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專職心理諮詢師4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兼職教授1位,成立於2003年7月,隸屬於學生工作處。

工作流程

中心簡介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於2003年7月,隸屬於學生工作處。中心有專職心理諮詢師4位,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兼職教授1位,兼職心理輔導老師20 位,心理諮詢專業督導老師4位。
現有100餘平方米的辦公場地,轄辦公室一間、個體諮詢室兩間、心理測試室一間,團體諮詢室一間;擁有惠誠心理測試系統一套,大學生心理管理系統一套,近百套心理測試量具;近200冊各類專業書籍;辦公電腦四台、伺服器一台、掃瞄器一台、印表機二台等。 中心功能定位是面向個別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功能、面向部分學生的心理諮詢功能、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面向學生工作的調查研究功能。
2008年獲得山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專職心理諮詢老師

張冰

張冰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專職心理諮詢師,1994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醫院管理工作,2003年進入哈爾濱心理學校學習,同時參加黑龍江省勞動廳舉辦的心理諮詢師培訓班,2005年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格。 此人特點:性格開朗、熱情、樂於助人,從事醫院管理工作十餘年,有較強的溝通能力,相信每個人心裡都蘊含著無限的潛能,願真誠地與每一位來訪者傾心交流,共同成長。 諮詢方向:主要使用認知行為療法、焦點諮詢、內觀療法等方法解決大學生戀愛情感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及各類心理成長和社會適應不良問題.

孫濱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專職心理諮詢師,1987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主治醫師。1997—1999年參加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與治療函授學習。2004年9月專職從事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參加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與治療培訓班和心理測量培訓班、中科院心理所認知行為療法培訓班、山東大學YTL培訓班、心理諮詢師職業培訓班等專業培訓。
個人特點:從醫17年,其中校醫工作10年。熱情、耐心、尊重、理解每一位來訪者,並給予積極關注和引導,堅信每個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潛能,為200多位來訪者進行諮詢和疏導,效果良好。
研究方向為大學生婚戀等人生髮展問題、大學生神經症等心理障礙問題的診治與轉介、高校心理危機處理

倪士光

姓名:倪士光
學位:碩士
職稱:講師
出生年月:1981.10
籍貫:山東棗莊
研究領域: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職業生涯規劃與學業心理研究、親職教育;企業EAP本土化實踐和研究。
通訊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號哈工大學生工作處,264209
一、基本情況
(一)學術與行政職務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業教師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ISSBD會員 山東省心理學會會員 國家心理諮詢師山東省培訓教師 兩個公司的簽約企業培訓講師
(二)學習經歷
1999,09-2003,07 山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本科,學士學位,(期間考取浙江大學和曲阜師範大學研究生,選擇工作)
2005,12-2008,07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導師:伍新春教授)。
(三)工作與培訓經歷
2003,07-2008,07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助教
2008,09-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講師
2004,07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諮詢理論與實踐班
2005,12 清華大學網路依賴團體輔導研討班
2006,07 山東省勞動廳心理諮詢師培訓班
2007,06 首屆森田療法臨床技能高級培訓班
2008,07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災後學校心理干預及心理重建工作坊”
2008,07 山東省勞動廳職業指導師培訓班
2008,11 教育部2008年全國高校輔導員骨幹高級研修班
(四)研究領域與興趣
1. 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括基於中國文化的心理諮詢理論的實踐和創新(森田療法、內觀認知療法等),大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的矯正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套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特殊背景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學生生涯發展與學業倦怠研究。主要包括大學生學業倦怠的預防與主觀幸福感的提升,學業勝任力模型的構建、測量和提升研究,生涯規劃與發展。
3. 親職教育。聚焦於學生家庭環境的教育與諮詢、基於中國文化和教育傳統的親職教育研究與實踐。
4. 企業EAP的本土化實踐和研究。企業EAP理論與實踐探索,員工心理問題的諮詢,團體訓練與團體諮詢,個性與發展潛力的心理測評。
二、教學與研究項目
(一)教學
1. 近6年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工作經驗,初步形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諮詢的操作性工作模式。
2. 積累近千例心理諮詢個案工作經歷,探索成人的個性健康發展和生涯規劃。
3. 開設了自信心培養、網路成癮、學業倦怠等近10個輔導團體。
4. 開展連續四年的新生心理測試及後繼服務和心理健康檔案等相關經驗。
5. 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心理學電影與賞析》、《心理學概論》等五門公共選修課,累計590餘學時,側重於心理健康和勵志成長的教研。
6. 發表論文十一篇,撰寫《心理諮詢札記》一冊。
7. 榮獲06年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論文一等獎等各類獎勵十項。
8. 擔任山東省心理諮詢師的主幹培訓教師及考前輔導工作。
9. 兩個企業管理公司的企業培訓任務工作。
(二)本科生教學
1. 2003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2. 2004春季學期 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心理學概論 必選課 32學時
3. 2004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4. 2005春季學期 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5. 2005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6. 2006春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2006春季學期 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7. 2006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 公選課 36學時 2006秋季學期 心理學電影賞析 公選課 36學時
8. 2007春季學期 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2007春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9. 2007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 公選課 36學時 2007秋季學期 心理學電影賞析 公選課 36學時
10. 2008春季學期 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11. 2008秋季學期 心理學電影賞析 公選課 24學時 2008秋季學期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公選課 24學時 12. 03~08學期 思想道德修養 必修課 150學時
(三)研究項目
1. (2009-2010)“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影響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高校思政、黨建、穩定、網路)委託研究項目”輔導員骨幹支持研究課題項目。(08FD3050)主持。
2. (2008-2009)“學業倦怠的成因及干預研究(HIT(WH)2008016)。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社科基金項目。主持。
3. (2008-2009)“學風建設中學生主體作用研究。 山東省高校輔導員骨幹支持研究項目。主持。
4. (2005-2007)“工科類高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研究(IMIQ11000167)。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研項目。主持(第二位)。
5. (2007-2007)“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社會—心理”成因及干預。哈爾濱工業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金自選項目。主持(第二位)。
6. (2006-2007)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公共選修課達標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研項目(IMIQ10000217)。主持。
7. (2006-2007)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公共選修課達標課程《大學生愛和生命教育》。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研項目(IMIQ10000218)。主持。
8. (2006-2007)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公共選修課達標課程《心理學與生活》。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教研項目(IMIQ10000219)。參與。
三、研究成果
(一)學術刊物論文
1. 倪士光、伍新春(2009):認知行為互動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干預效果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已錄用。
2. 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大學生學業倦怠問卷的信效度驗證及其結構。《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已錄用。 3. 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團體輔導干預——認知行為互動取向團體輔導方案設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已錄用。
4. 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山東省大學生學業倦怠的現狀調查及其與課業負荷的關係。《中國學校衛生雜誌》,已錄用。
5. 倪士光、張步先、趙國亮(2008):團體心理輔導對貧困大學生自信心的乾預探討。《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第1期,1-3。
6. 倪士光、邱建玲(2006):從操作性層面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構建。《科教論壇》,第5期,104—108。
7. 倪士光、張步先、趙國亮(2006):構建工科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模式。《中山大學學報論叢》,第9期:161—165。
8. 張步先、倪士光(2006):高校老鄉會的特點分析及教育對策。《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5—18。
9. 王建文、張步先、倪士光(2006):構建“本校化、育人化、德育化、全員化”的高校大學生工作體系。《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八卷增刊:135—138。
10. 張步先、趙國亮、倪士光(2005):103例(169人次)心理諮詢記錄分析報告。《科教論壇》,第3期:122-125。 11. 張寧、倪士光(2005):研究生主觀幸福感的現狀調查。《國際中華套用心理學雜誌》,第2期:105—106。
12. 倪士光、張寧、張步先(2005):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國際中華套用心理學雜誌》,第4期:128—129。
13. 倪士光(200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科教論壇》,第3期:132—137。
14. 倪士光(2004):試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途徑。《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四期(教學與科研):111—114。
15. 倪士光、張步先(200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青少年研究》,第12期:22—24。
(二)研究與個人獲獎
1. 倪士光、張步先、趙國亮: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一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學會,2008年。
2. 倪士光: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2006年。
3. 張步先、倪士光: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論文一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山東省高校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學會,2006年。
4. 倪士光:山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2006年。
5. 倪士光、張寧、孫濱捷、張步先:山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二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宣教處、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2006年。
6. 倪士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四屆思想政治教育年會論文二等獎。校級,2006年。
7. 倪士光: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三屆思想政治教育年會論文一等獎。校級,2005。
8. 張步先、趙國亮、倪士光:山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一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宣教處、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2004年。
9. 張寧、倪士光:山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三等獎。山東省高校工委宣教處、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2004年。
10.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年會論文二等獎(1)。校級,2004年。
11.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第二屆思想政治教育年會論文二等獎(2)。校級,2004年。
四、自我描述 腳踏實地、訥以言,敏於行; 順其自然、勤以思,樂於世。

工作理念

△核心理念:心有千千結,你我用心解;
△工作原則:專業、貼心、科學、保密;
△工作路線:確立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主軸,心理諮詢和心理測評為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宣傳為助推,突發事件處理為保證,學生工作研究為支持,集干預、諮詢、教育和研究功能四位一體。

心理委員協會

成立目的

為了打造心理委員的“身心成長平台、工作交流平台、助人自助平台、心理教育平台”,從而發揮“心理危機學生的發現者、心理問題學生的幫助者、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者、身心素質健康的示範者”的角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將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心理委員為骨幹,成立心理委員協會。

崗位分布

1.會長一名、副會長兩名。
2.策劃宣傳部、心理教育部、團隊訓練部、心理熱線部等部長各一名,副部長兩名。

崗位職責

1.策劃宣傳部
對內:協會人才的培養和選拔,外聯及其他特殊項目;會員通訊、信息周報。
對外:大型活動的組織、策劃;編輯“心動力”報紙;展板、海報、宣傳欄;協會形象、協會宣傳。
2.心理教育部
對內:組織會員學習心理學知識,討論心理學知識的實際運用(生活發現會+心理學電影賞析);主題班會策劃。
對外:運營“心理講壇”系列講座;心理沙龍。
3.團隊訓練部
對內:團隊領導者培訓;主題班會方案。
對外:“團隊•助我行”系列團體輔導;團隊訓練;拓展訓練。
4.心理熱線部
對內:接線員的選拔培訓;
對外:運營“心理熱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