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天體

哈氏天體

哈氏天體,又叫戒指星系,1950年天文學家亞特·霍格(Art Hoag)偶然發現這個不尋常的河外星系天體。它外圍是由明亮的藍色恆星組成的環狀物,而中心處的圓球則主要是由許多可能較老的紅色恆星構成。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一道幾乎完全黑暗的裂縫。雖然這些類似的天體已被識別出,並被歸類為環狀星系,但是哈氏天體(Hoag's Object)是如何形成的,目前仍不為人知。哈氏天體(Hoag's Object)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環星系。是非典型的星系。它的外觀不僅令業餘天文學家感到興趣,不平凡的結構連專業天文學家也為之著迷。這個星系是在1950年由天文學家亞瑟·艾倫·霍格發現的,他認為這個天體若不是行星狀星雲,就是一個特殊星系。

內容概要

哈氏天體(Hoag'sObject)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環星系。是非典型的星系。它的外觀不僅令業餘天文學家感到興趣,不平凡的結構連專業天文學家也為之著迷。這個星系是在1950年由天文學家亞瑟·艾倫·霍格發現的,他認為這個天體若不是行星狀星雲,就是一個特殊星系。

基本資料

哈氏天體哈氏天體

哈氏天體
當1950年天文學家亞特·霍格(ArtHoag)偶然發現這個不尋常的河外星系天體。它外圍是由明亮的藍色恆星組成的環狀物,而中心處的圓球則主要是由許多可能較老的紅色恆星構成。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一道幾乎完全黑暗的裂縫。雖然這些類似的天體已被識別出,並被歸類為環狀星系,但是哈氏天體(Hoag'sObject)是如何形成的,目前仍不為人知。
此種星系的起源假說包括:在數十億年前所發生的星系碰撞,或者是一個具有不尋常形狀的星系核在紊亂重力作用下產生的。右圖的照片是哈伯太空望遠鏡在2001年7月拍攝的,它顯示出哈氏天體前所未有的細節,這或許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此類星系。哈氏天體跨越大約10萬光年,位於北天的巨蛇座星系內,距離地球大約6億光年。湊巧的是,從這條縫隙里看過去,還能看見另一個更加遙遠的環星系。

研究過程

即使哈氏天體在帕羅瑪恆星巡天圖上清楚的呈現,他依然未被列入星系型態目錄、星系和星系團目錄或銀河系的行星狀星雲目錄中。在他最初發現的公告中,阿特霍格提出了可見的環是重力透鏡造成的假說,但因為環和中間的核心有相同的紅移,並且因為更先進的望遠鏡顯示環中有多重的節點結構,而如果是重力透鏡造成的圓環,不會有這樣的結構,因此這種想法不久就被放棄了。

哈氏天體哈氏天體位置

這個星系的許多細節仍然是個謎,首先,想要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所謂的經典圓環星系是由小星系碰撞更大的有著圓盤面的星系,這種碰撞導致一次很特殊的環狀密度波。但是,未能找到作為”彈頭”的第二個星系的痕跡,而且哈氏天體核心相對於圓環的速度也很低,使得這樣形成的假說不太可能成立。

諾亞(Noah Brosch)認為哈氏天體在幾十億年前可能是棒鏇星系,因為棒狀結構非常不穩定而造成的。Schweizer等人(1987)認為除非有其他的原因,這種假說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對象的中心是球狀的,而棒鏇星系的核心是圓盤狀的。但是,它們也承認有些薄弱的證據能沒有爭議且令人滿意的解釋這種特殊狀態。令人感興趣的是,有幾個星系也具有哈氏天體所擁有的主要特徵,但是它們的核心是棒狀或細長的,並且它們也呈現一些螺鏇的結構;但即使都沒有像霍格的天體那樣的對稱性,這極少數的天體也都算是哈氏天體類型的星系。

關於哈氏天體是如何形成的,仍有待進一步的解釋。可能是一些累積的事件造成的,造成今天看見的星系,碰撞或奪取一個星系的事件是由其他星系造成的。在過去的20或30億年,可能這種類似的過程也造成了極環星系。.

形成原因

哈氏天體哈氏天體

環形星系能夠形成幾個不同的方式。一個可能的構想是通過碰撞與另一個星系。有時第二星系的速度通過第一,留下了“醒目”的恆星形成。 但在哈氏天體但沒有跡象表明第二星系,從而導致懷疑,藍色環的恆星可能是切碎仍然是一個星系附近通過。 一些天文學家估計,遇到發生在2到3億年前。

這種不尋常的星系中發現了1950年由天文學家藝術哈氏。哈氏認為,煙霧環狀物體相似的行星狀星雲的光輝仍然是一個像太陽一樣的恆星。但他很快折扣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神秘的物體很可能是一個星系。觀察20世紀70年代證實了這一預測,儘管許多的細節哈氏星系仍是一個謎。 該星系是600億光年以外的星座巨蛇座。

在眾多的學說中,天文學家朗索瓦施韋策更認可星系碰撞理論,他認為,哈氏天體的形成時間可追溯到30億年之前,經過如此漫長的時間,即使存在著碰撞留下的碎片,也將被抹去。他認同哈氏天體的核心部位在早期未形成環結構時,曾通過自身的引力大量地吸積周圍宇宙空間的星際氣體,而多餘的氣體就在星系周圍形成了環結構。

主要特徵

哈氏天體哈氏天體

幾乎完美的環的熱點,藍色星級pinwheels的黃色核不尋常的星系被稱為哈氏天體。由年輕的藍色恆星組成近乎完美的圓環,環繞著在核心的年老黃色恆星的環星系位於巨蛇座,距離大約6億光年遠。這個星系核心的直徑大約是6”(弧分),相當於17,000± 700光年;外面圓環的內徑大約28",相當於75,000± 3,000光年,外俓45",相當於121,000± 4,000光年,比我們的銀河系稍微大一點。分隔兩種恆星集團的空隙可能有星團存在著,但可能因為太暗而看不見。這是一種罕見的星系類型,在中間的核心和圓環間空隙的一點鐘方向上,還能看見另一個更遙遠的星系。

整個星系約120000光年寬,這是略大於銀河系。藍色環,這是集群系統所統治的年輕恆星,鮮明的黃色的核心是老年人星級。似乎是“差距”兩個分開的恆星人口實際上可能包含一些星團是太微弱的幾乎看到的。 奇怪的是,一個對象,負有不可思議的相似性哈氏天體中可以看出差距在一點鐘的位置。該物體可能是一個星系的背景環。

詞條標籤

天文 , 星系

自然界罕見的現象

簡介 地球上有許多自然現象仍是一個謎團,科學家尚無法準確解釋其間的神秘,同時這些奇特的自然現象卻極具魅力,釋放出地球大自然所獨有的絢麗。
乳狀雲| 重力波雲層| 重力波雲| 雨幡洞雲| 滾軸雲| 莢狀高積雲| 帽子云| 波浪雲| 幡狀雲| 浪花雲| 馬蹄狀漩渦雲| 陣晨風雲| 開爾文-赫姆霍茲波浪| 穿洞雲| 飛碟雲| 魚鱗雲| 地震雲| 夜光雲| 莢狀高積雲| 流火雲
彩虹雪茄狀彩虹| 火彩虹| 月虹| 雙重彩虹| 霧虹| 火彩虹| 午夜彩虹| 布洛肯彩虹
月亮月徑幻覺| 半影月食| 月全食| 月偏食| 月食| 月亮蜃景| 半影月食| 藍月亮| 月掩金星| 月掩星| 紅月亮
雷電聖艾爾摩之火| 超級閃電| 球形閃電| 反向閃電| 黑色閃電| 枝狀閃電| 閃電森林| 彩色閃電
星系草帽星系| 黑眼星系| 雙胞胎星系| 渦狀星系| 大螺鏇星系| 超新星1987A| 棒鏇星系| 哈氏天體| M81星系| 星系NGC 3370| 金火合月| 船尾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 天琴座流星雨| 天龍座流星雨| 金牛座流星雨| 獵戶座流星雨|雙子座流星雨| 獅子座流星雨| 金星凌日| 海爾-波普彗星| 水星凌日| 鹿林彗星| 恆星工廠| 四星凌土| 金火合月| 天琴座流星雨| 船尾座流星雨| 水星東大距| 雙星伴月|英仙座流星雨| 寶瓶座流星雨
雨雪冰圈| 雨凇| 霧凇| 凍雨| 雪暴| 冰錐群| 紅雨| 光線雨
鬼影
火光鏇轉火焰| 極光| 北極光| 天使頭髮
海水魚雨| 赤潮| 拉尼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