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她坐落於膠東半島美麗的海濱城市——威海。

基本信息

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是哈爾濱工業大學三個校區之一。學校正式創建於1987年,前身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1987年,經航天工業部批准開始創建學校,1988年開始招收普通教育學生;198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與一汽集團共同創建了汽車工程學院。2002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分校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她坐落於膠東半島美麗的海濱城市——威海。威海是沿海開放城市,被聯合國授予中國唯一的人居獎,這裡風光秀美,四季分明,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是旅遊避暑勝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園依山傍海,環境幽雅,占地156公頃,現有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是一所正在蓬勃發展的花園式大學。

詳細信息

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以本科辦學為主,已形成了研究生與本科生,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的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現設有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五個學科門類,總計33個專業。目前學校各類在冊學生達10,000餘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餘人。
學校設有汽車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海洋資源與環境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數學系、物理系、外語系和體育教學部等11個院(系、部);還設有成人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海外留學生部和語言培訓中心等教學機構;設有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與網路中心、可容納近萬人的田經場等設施;建立近百個現代高水平的實驗室和工程實踐中心;建有國際微電子中心、汽車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研究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管理與行銷諮詢研究所、環境微生物研究中心等近30餘個科研機構。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一方面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科優勢和人才資源,一方面廣納天下良才。有一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老專家和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以及從國內外引進的高水平學者,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形成了一支銳意進取、業務精良、老中青結合梯隊合理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620餘人,專職教師410餘人,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教師占45%,中、青年教師大都具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秉承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治學傳統,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學生的數學、外語、計算機能力普遍較強,大學英語四級全國統考一次通過率,連續八年超過全國重點高校平均通過率十幾個百分點。考研錄取率連年提高,2003年達到42.4%。由於畢業生具有“作風樸實、功底紮實、能幹踏實”的特點,因此,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目前,有萬餘名畢業生正在祖國大地各條戰線上,以自己的奮鬥精神和優異成績展現著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子的風采。
學校科技工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國防與地方經濟,突出特點。先後承擔了300餘項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國防科工委及與地方的橫向合作科研項目,已有多項成果獲國家、航天科技進步獎和省科技進步獎。並在新體制雷達、電子對抗、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對等網路等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以上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許多被SCI或EI檢索收錄,出版著作100餘部。學校充分利用地處沿海開放地區的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企業進行科技協作,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堅持對外開放,重視學術和文化技術交流,現已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和交流關係,聘請一些外籍專家、學者前來任教或講學。
山東省及威海市十分重視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發展,200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威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定。“十五”期間,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將加快發展建設步伐,繼續擴大招生規模,在進一步提高本科辦學質量的同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到2006年普通教育在校本科生達到10,000人,研究生800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將努力探索,不斷進取,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邁進。

校史沿革

●1985年哈工大與威海市政府簽定合作建設威海分校的協定
哈工大威海
哈工大威海

●1987年經原中國航天工業部批准並開始籌建

●1988年開始招生

●1996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哈工大汽車工程學院遷址威海與威海分校合併

●1997年哈工大汽車工程學院正式遷址威海,在威海分校改擴建

●2001年威海市人民政府與哈工大簽定共建哈工大威海分校協定

●2002年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10年工業信息化部、山東省、威海市簽訂三方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定

地理位置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她坐落於膠東半島美麗的海濱城市——威海。威海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36°41′~37°35′,

東經121°11′~122°42′,風景怡人,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3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在全國所有地級市當中,無人媲美。威海市現轄三市三區,即榮成、文登、乳山三個縣級市和環翠區、國家級火炬威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進出口加工保稅區,總人口24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55萬人。威海是沿海開放城市,2003年被聯合國授予“聯合國人居環境獎”,這裡風光秀美,四季分明,交通便利,經濟繁榮,是旅遊避暑勝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園依山傍海,環境幽雅,占地156公頃,現有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是一所正在蓬勃發展的花園式大學。

師資力量

兩院院士

劉永坦: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致力於新體制雷達、制導和信號處理技術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電子工程領域專家、威海雷達站創始人。 謝禮立: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地震工程聯合會會長、國際地震工程學會副主席。致力於地震工程與城市防災領域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國強震觀測與分析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國際地震工程與防災工程領域的著名學者,哈工大(威海)土木工程災害與防禦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李圭白: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市政工程專家、全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主任,長期致力於地下水除錳除鐵、高濁度水處理、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在國內最早開展對高濁度水處理技術的系統研究。我國著名給水排水和水處理領域專家,在哈工大(威海)建有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中心的分支機構。

蔡鶴皋: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致力於機器人及聲反射測試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機械電子工程領域專家,哈工大(威海)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 沈世釗: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致力於大跨空間結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結構工程領域專家,哈工大(威海)空間結構研究中心名譽所長。

杜善義: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複合材料研究所所長,致力於複合材料力學、固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力學和複合材料領域的專家,哈工大(威海)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名譽所長。

張乃通: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通信技術研究所名譽所長,致力於飛彈指令、控制數據通信系統及數字集群移動通信系統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通信領域專家。

秦裕琨: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致力於燃燒學、濃淡煤粉燃燒技術方面研究,我國著名熱能與動力工程領域專家,哈工大(威海)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方濱興: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致力於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方面的研究,我國著名信息網路與安全領域專家,在哈工大(威海)建有國家計算機信息內容安全重點實驗室。

王國棟:王國棟中國工程院院士,是軋制技術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山東省目前已經把鋼鐵和造船業列為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也在大力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王院士的加盟,必將大有作為。在王院士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將把哈工大(威海)材料學科建設得更好,從而為國防和區域經濟建設服務。

徐洵:海洋環境生物工程專家。1957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曾任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是中國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博士生導師

崔勝民楊建國吳少華李振中趙桂范譚建宇毛興鵬韓衛占喬曉林金銘馬家辰馮乃章傘冶曲延濱田兆碩徐曉飛王亞東戰德臣佟曉筠李寧閆培生張治洲馮吉溫廣武宋岩李哲程遠志鍾詩勝劉文劍邊文鳳王大政王興貴崔明根丁效華王克魏俊傑曲士良陳相君付石友張文叢於長軍李宇傑黃博王國棟徐洵邵宗澤

山東省教學名師

韓哲孫振綺劉銳哈工大教學帶頭人許承斌孫振綺韓哲張晉格張秀珍劉鐵夫崔令江金承日丁效華趙繼俊馬秀娟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劉會英曲士良丁效華

學校部門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學校辦公室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學校辦公室作為校黨委和行政的辦事機構,是學校黨政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它既有承上啟下、協調左右、聯繫內外的樞紐和紐帶作用,又有傳遞信息、研究政策、輔佐領導決策的參謀助手作用。學校辦公室的工作指導方針是:務實、求是、效率、保密。紀檢監察辦公室學校紀檢監察辦公室是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領導下,代表學校紀律檢查委員會開展黨的紀律檢查和行使行政監察職能的辦事機構,在學校黨委和上級紀律檢查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其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協助學校黨委加強黨風建設,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行使學校行政監察的執法監察、廉政監察、效能監察的三項職能。

人事處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人事處是校長領導下負責學校人員編制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勞動工資管理及發放、人事數據維護及統計和教職工的招聘、調配、錄用、培養、職稱評定及相關政策的起草等管理工作的行政部門。

計畫財務處計畫財務處作為學校的一級財務機構,在校長的領導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會計基礎工作規範》以及國家有關財稅方面的政策制度,統一管理學校的各項財務工作,編制學校財務收支預、決算,集中管理學校各項資金,參與學校經濟活動方面的決策並不斷加強自身隊伍的建設.後勤工作處後勤工作處是學校黨委、行政領導下的後勤管理機構,是學校實施後勤管理的職能部門,現有500餘名員工,正式職工38人,副高職4人,本科學歷70%。以服務於教學、科研及師生員工為宗旨,在分管校長領導下,代表學校對後勤服務工作進行規劃和行政管理,全面負責學校後勤管理服務保障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基建處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基建處成立於2003年4月。現有正式職工12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有4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3人,其他5人。基建處設有基建辦公室、工程管理室、經濟室、計畫材料室和檔案室等部門,負責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基本建設工作和校內小型工程技術支持工作。專業主要有土建、水暖電氣和工程預決算等幾個方面。1基建辦公室:主要職能是安排處理基建處日常事務,包括每周工作安排、信息收發、往來接待、各類通知等工作。2工程管理室:主要職能是負責組織工程設計、地質勘察、施工管理等工作。3經濟室:主要職能是負責工程預決算工作。4計畫材料室:主要職能是負責材料供給、工程前期及竣工驗收、綜合驗收和工程竣工後的維修工作。5檔案室:主要職能是負責各種工程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檔和借閱等工作。負責綜合驗收所需各種資料的整理工作。

院系概況

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以本科辦學為主,已形成了研究生與本科生,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相結合的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教育體系。現設有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五個學科門類,總計33個專業。目前學校各類在冊學生達10,000餘人,其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餘人。學校設有船舶工程學院、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土木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教學部12個院(系、部);還設有成人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海外留學生部和語言培訓中心等教學機構;設有圖書館、現代教育技術與網路中心、可容納近萬人的田經場等設施;建立近百個現代高水平的實驗室和工程實踐中心;建有國際微電子中心、汽車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管理與行銷諮詢研究所、環境微生物研究中心等近30餘個科研機構。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一方面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學科優勢和人才資源,一方面廣納天下良才。有一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老專家和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專家以及從國內外引進的高水平學者,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形成了一支銳意進取、業務精良、老中青結合梯隊合理的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700餘人,專職教師500餘人,具有高級技術職務的教師占45%,中、青年教師大都具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

院系詳情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多年勵精圖治,已經形成初見規模的學術梯隊和專業培養群體。現有專任教師3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院轄會計學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工商管理系,財務管理系,市場行銷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實習實驗中心。下設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行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六個專業和兩個碩士研究生學科專業(技術經濟與管理、科學技術史)。學院擁有十個研究室(所)以及兩個設備先進的實驗室,為教師科研和學生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管理學院堅持實踐形成科學素養的創新教育思想,倡導雙主體互動,自我導向學習的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並重的教育思想,與區域社會經濟保持密切的互動聯繫,努力培養複合型專業人才。

人文學院

人文學院於2008年成立,現有23名教師,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目前有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技術方向)與漢語言文學2個本科專業,此外還有社會科學系及藝術教研室2個教學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媒體技術系是依託哈工大強大的科技優勢,為滿足國內各類傳播媒體數位技術與藝術人才需求而創建的.該系目前開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數字影視技術方向),還將新增網路傳媒技術、動畫設計等相關技術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影視數位技術)專業是以現代計算機技術為基礎,將技術手段與藝術思維融為一體的文理交叉的新興學科.本專業依託哈工大強大的科技及師資優勢,旨在培養從事影視多媒體編輯製作、網路傳播及電子遊戲設計的高級人才,以改變目前國內各類傳媒數字影像製作人才缺乏的狀況.專業特色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傳媒技術系,以培養文理(工)複合型人才為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以工科為基礎,文理兼顧。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介紹專業簡介本專業培養具有較高的中國文學、文化素養,有較強的運用漢語的能力,並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和外國文學、文化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主要的專業特色是在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訓練之外,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課程和實踐環節,強化學生的外語交流能力和培養學生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能力.主要專業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寫作、中國古典文獻學、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論、西方文藝理論、馬克思主義文論、語言學概論,和為培養對外漢語教學能力而設的英語口語、第二外語(韓語或日語)、英語文學選讀、國外漢學、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對外漢語教學等課程,以及結合留學生漢語教學開展的對外漢語教學實踐環節。就業方向本專業的畢業生能勝任國內外教育機構的漢語言文學和對外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各類媒體、出版部門和其他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的文化教育、宣傳、文字編輯等工作。希望繼續深造的學生可以報考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漢語言文學類及其他相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汽車工程學院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成立於1988年,由哈爾濱工業大學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聯合辦學,旨在按產學研新模式培養汽車工業領域高級人才。1997年經過原國家教委批准,汽車工程學院搬遷至山東威海。學院現有車輛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四個本科專業;車輛工程專業設有碩士點和博士點;其它專業能共享總校的碩士點、博士點;學院下設車輛工程系、熱能與動力工程系、交通運輸系、交通工程系;並建有能源與環境研究所(秦裕昆院士擔任所長)、汽車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山東省汽車零部件快速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司法鑑定所、榮成華泰—哈工大技術開發中心等研究機構。學院還有車輛工程等8個實驗室和二個計算機輔助設計機房。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教師30人,教輔人員11人。教師中博士生導師2人,正、副教授占48%,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教師占96%,另有10名兼職教授。學院現有各類研究生100餘人,本科生1500餘人。學院歷來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教學中重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近年來,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的研究生佔畢業生總數的30%以上,06、07、08屆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並在全國大學生汽車類競賽中都取得優異的成績。近年來,學院承擔了多項國家部委的科研項目,同時也為山東區域經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教學、科研及實驗等方面的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和提高,是學校最有實力的學院之一。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工程學院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船舶和海洋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擁有機械電子工程、海洋結構物的設計與製造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專業培養從事現代化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專業特色是強調以機為主、機電液結合;船舶專業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具有現代化船舶研究設計與製造,海洋工程設計與建造等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與生產管理人員,專業特色是突出船舶建造,強化船舶工程領域的信息化技術,加強船舶企業生產規劃與管理。學院由機械工程系、船舶工程系、工程圖學部、工程訓練中心、機器人研究所、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船舶設計與製造研究所、數位化製造中心組成,其中機器人研究所為與本部合辦的研究所,蔡鶴皋院士擔任名譽所長;複合材料與結構研究所為與校本部合辦的研究所,杜善義院士擔任名譽所長;船舶設計與製造研究所為與威海市共建的研究機構。學院擁有機械設計、數控、機電、水平循環水槽、船舶數位化設計與製造等12個實驗室。學院現有教職工50人,其中教師38人,教師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6人、教學帶頭人1人、碩士生導師18人、14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擁有一支朝氣蓬勃、素質較高的教學科研隊伍。目前在校碩士研究生38人,本科生568人。學院科學研究以兩個科研所、一個中心為依託,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省市科技攻關和大量的橫向課題,在海產品深加工機器人、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技術、智慧型設計及仿真、機構理論及其套用等方向成果顯著,未來將主要進行豪華遊艇和工程船舶的設計與建造、船舶和碼頭以及海產品深加工智慧型裝備等方面的研究,為威海及全國沿海地造福。

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2004年4月在原控制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信息工程研究所和國際微電子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簡稱信息學院)。學院覆蓋5個一級學科及6個本科專業,下設控制科學與工程系、儀器科學與技術系、電氣工程系、通信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學院基礎部、試驗實習中心等教學機構,以及信息工程研究所、國際微電子中心等科研機構。信息學院秉持哈工大“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傳統,有著一批治學嚴謹的教學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通過加強教學梯隊和學術梯隊建設,不斷提高學院教學和科研水平。學院現有教師69人,校區間雙跨教授4人,返聘教授2人,在清華大學、航天集團等單位聘請兼職教授9人。其中教學帶頭3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為36.36%。憑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巨大潛力,每年都有優秀的海內外學者加入到學院的教師隊伍中來。信息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125人,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110餘人,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在本科生教學、研究生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生工作方面成績斐然。學院所屬各學科均與哈爾濱校區有著緊密的聯繫,與國內外眾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單位有著密切的合作,承擔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跨世紀人才培養基金項目、國防預先研究項目、航天基金、省市重點科研項目等重要科研任務,在武器制導、晶片設計、超聲儀表、嵌入式系統、導航計算機等工程研究方向上成果豐碩,在信號處理、控制理論、電路設計等學術方向上始終保持著前瞻性。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展定位是:面向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及山東省經濟發展需求,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一流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按照服務山東的戰略思想,重點建設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經過5年時間的學科基礎建設和10-15年時間的快速、高水平發展,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部分學術方向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對我國信息化建設,對山東省地方經濟建設做出較大貢獻。哈工大計算機專業現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97年)及博士後流動站(87年);其中,計算機套用技術博士點建於1986年,並於1987年被評為國家唯一的計算機套用重點學科。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還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建有國家計算機信息內容安全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計算機接口技術與接口系統實驗室”。哈工大(威海)計算機專業是哈工大計算機學科的一部分,創建於1988年;199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開始培養研究生,目前每年招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4個班120人,信息安全專業本科生2個班60人,計算機套用研究生28人。哈工大(威海)計算機學科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目標與體系等完全按照哈工大計算機學院的總體規划進行,哈工大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院長徐曉飛教授兼任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院長,哈工大計算機學院副院長王亞東教授兼任哈工大(威海)計算機學院院長;還有總校的一批教授博導在哈工大(威海)進行長期的教學與科研活動。目前哈工大(威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主要由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所組成,計算機科學系由計算機軟體教研室、計算機硬體教研室、網路與信息安全教研室等3個教研室及實驗中心組成,計算機套用技術研究所設有企業智慧型計算技術研究中心、人工智慧與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中心、數字媒體技術與嵌入式計算技術研究中心等四個研究中心。目前,本學科現有專兼職教師42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有博士學位者11人;有國家863計畫主題專家1人、中國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1人。06年計算機套用技術學科被山東省列為“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本學科一直秉承“研究型、個性化、精英式”的人才培養理念,近年來,所培養的學生以業務素質高、基礎好、能力強而享有聲譽。近三年年湧現3個省級三好班級0204103班、0404106班、0604201班和9名省級三好學生高曉東、趙妍妍、周江濤、王丹、肖文靜、王軒春、田園、王宗堯、邵旭,校十佳大學生8人。有10項學生作品在國際和國內大賽中獲獎。其中鄒博偉的《長江水質的污染預測》獲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省一等獎、《農場噴灌模型》獲國際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三等獎。岳銀亮、杜宇等本科學生在核心期刊《微處理機》上發表論文6篇。近三年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在95%,就業質量較高,其中在IT行業就業的占了80%,到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的學生占了50%,沿海和省會城市占了90%;考研通過率30%-40%;畢業生四級通過率86-90%、六級通過率25-33%。出現校學生會主席周江濤和肖文靜、校研究生會主席尹尚國、宮顯輝等一批優秀學生幹部。本學科還擁有山東省企業網路化與電子商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嵌入式平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生物信息技術等三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分部-網路與信息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具有一流的設施和研究條件與環境;擁有較多的學生實習基地。目前,還與歐美、日韓等10多個國家的10多所著名大學或公司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係,已經招收來自日本、韓國的留學生在校攻讀學位,為學科國際學術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平台環境。幾年來,圍繞山東省經濟建設,形成多項標誌性成果,特別是承擔了“十五”期間山東省重大科技攻關“製造業信息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究”項目及多10餘項山東省企業信息化項目,研究成果進行了套用推廣,取得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5000多萬元。

軟體學院

軟體學院充分利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綜合資源,依託哈工大計算機學科的綜合優勢,堅持“國際化、工業化、高質量、高速度”的辦學理念,本著“高起點、高層次、高標準”的原則,加強國際合作,按照國際標準,以工業化需求為目標,培養軟體產業急需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級軟體人才。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充分利用哈工大威海校區和哈工大軟體學院綜合優勢,聯合國內外知名軟體企業,依靠當地政府的支持,2003年12月10日成立。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的辦學宗旨是面向軟體產業發展培養急需人才;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的辦學特色是:立足威海,面向山東,輻射膠東半島及渤海經濟圈,為地方和國家培養一批具有東北亞特色國際競爭力的高級軟體技術人才。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堅持哈工大軟體學院的辦學理念、模式和管理體制。堅持執行統一的哈工大軟體學院教學大綱和教學管理體系。在組織管理機制方面,實行哈工大(威海)軟體學院管理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在辦學模式上,採用成本辦學與合作辦學方式運作。在人事制度方面,採用靈活的全員聘用契約制。在招生方式方面,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與軟體工程碩士生。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採用相對獨立的核算方式。在教學模式方面,採用相對靈活的教學管理方式。總之,採用超常規的運作方式和高效率管理方式,強調高投入、高效率、高產出、高速度,以確保軟體學院迅速順利地發展,快速培養軟體產業急需的高級人才。國際化是軟體學院的重要標誌。國際化的內容包括教師資源、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和學生培養的國際化。哈工大軟體學院與包括愛爾蘭都柏林工業大學(DIT)、美國卡納基-梅隆(CMU)、華盛頓大學(UW)等多所國外大學合作辦學,並分別與IBM、Microsoft、BEA、Oracle、Sybase等多家國際跨國公司簽署了合作協定。其中,與DIT的合作得到了歐盟項目的資助。工業化是軟體學院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建立自成體系、有鮮明特色、符合國際化人才標準、適應國內外企業需求的工業化軟體人才教育體系是哈工大軟體學院的辦學目標和方向。目前哈工大軟體學院已與包括哈爾濱、深圳和珠海在內的中興通訊等12家知名的軟體或IT企業建立合作關係,成為軟體學院的工業化實習基地。高質量是軟體學院的辦學目標。通過國際化、工業化辦學手段,積極吸收美國、愛爾蘭等國家工業化人才培養成功經驗,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和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適合工業界需求的高質量軟體人才。高速度是快速培養高質量軟體人才的必要保證。軟體學院力求在辦學模式、管理體制、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等5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在人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招生方式、教學模式等方面採用超常規的運作方式,實行軟體學院管理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為軟體學院辦學措施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哈工大軟體學院辦學模式包括軟體工程本科學位、軟體工程第二學士學位和軟體工程碩士學位。軟體學院目前有專兼職教師112人,在校學生943人,其中本科學生382人,轉專業學生144人,第二學士學位學生136人,軟體工程碩士281人。計畫年招生800人,四年後,軟體學院在校生規模將達到1800人。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4年8月,前身為外語系。外國語學院下設英語系、韓國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一部、大學英語教學二部、加拿大研究中心、語言培訓中心、圖書資料中心、語言試驗中心等機構。英語系承擔英語專業13個班,301名專業學生的教學任務,大學英語教學一部和大學英語教學二部承擔全校各專業學生的英語教學任務。學院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六屆論文研討會,同時承擔了黑龍江省教委“十一五”規劃課題、黑龍江跨世紀教學改革項目、哈工大和哈工大(威海)多個科研項目。近三年來,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期刊上總計發表論文100多篇,編寫教材、著作、詞典多部,多次獲總校和校區教學成果獎。

海洋學院

海洋學院在原海洋資源與環境工程系基礎之上於2004年9月創建。該學院依託威海校區特有的地緣優勢,以哈工大的優勢工科專業為基礎,成為極具特色的新的生長點。學院現有套用化學、環境工程、生物工程三個系和基礎化學部。環境微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資源研究所和電化學研究所三個研究機構。目前設有五個專業:環境工程,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近千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備,現有教師73人,其中專職、兼職教授23人(博導13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3人,碩士學位教師45人。專業實驗室擁有X--射線螢光顯微鏡、掃瞄隧道顯微鏡、Gamary電化學工作站、原子吸收光譜、氣液相色譜PCR儀、超低溫高速冷凍離心機等一大批目前國際較先進的設備。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生物信息科學,海洋環境科學以及海洋生物電化學,均為目前科學技術領域中的前沿與交叉學科。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現有“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焊接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電子封裝技術”四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800餘人。學院擁有“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學”兩個碩士點,與總校共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目前在校研究生30餘人。學院擁有“材料加工工程”山東省重點學科和“焊接技術與表面工程”山東省工程技術中心。學院下設“材料成形教研室”、“焊接教研室”、“材料科學教研室”、“教學實驗中心”和“新材料與成形技術研究中心”等教學研究機構。目前有學術人員27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副教授7人,有5人在國家相應學術組織中任副理事長以上職務,初步形成了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和學緣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科學研究瞄準學科發展前沿和重大國防和工程建設需求,重點發展“武器裝備材料與加工技術”、“電子封裝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方向。目前初步形成了“塑性加工與數值模擬”、“衝壓與超塑成形”、“微連線與電子封裝”、“特種焊接與表面工程”、“特種陶瓷與碳材料”、“粉末冶金與儲氫材料”、“高分子與樹脂基複合材料”、“材料計算與設計”等課題組。研究人員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973、國防預研計畫基金以及企業橫向課題等科研項目。並與總校材料學院一起承擔一批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研製與開發任務。在總校幫助下具有威海校區特色的材料學科正在形成,並在快速發展。本學科先後投入今800多萬元用於實驗室建設,購買了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真空熱壓燒結爐、氣氛壓力燒結爐、電子萬能試驗機、等離子噴塗機、冷等靜壓機、綜合熱分析儀、計算機機群伺服器等大型先進儀器設備,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來學院主編教材及專著11本,發表科技論文100多篇,其中50餘篇被SCI檢索,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部委和省市級獎勵。目前共承擔各類科學研究項目10餘項,科研經費800餘萬元。本學科注重學術交流,2002年以來主辦2次國內學術會議、1次國際會議,有20餘人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在同行中產生較好影響。我們還與一些世界名牌大學建立了穩定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國際合作,為學院學生提供了出國留學機會。學院注重學風建設,以“真材實料、鍛焊大器”的目標培養學生,近三年的學生考研率平均達43%,就業率達92%以上。

數學系簡介

數學系成立於2003年4月,其前身是理學係數學教研室。現有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與套用數學兩個本科專業,及計算數學碩士點。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23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40人,本科生583人。計算數學學科於2005年被確定為山東省重點學科,工科數學分析被評為山東省精品課程。數學系師資力量雄厚,正教授占28.6%,副教授占21.4%,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的占89.3%,博士生導師占14.3%、教學帶頭人占28.6%。另外,還擁有多位國內知名的教授在我系兼職,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師資力量最為雄厚的院系之一。數學系下設計算數學教研室、套用數學教研室、基礎數學教育研究所、仿真算法研究所等教學和科研機構,擁有研究生和本科生機房各一個,為教師的科研以及學生學習和深造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數學系綜合實力強,具有濃厚的學術研究氣氛和教學改革、教學研究氛圍,每年發表大量的高水平研究論文,並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校科研基金。數學系2002年被評為總校級先進集體,2003年、2006年分別被評為山東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師德先進單位,2005年、2006年分別被評為校先進黨支部。

光電科學系

光電科學系下設大學物理教研室、實驗物理教研室、光信息專業教研室和光子技術研究所.大學物理教研室、實驗物理教研室承擔全校的大學物理課和大學物理實驗課。光信息專業主要從事光通訊、光學信息處理、雷射雷達與光子技術的套用研究工作。光子技術研究所下屬超快光子技術校級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有世界先進的再生、放大鈦寶石飛秒雷射系統(CoherentInc.)、顯微聚焦系統(Nikon,SonyInc.)、精密加工平台(PriorInc.)等高精尖設備。2001年至今,已取得的科研成果:SCI檢索論文40餘篇(限第一、第二作者),EI檢索論文3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承擔國家及省市級基金項目10餘項。

土木工程系介紹

土木工程系是依託哈工大土木工程學院和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辦學實力、威海校區的特色地理優勢、預測培養的人才有著樂觀的社會需求而成立的。土木工程系以哈工大的優勢工科專業為基礎,“大土木”為工程背景,融建築結構、道路、橋樑於一體,培養具有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在房屋建築和結構、道路和橋樑工程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國家急需的基礎建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出發點。土木系設土木工程專業教研室,工程力學教研室和由院士、國家教學名師領銜的空間結構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災害和防禦研究中心;土木工程專業設建築工程方向和道路橋樑工程方向,培養寬基礎、懂管理、重套用的複合型人才。土木工程系辦學起點高,定位準確,特色鮮明,聘請院士、國家教學名師、博導上講台,在編教師都有博士學位。土木工程系充分利用哈工大土木工程學院和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人才優勢和資源,建立起一整套具有競爭力的培養體系,為國家和地方輸送高水平、有後勁的專業技術人才。

基礎學部

學校於2007年7月成立基礎學部。從2007年開始,全校所有專業的本科新生入學後全部進入基礎學部進行基礎課程的學習和集中的教育管理,兩年後回到各自的專業和院系學習專業課程。基礎學部是學院級單位,在業務上接受教務處、學生工作處、督導與評價辦公室和校團委等部門的指導。學部下設團委、教學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和五個學生工作組。基礎學部的目標是:實現平穩過渡、夯實學習基礎、提高綜合素質。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部對全體教師隊伍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點、三個了解、四個保持和五個掌握”的基本要求,即在所有的工作中都要堅定不移地貫徹以學習(以文化課為中心的廣泛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以班級和寢室兩個集體的建設作為工作的立足點;了解學生管理制度、了解學生培養方案、了解學生成長規律;始終保持勤奮工作的敬業精神,始終保持合作互助的協作精神,始終保持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始終保持積極開拓的創新精神;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掌握特殊群體的實時狀態,掌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通過較長期的、形式多樣的入學教育和引導,使學生實現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適應,通過較為嚴格的日常管理,使學生在大學之初就養成健康的、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從而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平穩過渡,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通過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通過加強教學管理,加強班級建設,加強學業的過程指導、過程管理和過程激勵,通過實施學業預警機制,使學生掌握大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從而夯實學習基礎並逐步尋找到大學學習的信心與目標;通過修身講堂、啟蒙黨校、創新與實踐、文化與體育等多方面的素質平台建設,通過愛國主義、航天精神、誠信、感恩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不僅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增強人文、科技、文化和體育等方面的素質,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威海校區,基礎學部是一個新生事物,它的成長與發展需要學校各部門、各院系的關心和幫助,基礎學部也將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吸收方方面面好的意見和建議,把“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優良傳統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學術成就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秉承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治學傳統,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了優良的校風和學風。學生的數學、外語、計算機能力普遍較強,大學英語四級全國統考一次通過率,連續八年超過全國重點高校平均通過率十幾個百分點。考研錄取率連年提高,2003年達到42.4%。由於畢業生具有“作風樸實、功底紮實、能幹踏實”的特點,因此,倍受用人單位的青睞。目前,有萬餘名畢業生正在祖國大地各條戰線上,以自己的奮鬥精神和優異成績展現著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子的風采。學校科技工作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國防與地方經濟,突出特點。先後承擔了300餘項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防基金、國防科工委及與地方的橫向合作科研項目,已有多項成果獲國家、航天科技進步獎和省科技進步獎。並在新體制雷達、電子對抗、大規模積體電路設計、對等網路等領域獲得重大突破,填補了國內空白。近年來,在國內外核心以上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許多被SCI或EI檢索收錄,出版著作100餘部。學校充分利用地處沿海開放地區的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與企業進行科技協作,為地方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做出了貢獻。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堅持對外開放,重視學術和文化技術交流,現已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和交流關係,聘請一些外籍專家、學者前來任教或講學。

科學研究所

汽車零部件快速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汽車零部件快速設計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由山東省科技廳批准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位於威海市文化西路2號,依託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汽車工程學院。中心下設汽車零部件數位化設計室;汽車零部件結構分析室;汽車電器和電子研究室;產品快速設計樣件製作及逆向設計室;試製試驗及產品化工程室等。中心為了減少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成本,購買了先進的快速反求設備和雷射快速成型設備,以及各種設計軟體和結構分析軟體,為企業快速完成產品的設計製造提供強有力的高新技術支持;您可以通過我們的快速成型技術的服務直接製作出產品樣件,使您的產品的外觀、功能等得到驗證,為您的新產品儘快投入和搶占市場提供技術支持,為您的新產品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提供有力的保證。中心主要對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先進、快速設計製造技術服務平台,提升企業的產品開發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增強發展後勁,也可為企業節約大量產品開發資金。中心能夠承擔產品數位化設計、逆向設計、結構分析、快速樣件製作、快速小批量生產,以及模具的快速製造和產品的性能測試等。

哈工大(威海)企業智慧型計算技術研究中心

基本情況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企業智慧型計算技術研究中心(IEC:IntelligentComputingforEnterpriseResearchCenter)是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聯合成立的。IEC中心以國家863CIMS主題專家徐曉飛教授領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企業智慧型計算技術研究中心為依託,集中以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優勢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成果致力於製造業信息化、企業與政府信息化的計算機套用技術及系統的相關理論研究、系統研發、工程實施與信息化服務。研究方向IEC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適合中國國情的CERP系統、物流與供應鏈、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虛擬企業集成技術、企業建模與仿真技術、軟體重構與重用技術、數據與知識工程技術等。IEC中心在徐曉飛教授的帶領下,自1995年開始承擔了數十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畫和省市部委的項目,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刊物與會議上發表論文150餘篇,被SCI、EI收錄50多篇,並獲4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軟體著作權。其中,“九五”期間承擔的國家863計畫重點項目“哈爾濱電機廠CIMS重點套用示範工程”、“十五”期間承擔的國家863計畫重點課題“適合中國國情的可重構ERP系統”等均在國內引起較大影響。師資成員IEC中心現有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5人;有博士生近30人,碩士生30餘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通信與電子對抗研究所

研究所成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坦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乃通教授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中兆教授等知名學者擔任顧問,研究所的20名科研人員,7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發展歷史通信和電子對抗技術是多年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為當今工程技術領域研究的基礎,也是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中重點扶植的學科方向。2006年,學校成立了通信工程系,2008年又成立了通信與電子對抗研究所。研究所隊伍以威海校區通信工程係為基礎,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技術研究院和深圳研究生院電子信息學部的骨幹教師,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保科研,科、教互補,推動學科發展和學術梯隊建設。研究所成果研究所梯隊構建合理,科研實力較強。劉永坦院士、張乃通院士、張中兆教授、李紹濱教授為研究所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並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指導,引領研究所的科研走在國內學術前沿。目前,研究所承擔著國家973項目“多域協同寬頻無線通信基礎研究”、863項目“某信號處理技術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超寬頻高速無線接入理論和關鍵技術”以及信號處理、綜合抗干擾、電子偵查等領域的國防預研基金、航天支撐基金等研究課題,同時還承擔著人造毛皮機控制系統、電力線載波抄表技術、國家海洋局海洋監控等多項橫向課題。團隊在IEEE宇航與電子系統彙刊(IEEETransactiononAerospaceandElectronicsSystem)、無線通信與移動計算(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MobileComputing(Wiley))、IEE電子學快報(IEEElectronicsLetters)、國際創新計算、信息與控制雜誌(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veComputing,InformationandControl)、電子學報和IEEE國際雷達會議,IEEE無線通信與網路會議(WCNC)等國際會議上以及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指導本科生髮表(錄用)EI檢索的國際會議論文2篇、成功申請實用新型專利一項,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電子競賽省二等獎等。

未來發展

山東省及威海市十分重視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的發展,200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威海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定。“十五”期間,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將加快發展建設步伐,繼續擴大招生規模,在進一步提高本科辦學質量的同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到2006年普通教育在校本科生達到10,000人,研究生800人。近年來,學校黨委按照“加強共建、提升內涵、盤活資源、科學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調整學科結構,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在進一步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的同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培養高層次、高素質人才。2010年2月,學校成功實現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山東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的三方共建,共建協定的簽署不僅為學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更加廣闊的空間,也為學校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全校上下萬眾一心,正朝著“努力建設與哈工大發展相適應的大學校區”的發展目標闊步前進,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遠大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