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

是蘇聯衛國戰爭中進行的一場戰役。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是1943年8月26日—9月30日在蘇聯衛國戰爭中中央方面軍於實施的進攻戰役。

戰役過程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羅科索夫斯基上將
庫爾斯克會戰行將結束的過程中,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就已明確了中央方面軍(第13、第48、第70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第65-司令為巴托夫中將、第60、第61集團軍,空軍第16集團軍,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大將)的任務。該方面軍應向謝夫斯克胡托爾—米哈伊洛夫斯基總方向進攻,前出傑斯納河,爾後向涅任基輔總方向發展進攻,另以一部兵力向切爾尼戈夫發展進攻。

中央方面軍當面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2集團軍和第9集團軍一部以及“南方”集團軍群坦克第4集團軍部分兵力。德軍統帥部利用包括謝夫河、謝伊姆河在內的有利戰術地區,竭力穩定此處戰線。但由於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損失慘重,它已不能完全恢復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中央方面軍則靠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增加了兵力,在庫爾斯克反攻後保持了進攻實力。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企圖,是以第65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以及第48、第60集團軍各一部兵力,向諾夫哥羅德一謝韋爾斯基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第60集團軍其餘兵力向科諾托普方向實施輔助突擊。空軍第16集團軍對陸軍進行支援。戰役準備的困難在於時間緊迫(10餘天),以及此前方面軍進行了一個半月的艱苦防禦戰鬥和進攻戰鬥。根據這些情況,黨政工作者先致力於使全體人員對爾後毫不停頓的長時間進攻的有所準備。黨政工作是在儘快解放敵占區居民,擺脫法西斯奴役的口號下進行的。蘇軍進攻前,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游擊隊在敵後加強了對敵突擊。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中的士兵
8月26日,中央方面軍在猛烈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之後轉入進攻。德軍以第2集團軍基本兵力(8個師中的5個師)在主要方向頑強阻擊該方面軍。8月27日,德軍統帥部將2個步兵師和2個坦克師從第9集團軍和預備隊中調到謝夫斯克地域。儘管如此,進入交戰的坦克第2集團軍會同第65集團軍各步兵兵團仍於8月27日攻占了謝夫斯克。但該集團軍未能擴張既得戰果。僅8月27日一天,蘇軍就擊退敵軍12次反衝擊。至8月31日日終前,他們在主要突擊方向楔入敵防禦共達20—25公里。同時,第60集團軍(司令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中將)各兵團在輔助方向迅速突破德軍防禦,於8月30日解放了格盧霍夫,並在發展進攻中於8月31日前進60公里,進入烏克蘭境內。為擴張戰果,中央方面軍基本力量轉移至科諾托普方向,第13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和突破炮兵第4軍從方面軍右翼緊急調到第60集團軍地帶。空軍第16集團軍主要力量也調到這裡。

德軍統帥部力圖制止在“中央”集團軍群與“南方”集團軍群接合部的危險突破,增調了2個坦克師,3個步兵師和航空兵龐大兵力在中央方面軍當面進入交戰。但他們未能阻住蘇軍的進攻。9月3日,中央方面軍左翼在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以南前出傑斯納河,並開始沿該河左岸向西南發展進攻。他們從行進間強渡謝伊姆河後,於9月6日解放了重要鐵路樞紐科諾托普,9月9日解放了巴赫馬奇,並在巴赫馬奇以南合圍並粉碎了德軍4個步兵師殘部。9月15日,解放了涅任市,即德軍在基輔方向掩護第聶伯河接近地的最後一個抵抗樞紐部。此時,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利用科諾托普方向的戰果,也前出至傑斯納河,並從行進間渡河,於9月16日解放了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左翼於9月18日夜間在切爾尼戈夫西南強渡傑斯納河,於21日解放了該城並前出至第聶伯河。方面軍餘部隨之跟進至第聶伯河。為保障完成最複雜的渡河任務,軍隊在第聶伯河接近地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準備了渡河器材,廣泛講解了最高統帥部大本營1943年9月9日關於強渡第聶伯河的特別訓令,研究了強渡傑斯納河、謝伊姆河等江河的經驗。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面臨的任務是帶領士兵登上第聶伯河右岸。9月22日,第聶伯河會戰中,在第聶伯河與普里皮亞季河兩河之間地帶進攻的第13集團軍(司令為普霍夫中將)首先從行進間強渡第聶伯河。第二天,該集團軍由第聶伯河向西推進35公里,並在普里皮亞季河右岸奪取了一個登入場。第60集團軍各兵團和第61集團軍一部兵力分別在該集團軍以南及其以北經戰鬥渡過了第聶伯河。游擊隊奪取了第聶伯河和普里皮亞季河數個渡口,給了軍隊積極支援。在戈梅利方向進攻的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第48、第65集團軍)前出至索日河,並在該河右岸攻占了兩個不大的登入場。至9月底前,中央方面軍擊退了德軍各次反衝擊(第聶伯河與普里皮亞季河兩河之間地帶的反衝擊特別猛烈,有4個德軍坦克師在此進入戰鬥),鞏固了第聶伯河、普里皮亞季河和索日河已奪占的登入場,並繼續進行擴大登入場的鬥爭。

戰役人物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二戰德軍狙擊手
巴托夫:(1897.5.20)菲利索沃村,今屬雅羅斯拉夫爾州雷賓斯克區〕蘇聯軍事首長大將(1955),兩次蘇聯英雄(1943.10.30,1945.6.2)。

衛國戰爭開始後,巴托夫曾任克里木特別步兵軍軍長、南方面軍第51集團軍副司令(1941.8起)、第3集團軍司令(1942.1—2)、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助理(1942.2—10)。

羅科索夫斯基: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 (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 蘇聯元帥,軍事家。羅科索夫斯基在蘇德戰爭中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先後參加了斯摩棱斯克交戰(1941),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會戰,白俄羅斯、東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諸戰役。在莫斯科會戰中,羅科索夫斯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以縱深反坦克防禦,高度積極而機動地對付敵人的坦克突擊;反攻時,為擴張戰果,在集團軍內建立2個快速集群,把正面突擊同迂迴包圍巧妙結合起來。

蘇聯中央方面軍蘇德戰爭中西部方向上的蘇軍戰役戰略軍團。1941年7月24日,由西方面軍分編組建而成。中央方面軍領率機關在第4集團軍野戰領率機關基礎上組建。方面軍編有第13、第21集團軍,8月1日又編入第3集團軍。7月24日起,中央方面軍參加斯摩棱斯克戰役(1941),交戰中,蘇軍粉碎了德軍統帥部向莫斯科長驅直入的企圖。1941年8月25日,中央方面軍被撤銷,其野戰領率機關和所屬各集團軍轉隸布良斯克方面軍。

1943年2月15日,中央方面軍在頓河方面軍基礎上再次組建。編有諸兵種合成第21、第65、第70集團軍,坦克第2集團軍和空軍第16集團軍,上述集團軍均在庫爾斯克西北展開。爾後,中央方面軍時間長短不等地編有諸兵種合成第3、第13、第48、第50、第60、第61、第63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近衛坦克第9軍

近衛坦克第9軍:烏曼坦克軍,1942年4月在圖拉市地區組建,番號為坦克第3軍。最初編有坦克第50,第51和第103旅,摩托化步兵第3旅以及若干獨立部隊。12月末又編入摩托化步兵第57旅。

1943年3月初,調最高統帥部大本營預備隊,4月底編入坦克第2集團軍(1944年11月20日改稱為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並在其編成內(除短暫脫離其建制外)一直戰鬥到戰爭結束。在庫爾斯克會戰中,隨集團軍編入中央方面軍,在整個防禦交戰期間協同其他兵團擊退了德軍在波內里地域的進攻。蘇軍轉入反攻後,參加奧廖爾和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進攻戰役。

戰役點評

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中的坦克軍
此戰,中央方面軍擊潰了當面德軍兵團,並向西推進約300公里。該方面軍奪占的第聶伯河登入場,對爾後解放白俄羅斯和右岸烏克蘭的鬥爭具有重要意義。戰役特點,是在戰役過程中,方面軍主要力量由一個方向轉用於取得進展的另一方向。蘇軍取得了從行進間強渡第聶伯河、索日河普里皮亞季河等大江河的豐富經驗。蘇軍戰功卓著的數百名軍人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僅第13集團軍就有201人。很多兵團和部隊由於戰功,分別獲得了“謝夫斯克”、“切爾尼戈夫”、“巴赫馬奇”、“科諾托普”、“涅任”、“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