勉強作戰的人員只有20個左右。而且由於沒有油料,該集群的很多坦克當時幾乎已經趴窩不動了。對於這些情況,德國人也通過無線電截聽和地面偵察進行了確認。雖然德軍此時燃料狀況也不富裕,但他們認定蘇軍的油料更為缺乏。
最後,德軍兵力的增強也使曼斯坦因有了進行反擊的本錢,從西歐和東線其他地段調來的部隊和裝備(其中包括3個兵力強大的黨衛隊裝甲步兵師)加強了南方集團軍群。根據德國人自己的統計資料,到1943年2月18日,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一共擁有30個師(其中13個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在1943年1月23日,整個東線德軍只有495輛可以使用的坦克,而到了2月28日,這個數字增加到了902輛,另外還有919輛坦克正在修理或輸送過程中。到了3月1日,東線德軍坦克強擊火炮總數更是達到了2374輛,其中一半左右屬於南方集團軍群。和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30個師(約70萬)對峙的蘇聯紅軍,按照德國情報部的估計,數量大概也只有120多萬。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在上述3個有利條件下,曼斯坦因的作戰計畫形成了:首先,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將以黨衛隊裝甲軍的兵力從克拉斯諾格勒進攻西南方面軍紅軍第6集團軍右翼,然後以第48、57裝甲軍攻打巴甫洛格勒,切斷紅軍退路。同時,德軍裝甲第1集團軍以裝甲第40軍和黨衛隊“維京”師、步兵第333師共4個師的兵力,襲擊西南方面軍快速兵團的波波夫集群。攻擊得手後,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將調頭北上,和“肯普夫”戰役集群一道集結重兵吃掉哈爾科夫西南地域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集團,重新奪回哈爾科夫。

為了增強兵力,德國人不僅竭力補充彈藥物資,還從西線調來了2個步兵師作為預備隊。其中第167師部署在波爾塔瓦,第15師部署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按照命令,這兩個師必須在2月20日至22日到達指定下車地點。作為由希特勒最寵愛的3個黨衛隊師組成的裝甲軍,豪賽爾指揮的這支部隊可謂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其組成人員大都是頑固的納粹分子,其行為以兇狠殘忍而著稱。就在1943年初,從一個被俘的“希特勒”師坦克手身上,蘇聯人曾經搜出過大量從人嘴裡拔下來的金牙(說起來,此人應該算著名坦克王牌、也隸屬於“希特勒”師的魏特曼的真正戰友),該師的作風由此也見一斑。黨衛隊的兵力也較為充實,按1942年12月統計,“希特勒”師擁有678名軍官、20166名士兵和士官,“骷髏”師和“帝國”師的兵力則分別為15415人和14095人。儘管這3個師名義上是裝甲步兵師,卻和裝甲師一樣編有坦克團,而且還擁有普通裝甲師所不敢奢望的“虎”式I型重型坦克連。在哈爾科夫反擊中,另一個擁有“虎”式I型重型坦克連的部隊就是德國國防軍“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從1942年12月到1943年2月,上述4個師一共獲得了38輛“虎”式I型重型坦克。

到了哈爾科夫反擊開始的1943年2月底,黨衛隊第1“希特勒”裝甲步兵師擁有“虎”式坦克10輛,Ⅳ號坦克52輛;黨衛隊第2“帝國”裝甲步兵師有“虎”式坦克12輛,Ⅳ號坦克21輛;黨衛隊第3“骷髏”裝甲步兵師有“虎”式坦克9輛,Ⅳ號坦克22輛。連同其他型號的裝甲戰鬥車輛,黨衛隊裝甲軍共有坦克強擊火炮約300多輛。而“大日耳曼”師則擁有“虎式”坦克9輛,III號坦克10輛,IV號坦克42輛,噴火坦克28輛,指揮坦克6輛,總計95輛坦克。另外,德軍裝甲第6、7、11、17師也將投入相當數量的坦克。

1943年2月19日,德國人的“虎”式重型坦克開始轉動沉重的裝甲炮塔,快速運轉的履帶在俄國大地的茫茫白雪上碾過一道道深深的轍痕,在威力巨大的88毫米坦克炮指向的地方,惡戰在即。

對於紅軍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來說,2月19日是災難深重的一天。這天,德國黨衛隊裝甲軍“帝國”裝甲步兵師和“骷髏”裝甲步兵師對該集團軍薄弱的側翼發動了出其不意的猛烈打擊。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的俯衝轟炸機群向缺乏空中掩護的紅軍陣地傾瀉炸彈,而德國人的裝甲集群則在“虎”式坦克的引導下發動兇猛地衝擊。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戰役
在雙方的坦克戰中,曾經在蘇德戰場上稱雄一時的紅軍T-34坦克遭到了慘重的損失。紅軍的這種坦克所裝備的76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無法打穿“虎”式坦克102毫米厚的正面裝甲,甚至對德軍增強了防護的IV號坦克的正面裝甲,在400米以外也幾乎無可奈何。而德軍“虎”式坦克的56倍徑88毫米火炮和IV號坦克的長身管75毫米火炮卻可以分別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離上,輕而易舉地把T-34坦克的正面裝甲打個洞。至於紅軍標準的45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拿德國人的坦克毫無辦法。隨著德軍坦克炮一聲聲沉悶的炮聲,1輛輛T-34坦克被摧毀在了雪原上,其中有一些的炮塔還被殉爆的彈藥掀到了天上,然後又重重地砸在了地面。T-34坦克獨自稱霸戰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將是德國人的“虎”、“黑豹”、“象”重裝甲時代。

坦克質量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戰術得當,使德國軍隊取得了一邊倒的勝利。他們強大的裝甲楔子很快就在紅軍第6集團軍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30多公里的大缺口,順著這個缺口,擊潰了紅軍近衛第4軍的德軍黨衛隊“帝國”師以驚人的高速向南推進了100多公里。2月22日,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另外2個軍——第48、57裝甲軍,也發動了進攻。這支德軍很快就和黨衛隊裝甲軍會合於巴甫洛格勒地域,並且切斷了紅軍第6集團軍的交通線。緊接著,擁有3個裝甲、裝甲步兵師的德軍第40裝甲軍又向已經沒有了油料的紅軍波波夫集群發出了致命一擊。

經過一番激戰,德國人宣稱,在對紅軍西南方面軍的反擊作戰中,德軍擊潰了該方面軍第6集團軍、第1近衛集團軍和波波夫集團軍編成內的8個軍、10個步兵師和5個特種旅,據說有2萬3千名蘇軍被打死。但在另一方面,由於發動進攻的德軍兵力並未構成絕對優勢,因此沒有能夠形成一個嚴密的合圍圈,加上天寒地凍,德軍的行動大都被限制在各個村莊之間,所以只俘虜了大約9000名紅軍。

遭到如此重創後,紅軍西南方面軍在從3個方向撲過來的德國軍隊的強大壓力下,只得從2月27日起快速向後撤退。到了3月3日,他們已經退過了北頓涅茨河,河上結的薄冰方便了紅軍的通行。但是如此一來,在哈爾科夫地域作戰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卻處在德國裝甲部隊的側翼威脅之下了。

哈爾科夫戰役德國國防軍士兵
對德國人突然進攻西南方面軍的作戰行動,最初無論是遠在莫斯科的紅軍最高統帥部,還是在西南方面軍側翼活動的沃羅涅日方面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仍然頑固的認為,德國人的反擊只不過是為了掩護他們從第聶伯河的撤退。因此,在這一期間,沃羅涅日方面軍仍然在向西拚命推進。

直到西南方面軍被德國人趕過了北頓涅茨河之後,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戈利科夫上將才發現自己處境十分險惡:此時,剛剛打垮了西南方面軍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正在北上,準備和德軍“肯普夫”戰役集群一道打擊自己的部隊。這樣一來,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的3個集團軍(第3坦克集團軍,第40、69集團軍)就將遭到14個精銳德國師(包括4個裝甲師、3個黨衛隊裝甲步兵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步兵師)的攻擊。而紅軍在這個方向能夠使用的坦克大約只有70輛,德軍則不少於350輛。

面對這樣糟糕的局面,戈利科夫上將急忙在3月3日下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停止一切進攻,在整個戰線轉入防禦。這位紅軍上將還緊急要求上級為他那些兵員物資消耗嚴重的部隊提供補充,但由於最近的供應基地也遠在200公里以外,增援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1943年3月4日,擁有“虎”式坦克的第4裝甲集團軍向現在只有50輛坦克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坦克第3集團軍(該集團軍原有300多輛坦克)猛撲了過去。但這次進攻卻並不十分順利,在坦克第3集團軍司令員雷巴爾科少將的指揮下,缺乏坦克和彈藥的蘇軍利用14.5毫米的反坦克槍來抵抗堅盔厚甲的德國坦克,在蘇聯境內組織的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也參加了戰鬥。

哈爾科夫戰役第6集團軍被俘官兵
在和強大德軍的激戰中,紅軍損失巨大,各坦克旅各僅剩6輛坦克,各摩托化步兵營只有16~20人。但蘇聯人的拚死抵抗使德軍在2天的進攻中僅僅前進了6到8公里。3月6日,曼斯坦因下令德軍將主攻方向轉移到了紅軍第69集團軍和坦克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同時把“肯普夫”戰役集群所屬的“勞斯”軍投入了戰鬥,該軍編成內的“大日耳曼”師憑藉“虎”式坦克取得了巨大的戰果。該師後來宣稱,在3月7日到20日的戰鬥中,他們摧毀了269輛紅軍坦克(即使從德國人自己後來的作戰總結來看,“大日耳曼”師的這個戰果也是過於誇張了),自身只損失“虎”式坦克1輛,Ⅳ號坦克12輛,III號坦克1輛。

在投了如此強大的兵力之後,3月10日,德軍終於在紅軍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60多公里寬的大口子,而兵力匱乏,沒有預備隊的沃羅涅日方面軍這時已經拿不出什麼部隊來堵住這個缺口了。為了援救沃羅涅日方面軍,史達林下令抽調近衛第2軍、坦克第18軍和最高統帥部坦克第3軍前往增援。

1943年3月11日,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部隊已經逼近了哈爾科夫。此時,希特勒本人也再次來到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給前線部隊打氣。當天,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黨衛隊裝甲軍為了拿下哈爾科夫作為獻給希特勒的禮物,在步兵第320師配合下,不顧重大傷亡從哈爾科夫北面進行迂迴,切斷了紅軍的退路;而裝甲第48軍則從東面對該城進行攻擊。在別爾戈羅德方向,已經沒有了炮彈的紅軍第40集團軍此時正在和德國“勞斯”軍惡戰。3月12日,黨衛隊部隊沖入了哈爾科夫城,蘇德兩軍發生了激烈的巷戰。兩天以後,德軍包圍了紅軍坦克第3集團軍,蘇軍統帥部只能命令第2航空集團軍利用夜航飛機對該集團軍進行補充。

仗打到這個份上,哈爾科夫城的陷落已成定局。3月15日,守衛該城的紅軍第17、19步兵旅和第179坦克旅放棄哈爾科夫向東突圍。3月16日,黨衛隊裝甲軍重新占領了哈爾科夫。從紅軍奪回哈爾科夫到他們再次失去這座城市,時間正好過了一個月。

哈爾科夫戰役德國國防軍士兵
在哈爾科夫失守之後,紅軍第3坦克集團軍於3月17日凌晨突圍。在損失了大量兵員,丟棄了眾多裝備後,這個已經疲憊不堪的紅軍坦克集團軍終於撤到了北頓涅茨河左岸,並被就地編入了西南方面軍。第2天,德軍“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占領了別爾戈羅德。對曼斯坦因來說,當前最大的目標就是趁著紅軍撤退,而解凍泥濘季節還沒有開始之際儘可能多的從俄國人手裡多搶占一些地盤。此後一直到3月22日,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一直都在德軍的追擊下向後撤退。

但到了3月23日,由於德軍兵力不足,加上冰雪開始融化,道路泥濘不堪,而紅軍新增援上來的3個集團軍(第1坦克集團軍、第21、64集團軍)已經開到,德國人停止了追擊。而退過了北頓涅茨河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則沿著河岸,在庫爾斯克南部的奧博揚地區建立了陣地。這裡就是後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正南面。此時,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殘酷廝殺後,互有勝負的蘇德兩軍終於在哈爾科夫之戰中消耗完了最後的力量,彼此都已經無法再組織起大規模進攻了。於是沿著整個東部戰線,精疲力竭的蘇德兩軍都轉入了防禦。在雙方完成休整和補充之前,蘇德戰場將進入一個短暫的“休戰期”。

雙方兵力及損失

蘇聯軍隊
--布良斯克方面軍 1月13日—3月3日,步兵師7個,坦克旅2個,兵力95000人。純減員(即死亡、失蹤、被俘)13876人,傷病23547人,總計37423人。

--沃羅涅日方面軍 1月13日—3月3日,步兵師20個,騎兵旅2個,步兵旅10個,坦克軍2個,347200人,純減員33331人,傷病62384人,總計95715人。

--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 1月13日—3月3日,步兵師5個,步兵旅1個,坦克旅2個,60200人,純減員8268人,傷病12155人,總計98086人。

--沃羅涅日方面軍(全期)左翼第3坦克集團軍,第40、69集團軍 步兵師8個,坦克軍2個(坦克旅10個),281800人,純減員29807人,傷病28437人,總計58244人。

--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 全期,步兵師5,步兵旅1,騎兵旅3,64100人,純減員15412人,傷病12813人,總計28225人。

哈爾科夫戰役哈爾科夫之戰
哈爾科夫之戰給紅軍造成的人員損失也是相當可觀的: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宣布,從1943年2月底到3月,他們一共打死了40130名蘇軍,俘虜了12430人。擊毀的紅軍技術兵器包括567輛坦克,1072門火炮。而根據俄羅斯1993年發表的資料,從1943年1月13日,紅軍在沃羅涅日到哈爾科夫方向發動進攻,到3月25日哈爾科夫戰役最終結束,紅軍各參戰部隊一共死亡、失蹤、被俘了100694人,受傷和患病139336人,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輛,各種口徑的火炮、迫擊炮5291門,飛機417架。其中在和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於從1943年2月底到3月交戰中損失的兵力大約為:死亡、失蹤、被俘約3萬人,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約200輛。看起來,德國人的統計有些誇大。

然而對於曾經在斯摩棱斯克基輔等戰役中隨便丟掉幾十萬人的史達林來說,哈爾科夫的損失實在算不得什麼。這位從來對傷亡情況就不是特別感興趣的紅軍統帥明白,對於在戰爭一開始就損失了訓練有素的戰前軍隊的蘇聯來說,現在損失多少人員也不會對部隊素質造成什麼影響,而在這些戰鬥中存活下來的人無疑將會越戰越強。

德國軍隊
在哈爾科夫戰役中,作為突擊集團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當時一共擁有3個軍:即國防軍的第57、48裝甲軍(5個師,3個裝甲師),和原屬於“蘭茨”戰役集群的黨衛隊裝甲軍(2~3個摩托化師)。其中擁有黨衛隊“希特勒”、“帝國”、“骷髏”師的黨衛隊裝甲軍兵力最為強大。

哈爾科夫參戰德軍“虎”式坦克補充情況: 1942年12月黨衛隊“希特勒”第1裝甲步兵師補充6輛“虎”式坦克,黨衛隊“帝國”第2裝甲步兵師補充2輛。1943年1月黨衛隊第“希特勒”1裝甲步兵師補充4輛“虎”式坦克,黨衛隊“帝國”第2裝甲步兵師補充8輛,黨衛隊“骷髏”第3裝甲步兵師補充9輛“虎”式坦克,“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補充7輛。2月,“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補充2輛。 4月,黨衛隊“希特勒”第1裝甲步兵師補充5輛“虎”式坦克,黨衛隊“骷髏”第2裝甲步兵師補充5輛,黨衛隊“骷髏”第3裝甲步兵師補充5輛“虎”式坦克。

哈爾科夫戰役德國曼斯坦因元帥
對於哈爾科夫戰役中德國軍隊的損失至今還沒有一個全面的統計數字,目前僅知道從1943年1月到3月,黨衛隊“希特勒”裝甲步兵師損失了167名軍官和另外4373名士兵(占該師戰鬥兵力的1/3以上),“帝國”裝甲步兵師損失了102名軍官和4396名士兵,“骷髏”裝甲步兵師損失了94名軍官和2170名士兵。加上軍屬部隊,整個黨衛隊裝甲軍損失了365名軍官和11154名士兵。

在損失人員的名單中,還包括黨衛隊“骷髏”師的創始人--師長西奧多?艾克。此人在1943年2月26日乘坐飛機觀察情況時喪命於哈爾科夫前線,為了紀念這個在納粹黨徒中都以兇惡而著稱的暴徒,“骷髏”師此後便以他的名字來命名裝甲步兵團。在技術兵器方面,黨衛隊裝甲軍的損失也不輕:戰鬥結束時,該軍可以使用的坦克不到總數的40%,其中僅僅“帝國”師就損失了77輛坦克和強擊火炮!

其他德軍部隊的損失從一些零星材料判斷也非常嚴重。以“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為例:在1943年2月底,該師有坦克95輛,其中包括9輛“虎”式坦克。而到了1943年3月11日,“大日耳曼”師的坦克總數只有60輛,其中有III號坦克9輛,IV號坦克39輛,噴火坦克6輛,“虎”式坦克6輛。到了3月23日,該師只剩III號坦克7輛,IV號坦克6輛,噴火坦克9輛,“虎”式坦克1輛都沒有了。坦克總數下降為22輛。

從上述材料來看,哈爾科夫的勝利對德國人來說也是一場“慘勝”。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和蘇軍不一樣,德軍損失的都是他們最優秀的精英部隊,這種部隊的補充可不會有那么容易。隨著這種部隊的逐漸喪失,德國軍隊將會失去他們的質量優勢,而這將是他們的真正災難。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目的

1943年2月2日—3月3日戰役目的是粉碎哈爾科夫方向德軍“B”集團軍群基本兵力,解放哈爾科夫工業區。戰役代號為“星”。

背景

哈爾科夫戰役由於1943年1月蘇軍順利實施了奧斯特羅戈日斯克—羅索什戰役和沃羅涅日—卡斯托爾諾耶戰役,德軍庫爾斯克方向和哈爾科夫方向的防禦中出現一個400公里的缺口。2月初,追擊德軍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第60、第38、第40、第69集團軍,坦克第3集團軍,空軍第2集團軍;司令為戈利科夫上將)當面德軍是第2集團軍和“蘭茨”戰役集群近15個步兵師和坦克師(司令為陸軍元帥曼斯坦因)。其大部已遭慘重損失。沃羅涅日方面軍未經戰役間歇立即準備和實施哈爾科夫進攻戰役。戰役是在複雜條件下進行的。

戰役開始前,方面軍所屬部隊已進行將近兩個半月的進攻戰鬥,人員和軍事技術裝備嚴重缺額。全體人員已經疲憊,泥濘季節又已到來。方面軍的後方正進行圍殲德軍9個師的戰鬥。 按照戰役企圖,第40(司令為莫斯卡連科中將)、第69集團軍(司令為卡扎科夫中將)和坦克第3集團軍(司令為雷巴爾科中將)由新奧斯科爾、瓦盧伊基地域向哈爾科夫實施主要突擊,從西北面和南面迂迴該市;第60集團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中將)由卡斯托爾諾耶以西地域向庫爾斯克實施輔助突擊。第38集團軍(司令為奇比索夫中將)應向奧博揚發展進攻。正在實施頓巴斯戰役的西南方面軍(司令為瓦圖京上將)第6集團軍(司令為哈里東諾夫中將)應向巴拉克列亞、克拉斯諾格勒突擊,從南面保障戰役的實施。

過程

1942年5月,紅軍西南方面軍向被德國占領的哈爾科夫發動進攻,結果卻撞上了實力強大的德國“克萊斯特”集團軍級集群。紅軍損失慘重,曾被寄予極大希望的蘇軍哈爾科夫進攻戰役卻變成了納粹德軍1942年夏季進攻戰役的序曲。但和1941年的情況一樣,紅軍的力量此時還遠遠沒有強大到可以徹底擊敗德軍的程度。不久以後,德國人就將在哈爾科夫再次向蘇軍證明:他們仍有足夠力量顯示日耳曼武裝力量的強大和頑強,曼斯坦因元帥將在其間充當主角。

哈爾科夫戰役對於在蘇德戰場作戰兩年,從摩托化軍軍長升到陸軍元帥的曼斯坦因來說,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可謂前所未有的艱難:由他指揮的德軍南方集團軍群(2月13日由頓河集團軍群組建)的防線,在上面提到的2個紅軍方面軍的猛攻下支離破碎,整個戰區搖搖欲墜:就在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占領哈爾科夫的同時,紅軍西南方面軍已經逼近了曼斯坦因司令部所在地——位於第聶伯河大河彎處的重鎮扎波羅熱。

但就在該城即將失守之際,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卻坐著FW-200式大型四發飛機來到此地視察。元首的“大駕光臨”讓正準備從這裡捲鋪蓋走人的曼斯坦因手忙腳亂,因為當時蘇聯坦克群離這座危城已經很近,紅軍隨時有可能突入該城。為了保證希特勒的安全,德國空軍調來了200多門高射炮,下達給他們的命令是:死死擋住蘇聯坦克,戰至最後一發炮彈和最後一人。

就在德軍炮手們在城外和蘇聯坦克拚命的同時,城裡的希特勒正為了哈爾科夫的失守向曼斯坦因大發雷霆,他命令這位元帥立刻收復哈爾科夫。可是曼斯坦因卻拒絕了希特勒的計畫,而是提出了另一個更為大膽的方案:暫時不去理會占領了哈爾科夫的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而是集中兵力吃掉冒進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也就是城外正在逼近的紅軍部隊)。然後再回過頭去,擊潰哈爾科夫方向的紅軍,並重新奪占該城。

這個大膽的方案對希特勒來說確實有些突然,但他最終還是認可了曼斯坦因的計畫。2月19日,在離開扎波羅熱之前,希特勒向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宣布了反攻決定,並且宣稱,在這個“離德意志帝國邊界1000多公里的地方,將決定德國現在和未來的命運。”因此,希特勒要求其部下,在反攻戰鬥中要“勇敢、沉著、忠於職守”。當希特勒的座機離開扎波羅熱時,他本人已經可以聽見紅軍坦克和德軍高射炮交戰時的隆隆炮聲。

2月21日,紅軍西南方面軍終於攻占了曼斯坦因司令部所在的扎波羅熱。該地的失守使德軍的整個東部戰線都有被割裂的危險。但曼斯坦因此時已經成竹在胸:他的反擊作戰行動已經開始,而這支占領他司令部的蘇軍正好落入了他的圈套之中。

南翼是德軍第1、4裝甲集團軍,北翼則是“肯普夫”戰役集群。在這3個德國重兵集團手中曼斯坦因對自己反擊行動的信心當然不是憑空而來,有3個有利因素促成了他的計畫。

首先,從戰場態勢來看,此時,占領了哈爾科夫和庫爾斯克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正從正面壓迫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而紅軍西南方面軍則從南方集團軍群的側翼進行大包抄,此時已經打到了曼斯坦因司令部老巢的門口。

哈爾科夫戰役但在這支紅軍突擊集團深入敵軍縱深的同時,它自己的兩翼卻也因此暴露給了兩支強大的德軍集團:擁有包括黨衛隊裝甲軍在內的德國最精銳裝甲部隊。而更糟糕的是,紅軍對於他們所身處的險境此時還渾然不覺,包括西南方面軍司令員瓦杜丁將軍在內的紅軍將領們一致樂觀的認為,德國人在冬季大反攻後已經被打得喪魂落魄,只要紅軍繼續追擊,他們就會一路逃過第聶伯河,至於反突擊則是根本不可能的。情緒同樣樂觀的紅軍最高統帥史達林也認可了瓦杜丁的想法,級別較低的紅軍軍官們更是在無線電通話時把他們的樂觀全部表達了出來,而德國人則通過無線電監聽把這些樂觀記錄在案,作為曼斯坦因的決策依據。應當說,曼斯坦因本人此前進行的南線德軍大撤退,就是為了引誘紅軍孤軍深入,遠離後勤基地。現在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其次,從紅軍冬季大反攻開始以來,他們已經頂著漫天風雪,在冬季和初春的泥濘道路上推進了大約600~700公里,沿途的道路和橋樑被破壞殆盡,使得後勤供應基地以及機場遠遠沒有跟上戰鬥部隊的進攻速度。這樣到了1943年的2月中下旬,經過3個月惡戰的紅軍不僅部隊損耗嚴重,而且非常缺乏補給和空中支援。而正在進軍第聶伯河,深入德軍腹地的紅軍西南方面軍情況尤其糟糕。該方面軍下屬的波波夫快速集群(包括4個坦克軍和1個步兵軍,按編制約有500輛坦克)和坦克第4軍此時只剩下137輛坦克,摩托化營能夠勉強作戰的人員只有20個左右。而且由於沒有油料,該集群的很多坦克當時幾乎已經趴窩不動了。對於這些情況,德國人也通過無線電截聽和地面偵察進行了確認。雖然德軍此時燃料狀況也不富裕,但他們認定蘇軍的油料更為缺乏。

最後,德軍兵力的增強也使曼斯坦因有了進行反擊的本錢,從西歐和東線其他地段調來的部隊和裝備(其中包括3個兵力強大的黨衛隊裝甲步兵師)加強了南方集團軍群。根據德國人自己的統計資料,到1943年2月18日,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一共擁有30個師(其中13個裝甲師和裝甲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在1943年1月23日,整個東線德軍只有495輛可以使用的坦克,而到了2月28日,這個數字增加到了902輛,另外還有919輛坦克正在修理或輸送過程中。到了3月1日,東線德軍坦克強擊火炮總數更是達到了2374輛,其中一半左右屬於南方集團軍群。和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30個師(約70萬)對峙的蘇聯紅軍,按照德國情報部的估計,數量大概也只有120多萬。

哈爾科夫戰役在上述3個有利條件下,曼斯坦因的作戰計畫形成了:首先,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將以黨衛隊裝甲軍的兵力從克拉斯諾格勒進攻西南方面軍紅軍第6集團軍右翼,然後以第48、57裝甲軍攻打巴甫洛格勒,切斷紅軍退路。同時,德軍裝甲第1集團軍以裝甲第40軍和黨衛隊“維京”師、步兵第333師共4個師的兵力,襲擊西南方面軍快速兵團的波波夫集群。攻擊得手後,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將調頭北上,和“肯普夫”戰役集群一道集結重兵吃掉哈爾科夫西南地域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集團,重新奪回哈爾科夫。

為了增強兵力,德國人不僅竭力補充彈藥物資,還從西線調來了2個步兵師作為預備隊。其中第167師部署在波爾塔瓦,第15師部署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按照命令,這兩個師必須在2月20日至22日到達指定下車地點。作為由希特勒最寵愛的3個黨衛隊師組成的裝甲軍,豪賽爾指揮的這支部隊可謂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其組成人員大都是頑固的納粹分子,其行為以兇狠殘忍而著稱。就在1943年初,從一個被俘的“希特勒”師坦克手身上,蘇聯人曾經搜出過大量從人嘴裡拔下來的金牙(說起來,此人應該算著名坦克王牌、也隸屬於“希特勒”師的魏特曼的真正戰友),該師的作風由此也見一斑。黨衛隊的兵力也較為充實,按1942年12月統計,“希特勒”師擁有678名軍官、20166名士兵和士官,“骷髏”師和“帝國”師的兵力則分別為15415人和14095人。儘管這3個師名義上是裝甲步兵師,卻和裝甲師一樣編有坦克團,而且還擁有普通裝甲師所不敢奢望的“虎”式I型重型坦克連。在哈爾科夫反擊中,另一個擁有“虎”式I型重型坦克連的部隊就是德國國防軍“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從1942年12月到1943年2月,上述4個師一共獲得了38輛“虎”式I型重型坦克。

到了哈爾科夫反擊開始的1943年2月底,黨衛隊第1“希特勒”裝甲步兵師擁有“虎”式坦克10輛,Ⅳ號坦克52輛;黨衛隊第2“帝國”裝甲步兵師有“虎”式坦克12輛,Ⅳ號坦克21輛;黨衛隊第3“骷髏”裝甲步兵師有“虎”式坦克9輛,Ⅳ號坦克22輛。連同其他型號的裝甲戰鬥車輛,黨衛隊裝甲軍共有坦克強擊火炮約300多輛。而“大日耳曼”師則擁有“虎式”坦克9輛,III號坦克10輛,IV號坦克42輛,噴火坦克28輛,指揮坦克6輛,總計95輛坦克。另外,德軍裝甲第6、7、11、17師也將投入相當數量的坦克。

1943年2月19日,德國人的“虎”式重型坦克開始轉動沉重的裝甲炮塔,快速運轉的履帶在俄國大地的茫茫白雪上碾過一道道深深的轍痕,在威力巨大的88毫米坦克炮指向的地方,惡戰在即。

對於紅軍西南方面軍第6集團軍來說,2月19日是災難深重的一天。這天,德國黨衛隊裝甲軍“帝國”裝甲步兵師和“骷髏”裝甲步兵師對該集團軍薄弱的側翼發動了出其不意的猛烈打擊。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的俯衝轟炸機群向缺乏空中掩護的紅軍陣地傾瀉炸彈,而德國人的裝甲集群則在“虎”式坦克的引導下發動兇猛地衝擊。

哈爾科夫戰役在雙方的坦克戰中,曾經在蘇德戰場上稱雄一時的紅軍T-34坦克遭到了慘重的損失。紅軍的這種坦克所裝備的76毫米坦克炮不但根本無法打穿“虎”式坦克102毫米厚的正面裝甲,甚至對德軍增強了防護的IV號坦克的正面裝甲,在400米以外也幾乎無可奈何。而德軍“虎”式坦克的56倍徑88毫米火炮和IV號坦克的長身管75毫米火炮卻可以分別在1000米和500米的距離上,輕而易舉地把T-34坦克的正面裝甲打個洞。至於紅軍標準的45毫米反坦克炮更是拿德國人的坦克毫無辦法。隨著德軍坦克炮一聲聲沉悶的炮聲,1輛輛T-34坦克被摧毀在了雪原上,其中有一些的炮塔還被殉爆的彈藥掀到了天上,然後又重重地砸在了地面。T-34坦克獨自稱霸戰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將是德國人的“虎”、“黑豹”、“象”重裝甲時代。

坦克質量上的絕對優勢加上戰術得當,使德國軍隊取得了一邊倒的勝利。他們強大的裝甲楔子很快就在紅軍第6集團軍的陣地上打開了一個30多公里的大缺口,順著這個缺口,擊潰了紅軍近衛第4軍的德軍黨衛隊“帝國”師以驚人的高速向南推進了100多公里。2月22日,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另外2個軍——第48、57裝甲軍,也發動了進攻。這支德軍很快就和黨衛隊裝甲軍會合於巴甫洛格勒地域,並且切斷了紅軍第6集團軍的交通線。緊接著,擁有3個裝甲、裝甲步兵師的德軍第40裝甲軍又向已經沒有了油料的紅軍波波夫集群發出了致命一擊。

經過一番激戰,德國人宣稱,在對紅軍西南方面軍的反擊作戰中,德軍擊潰了該方面軍第6集團軍、第1近衛集團軍和波波夫集團軍編成內的8個軍、10個步兵師和5個特種旅,據說有2萬3千名蘇軍被打死。但在另一方面,由於發動進攻的德軍兵力並未構成絕對優勢,因此沒有能夠形成一個嚴密的合圍圈,加上天寒地凍,德軍的行動大都被限制在各個村莊之間,所以只俘虜了大約9000名紅軍。

遭到如此重創後,紅軍西南方面軍在從3個方向撲過來的德國軍隊的強大壓力下,只得從2月27日起快速向後撤退。到了3月3日,他們已經退過了北頓涅茨河,河上結的薄冰方便了紅軍的通行。但是如此一來,在哈爾科夫地域作戰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卻處在德國裝甲部隊的側翼威脅之下了。

對德國人突然進攻西南方面軍的作戰行動,最初無論是遠在莫斯科的紅軍最高統帥部,還是在西南方面軍側翼活動的沃羅涅日方面軍,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仍然頑固的認為,德國人的反擊只不過是為了掩護他們從第聶伯河的撤退。因此,在這一期間,沃羅涅日方面軍仍然在向西拚命推進。

直到西南方面軍被德國人趕過了北頓涅茨河之後,沃羅涅日方面軍司令員戈利科夫上將才發現自己處境十分險惡:此時,剛剛打垮了西南方面軍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正在北上,準備和德軍“肯普夫”戰役集群一道打擊自己的部隊。這樣一來,沃羅涅日方面軍左翼的3個集團軍(第3坦克集團軍,第40、69集團軍)就將遭到14個精銳德國師(包括4個裝甲師、3個黨衛隊裝甲步兵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3個步兵師)的攻擊。而紅軍在這個方向能夠使用的坦克大約只有70輛,德軍則不少於350輛。

面對這樣糟糕的局面,戈利科夫上將急忙在3月3日下令沃羅涅日方面軍停止一切進攻,在整個戰線轉入防禦。這位紅軍上將還緊急要求上級為他那些兵員物資消耗嚴重的部隊提供補充,但由於最近的供應基地也遠在200公里以外,增援是完全不可能的了。

1943年3月4日,擁有“虎”式坦克的第4裝甲集團軍向現在只有50輛坦克的沃羅涅日方面軍坦克第3集團軍(該集團軍原有300多輛坦克)猛撲了過去。但這次進攻卻並不十分順利,在坦克第3集團軍司令員雷巴爾科少將的指揮下,缺乏坦克和彈藥的蘇軍利用14.5毫米的反坦克槍來抵抗堅盔厚甲的德國坦克,在蘇聯境內組織的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也參加了戰鬥。

第6集團軍被俘官兵在和強大德軍的激戰中,紅軍損失巨大,各坦克旅各僅剩6輛坦克,各摩托化步兵營只有16~20人。但蘇聯人的拚死抵抗使德軍在2天的進攻中僅僅前進了6到8公里。3月6日,曼斯坦因下令德軍將主攻方向轉移到了紅軍第69集團軍和坦克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同時把“肯普夫”戰役集群所屬的“勞斯”軍投入了戰鬥,該軍編成內的“大日耳曼”師憑藉“虎”式坦克取得了巨大的戰果。該師後來宣稱,在3月7日到20日的戰鬥中,他們摧毀了269輛紅軍坦克(即使從德國人自己後來的作戰總結來看,“大日耳曼”師的這個戰果也是過於誇張了),自身只損失“虎”式坦克1輛,Ⅳ號坦克12輛,III號坦克1輛。

在投了如此強大的兵力之後,3月10日,德軍終於在紅軍的防線上打開了一個60多公里寬的大口子,而兵力匱乏,沒有預備隊的沃羅涅日方面軍這時已經拿不出什麼部隊來堵住這個缺口了。為了援救沃羅涅日方面軍,史達林下令抽調近衛第2軍、坦克第18軍和最高統帥部坦克第3軍前往增援。

1943年3月11日,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的部隊已經逼近了哈爾科夫。此時,希特勒本人也再次來到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給前線部隊打氣。當天,第4裝甲集團軍所屬的黨衛隊裝甲軍為了拿下哈爾科夫作為獻給希特勒的禮物,在步兵第320師配合下,不顧重大傷亡從哈爾科夫北面進行迂迴,切斷了紅軍的退路;而裝甲第48軍則從東面對該城進行攻擊。在別爾戈羅德方向,已經沒有了炮彈的紅軍第40集團軍此時正在和德國“勞斯”軍惡戰。3月12日,黨衛隊部隊沖入了哈爾科夫城,蘇德兩軍發生了激烈的巷戰。兩天以後,德軍包圍了紅軍坦克第3集團軍,蘇軍統帥部只能命令第2航空集團軍利用夜航飛機對該集團軍進行補充。

仗打到這個份上,哈爾科夫城的陷落已成定局。3月15日,守衛該城的紅軍第17、19步兵旅和第179坦克旅放棄哈爾科夫向東突圍。3月16日,黨衛隊裝甲軍重新占領了哈爾科夫。從紅軍奪回哈爾科夫到他們再次失去這座城市,時間正好過了一個月。

德國國防軍士兵在哈爾科夫失守之後,紅軍第3坦克集團軍於3月17日凌晨突圍。在損失了大量兵員,丟棄了眾多裝備後,這個已經疲憊不堪的紅軍坦克集團軍終於撤到了北頓涅茨河左岸,並被就地編入了西南方面軍。第2天,德軍“大日耳曼”摩托化步兵師占領了別爾戈羅德。對曼斯坦因來說,當前最大的目標就是趁著紅軍撤退,而解凍泥濘季節還沒有開始之際儘可能多的從俄國人手裡多搶占一些地盤。此後一直到3月22日,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一直都在德軍的追擊下向後撤退。

但到了3月23日,由於德軍兵力不足,加上冰雪開始融化,道路泥濘不堪,而紅軍新增援上來的3個集團軍(第1坦克集團軍、第21、64集團軍)已經開到,德國人停止了追擊。而退過了北頓涅茨河的紅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則沿著河岸,在庫爾斯克南部的奧博揚地區建立了陣地。這裡就是後來“庫爾斯克”突出部的正南面。此時,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殘酷廝殺後,互有勝負的蘇德兩軍終於在哈爾科夫之戰中消耗完了最後的力量,彼此都已經無法再組織起大規模進攻了。於是沿著整個東部戰線,精疲力竭的蘇德兩軍都轉入了防禦。在雙方完成休整和補充之前,蘇德戰場將進入一個短暫的“休戰期”。

戰爭點評

哈爾科夫戰役戰爭將領
此戰,蘇軍有24萬人被俘,2026門火炮和1249輛坦克被擊毀或繳獲,蘇聯政府首次公開承認了這次戰役的失利,其坦率的程度是為了呼籲西方盟友儘快對德開戰。蘇軍在哈爾科夫交戰失利的原因是:西南方向首長和南方面軍首長錯誤判斷戰役戰略形勢,缺乏組織周密的協同動作,坦克軍進入交戰過遲;戰役保障不足;軍隊指揮失誤。哈爾科夫交戰的結果,蘇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的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遭到很大損失,喪失了北頓涅茨河的重要戰役登入場,因而不可能進行原定在夏季進行的進攻戰役。這一切,使西南方向總的形勢進一步複雜化。

戰爭作用

哈爾科夫戰役因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斯坦因獲得了橡樹葉騎士十字勳章
儘管代價沉重,但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畢竟還是幫助曼斯坦因穩定了南方集團軍群德軍的陣地,暫時避免了東部戰線的崩潰,而且還替曼斯坦因個人贏得了偉大統帥的名聲。但從整個蘇德戰爭的進程來看,德軍的這場局部的,也是最後的戰役勝利並不能扭轉自史達林格勒戰役後出現的德軍潰敗局面,更無法阻止由於納粹德國軍事政治經濟體制的種種缺陷而導致的失敗命運的最終降臨。就在哈爾科夫戰役結束不到4個月之後,在由於哈爾科夫之戰而形成的庫爾斯克突出部,將展開一場真正決定戰爭最終結局的空前會戰。而哈爾科夫戰役,則將作為東線德軍走向覆滅前的最後勝利而載入史冊

參考文獻

(1)《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進攻》
(2)《間諜大王》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主要戰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