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新春

伍新春,湖南省湘鄉市人,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20餘部。曾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優秀獎等獎項。

伍新春,湖南省湘鄉市人。心理學博士。現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寫作學會閱讀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現代學習理論與有效教學、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發展與親職教育等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和研究報告5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和譯著20餘部。曾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優秀獎等獎項。
學習經歷
1986,09-1990,07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本科,學士學位
1990,09-1995,07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碩博連讀),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5,09-1998,06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講師
1998,07-2001,11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心理學系黨總支書記
2001,11-2003,06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副院長,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
2003,07-2007,09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2007,10-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心理與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長,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中心主任
國內外進修、培訓
2000,09-2002,07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心理輔導博士班,在職研修
2005,12-2008,05 北京師範大學-台灣輔導學會心理諮詢實務高級研修班,在職研修
1996,09-1997,01 美國Illinois大學(UIUC)閱讀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4,12-2005,01 英國Manchester大學教育學院訪問教授
2007,05-2007,06 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學教育學院訪問教授
2008,11-2008,12 澳大利亞Melbourne大學國際課堂教學研究中心訪問教授
學術兼職
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寫作學會閱讀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北京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編委。
>>教學情況
教授課程
1、博士研究生課程教育心理專業:教育心理學理論進展,教育心理學研究前沿心理諮詢專業: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進展。
2、碩士研究生課程教育心理專業:學習理論與教學,成就動機研究及其教育套用,認知心理發展與學科教學心理諮詢專業: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
3、本科生課程:教育心理學,行為矯正。
研究方向
1. 現代學習理論與有效教學研究。
2. 語言的認知發展與教學促進研究。
3. 科技場館學習與科學探究教學研究。
4. 心理諮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 教師職業發展與親職教育研究。
獲獎情況
下述為伍新春教授自2002年以來的獲獎情況:
1.伍新春:勵耘獎學助學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等獎。北京師範大學,2006年。
2.伍新春: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全國教師教育優秀課程資源。教育部,2005年。
3.舒華、伍新春:兒童漢字學習和讀寫發展的基礎與套用研究。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教育部,2003年。
4.辛濤、黃高慶、伍新春著:《國小語文教學心理學》(作為林崇德教授主編《中國小學科教學心理學書系》之一)。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2002年。
5.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2年。6.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學。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政府,2002年。
7.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學(作為林崇德教授主編《套用心理學書系》之一)。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2002年。
8.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學(作為林崇德教授主編《套用心理學書系》之一)。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教育部,2002年。
學生名單
1.博士研究生在讀2009級:董瓊,齊亞靜2008級:郭素然2007級:吳思為(碩博連讀),臧偉偉,陳紅敏,張平2006級:賴丹鳳(碩博連讀)自2004年至今,在學習與教學心理學、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兩個領域,共指導博士研究生9名,其中1名已獲博士學位(8名在讀),目前在加拿大工作
2. 碩士研究生在讀2009級:李長麗,胡博,阮氏芳2008級:季嬌,饒夏微,郭幽圻2007級:劉俊娉,尚修芹,胡艷蕊張宇迪自1999年至今,在學習與教學心理、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兩個領域,共指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36名,其中27人已順利獲得碩士學位(9名在讀),畢業生或在國內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在高等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工作。
3. 非全日制研究生自2001年至今,共指導8名高教碩士和同等學歷在職申請研究生,均已獲碩士學位。此外,自2005年至今,共指導11名國內訪問學者的學習。招生說明:預計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2到4名,歡迎對學習與教學心理學以及心理諮詢與健康教育有興趣的青年報考。附加備註 重視理論,投身實踐,富於理想;以人為本,積極入世,享受快樂。
發表論文
1、Kang,C., Anderson,D., & Wu,X. (2009). Chinese perception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school and museum education. Cultural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press).
2、倪士光、伍新春*(2009):認知行為互動團體輔導對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干預效果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待發)。
3、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大學生學業倦怠問卷的信效度驗證及其結構。《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第7期。
4、臧偉偉、付芳、伍新春*、林崇德(2009):自然災難後身心反應的影響因素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第3期。
5、唐珊、伍新春*(2009)不同的拼音教學方式對幼兒拼音水平及漢語語音意識發展的影響。《心理發展與教育》,第2期。
6、唐珊、伍新春*(2009):漢語兒童早期語音意識的發展。《心理科學》,第2期。
7、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山東省大學生學業倦怠的現狀調查及其與課業負荷的關係。《中國學校衛生雜誌》,30(4):423-425。
8、倪士光、伍新春、張步先(2009):大學生學業倦怠的團體輔導干預——認知行為互動取向團體輔導方案設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1(2):120-123。
9、Wu, X., Anderson, R.C., Li, W., & Wu, X., et al. (2009).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and Chinese Children’s Literacy Development: An intervention Study. Scientific Studies of Reading,13 (1), 26-52.
10、伍新春、管琳(2008):同伴互動類型對三年級小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心理科學》,31(6),1361-1364。
11、潘子彥、伍新春(2008):父母效能系統訓練對改善親子關係的效果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 16(4),446-448。
12、Packard, J.L., Chen, X., Li, W., Wu, X., Gaffney, J.S., Li, H. & Anderson, R.C. (2006). Explicit instruction in orthographic structure and word morphology helps Chinese children learn to write characters. Reading and Writing, 19(5), 457-487.
13、伍新春、余蓉蓉、賈榮芳(2006):教師工作壓力的自我管理。《福建教育》,第9期,14-17。
14、伍新春、張愛芹(2006):試論概念圖及其對科學教育的啟示。《心理發展與教育》,22(3),116-119(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06年第10期)。
15、王國香、劉長江、伍新春(2006):教師職業倦怠與歸因的關係探討。《心理與行為研究》,4(2),139-142。
16、劉長江、王國香、伍新春(2004):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況分析。《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18-121。
17、伍新春、姚梅林、劉儒德(2004):教育心理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的初步嘗試。《中國大學教學》,第5期,40-42。
18、劉儒德、伍新春、姚梅林(2004):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心理科學》,第3期,753-754。
19、伍新春(2004):早期閱讀從“分享”開始。《教育導刊》,第2/3期,103-107。
20、伍新春、李虹(2004):分享閱讀——分享孩子成長的快樂。《上海托幼》,第2期,14-17。
21、伍新春、郭卉菁(2004):國外分享閱讀的理論與實踐。《教育導刊》,第1期,56-59。
22、Chen, X., Anderson, R.C., Li, W., Hao, M., Wu, X., & Shu, H. (2004). Phonological awareness of bilingual and monolingual Chinese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1), 142-151.
23、曾玲娟、伍新春(2003):教師職業倦怠研究綜述。《遼寧教育研究》,第11期,79-80。
24、伍新春、曾玲娟、秦憲剛、鄭秋(2003):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及相關因素研究。《心理與行為研究》,第4期,262-267(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04年第3期)。
25、王國香、劉長江、伍新春(2003):教師職業倦怠量表的修編。《心理發展與教育》,第3期,82-86(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心理學》,2004年第1期)。
26、伍新春、曾玲娟(2003):透視教師職業倦怠。《中國教師》,第4期,21-22。
27、曾玲娟、伍新春(2003):國外職業倦怠研究概說。《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81-84。
28、Anderson, R. C., Gaffney, J. S., Wu, X., Wang, C. C, Li, W., Shu, H., Nagy, W. E.,& Ming, X. (2002). Shared-book reading in China. In Li, W, Gaffney, J. & Packard,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9、Nagy, W. E., Kuo-Kealoha, A., Wu, X., Li, W., Anderson, R.C., & Chen, X.(2002). The role of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in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30、Wu, X., Li, W., Meng,X., Anderson,R. C., & Chen,X.(2002) .Morphological Instru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Li, W, Gaffney, S. Janet & Packard, L. J. (Eds., ), Chines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etical Pedagogical Issues.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1、伍新春、李虹、舒華、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兒童分享閱讀中的作用。《心理科學》,第5期。
32、伍新春、張潔、舒華、李虹、 R. C. Anderson、李文玲(2002):拼音在兒童課外閱讀中的作用。《心理發展與教育》,第3期。
33、舒華、李文玲、辜玉民、R. C. Anderson、伍新春、張厚粲、軒月(2002):家庭文化背景在兒童閱讀發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學》,第2期。
34、伍新春(2001):國小六年級學生寫作構思策略培養的實驗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第4期。
35、伍新春(2001):國小四年級學生寫作構思技能培養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第1期。
36、伍新春、馮忠良(2000):人本主義教育心理學與教學改革。《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期。
37、Wu, X., Li, W., &.Anderson, R.C. (1999).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1(5), 571-586.
出版刊物及教材
1、伍新春主編:《中學生心理輔導》(全國高等師範院校教師教育專業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2、Raymond J. Corsini, Danny Wedding著,伍新春、劉暢、臧偉偉、付芳等譯:《當代心理治療》(第7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待出)。
3、伍新春、管琳編著:《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4、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待出)。
5、林崇德、董奇主編,伍新春、石鐵副主編:《師生心理成長叢書》(12本),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10月。
6、伍新春、張軍編著:《教師職業倦怠預防》,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10月。
7、姚本先、伍新春編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年10月。
8、伍新春、喬志宏主編:《心理健康教育》(學生用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
9、伍新春、喬志宏主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用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
10、伍新春、康長運主編:《新課程.新學習.新教學譯叢》(6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2008年。
11、David Allen主編,伍新春、管琳等譯:《學生學習評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12、Paul D. Eggen, Donald P. Kauchak 著, 伍新春、朱瑾、夏令、秦憲剛譯:《學習與教學策略》(第4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13、Carl R. Rogers, H. Jerome Freiberg著,伍新春、管琳、賈榮芳譯:《自由學習》(第3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14、Marcy P. Driscoll 著,伍新春、張愛芹、李虹等譯:《學習理論與教學》(第2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15、David W. Johnson, Roger T. Johnson 著,伍新春、鄭秋、張潔譯:《合作學習》(第5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16、張澤主編,王紅旗、伍新春副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3-6年級),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17、張澤主編,王紅旗、伍新春副主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教學指南》(3-6年級),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2008。
18、伍新春主編:《心理健康教育概論》(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19、鄭日昌、伍新春主編:《心理諮詢與治療叢書》(7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年。
20、鄭日昌、江光榮、伍新春主編:《當代心理諮詢與治療體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21、伍新春、胡佩誠編著:《行為矯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22、Robert C. Reardon, Janet G. Lenz, James P. Sampson & Gary W. Peterson著,侯志瑾、伍新春等譯:《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23、伍新春主編:《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部師範司組織審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24、馮忠良主編,姚梅林、伍新春副主編:《心理學大辭典.教育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25、伍新春、葉斌主編:《中職心理健康陽光教育》(學生用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訂版(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26、伍新春、葉斌主編:《中職心理健康陽光教育》(教師用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 2005年7月修訂版(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27、J.A. Middleton & P. Goepfert著,伍新春、張潔等譯:《數學教學的創造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年6月。
28、C.E.Weinstein & L. M.Hume著,伍新春、秦憲剛譯:《終身受用的學習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年6月。
29、B.L.McCombs & J.E.Pope著,伍新春、秦憲剛、張潔譯:《學習動機的激發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5月。
30、M.V.Covington & K.M.Teel著,伍新春、鄭秋、李虹、朱瑾譯:《學習障礙的消除策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年5月。
31、辛濤、黃高慶、伍新春著:《國小語文教學心理學》,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2001年7月修訂版(推薦為“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教材”)。
32、馮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承擔的課題以及項目
1、(2009-2010)“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教育活動推進與資源集成開發。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2、(2009-2010)科技館員工的專業發展需求與“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工作成效調查。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3、(2009—2010)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監測工具研製。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委託課題。主持。
4、(2008-2011)災後中小學生心理疏導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08JZD0026)。項目協調人暨子課題負責人(林崇德教授總主持)。
5、(2008-2011)父親參與兒童教養行為的基本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基金項目(08JAXLX001)。主持。
6、(2008-2010)中國小教師動機激發風格及其對學生自主型學習動機的影響。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AIA08064)。主持。
7、(2008-2009)“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教育活動推進與培訓材料開發。中國科協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8、(2007-2009) 國小科學課程標準(實驗)修訂。教育基礎教育司委託項目。核心成員(韋鈺院士總主持)
9、(2007-2008)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調查。教育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委託項目。主持
10、(2007-2008)“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試點推進與效果評估。中國科協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11、(2007-2007)“科技館活動進校園”試點場館工作調研。中國科協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12、(2006-2010)中國小教師的工作特徵與其職業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百人工程”項目(06AgJY006)。主持。
13、(2006-2010)分享閱讀的理論深化與實踐推進的心理學研究。北京迪科奕陽兒童閱讀顧問有限公司委託課題。主持。
14、(2006-2008)中小學生科技場館學習的特點和影響因素研究。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9073017)。主持。
15、(2006-2007)“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培訓策劃與初步實施。中國科協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委託項目。主持。
16、(2006-2007)北京市家長對中小學生學習質量的看法。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委託課題(YW0607)。主持。
17、(2005-2007)心理諮詢與治療理論。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主持。
18、(2005-2006)北京市普通中國小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辦公室委託課題。主持。
19、(2004-2009)學習與心理發展。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創新群體計畫。項目核心成員(申繼亮教授總主持)。
20、(2004-2006)學習理論與教學。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主持。
21、(2003-2006)教師職業倦怠的特點、成因及其干預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劃博士點基金項目(03JB88001)。主持。
22、(2003-2004):心理諮詢與治療叢書。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持。
23、(2003-2004):教育心理學。教育部“國家理科基地創建名牌課程項目”。主持。
24、(2002-2005)現代學習理論與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青年專項課題(EBA010432)。主持。
25、(2001-2005) Learning to read Chine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strategic reading。美國Spencer基金課題。主持(第二)。
26、(2001-2003)教育心理學。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項目。主持。
27、(2000-2003)兒童漢字學習與閱讀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國家攀登計畫項目“兒童腦高級功能開發與素質教育若干重要問題的研究”子課題(95-專-09)。主持(第二)。
28、(2000-2002)中文識字、閱讀規律的研究及其國小語文教材等級字表的研製。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子課題。主持。
29、(2000-2002)推進新課程實施的培訓體系研究。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項目核心成員。
30、(1999-2001)學科能力培養與學生素質提高的教學心理學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專項任務(99JDXLX007)。主持。
31、(1999-2001) Facets of meta-linguistic awareness that enable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ords。美國Spencer基金課題。主持(第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